有子的名言: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作者&投稿:铎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所要遵守的诺言;近,符合;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复,实践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正是此意。“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之意就是:所守的诺言如果符合于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够兑现。我们换一种说法就是:言之和义,始可信矣。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是指恭敬、谨慎的态度符合于礼,就不致遭受到耻辱。“远”在此处是使之远离之意,可理解为避免。“耻”、“辱”二字其实是一个意思,按《说文解字》的说法:耻既是辱,辱既是耻。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因”字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此处的“因”通“姻”,那么“因不失其亲”就是“与之婚姻的都是可亲之人”,这种说法有些牵强。“因”字在此应解作“依靠”,“因不失其亲”既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近的人。“宗”在此处为“宗而主之”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由于)依靠的都是关系亲近的人,(这个人)也就可靠了。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至少五句)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贡曰:“贫而无谄,...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名言名句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鲵,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期;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9、信近于义,诃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

孔子有哪些关于“诚信”的名言?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8、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孔子 9、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人贵在诚,孔子说过哪些关于诚信的至理名言?
民无信不立。——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孔子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孔子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

关于孔子文言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出自论语的名言
出自《论语》的名言: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3敬鬼神而远之。4子罕言利,与命,与仁。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6未知生,焉知死。7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8不患人之不己知。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10鸟兽不可与同群。11无可无不可。12食不厌精...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孝顺的名言警句
2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2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25、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26、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2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8、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有关孔子的对联
8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8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5、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86、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

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言,要孔子的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

论语关于德的诗句或名言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

宁明县18890456857: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什么意思? -
廉宝温胃:[答案] 信,所要遵守的诺言;近,符合;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复,实践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正是此意.“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之意就是:所守的诺言如果符合于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够兑现....

宁明县18890456857: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廉宝温胃:[答案]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评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

宁明县18890456857: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廉宝温胃: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宁明县18890456857: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是什么意思? -
廉宝温胃: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信,所要遵守的诺言;近,符合;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复,实践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正是此意....

宁明县18890456857: “信近於义,言可复也”解释 -
廉宝温胃: 所许诺的话如果符合礼法、社会准则,那么所说的能够兑现信:所要遵守的诺言;近:符合;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复:实践诺言对于各种注疏,我没有看过,不过我觉得就这句话而言,朱熹的解释更合适.这句话完整的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联系下面两句的意思和表达,论语注疏的解释有些牵强.

宁明县18890456857: 《论语》里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是其亲,亦可宗也”,是何意?“亦可宗也”着句话的主语是谁? -
廉宝温胃:[答案]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

宁明县18890456857: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是指什么人?因不失其亲, -
廉宝温胃:[答案]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所要遵守的诺言;近,符合;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复,实践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正是此意....

宁明县18890456857: 论语: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各家注本 -
廉宝温胃: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杨伯峻《译注》:朱熹《集注》:“复,践言也....

宁明县18890456857: 孔孟论学的原文主要是:前四则 -
廉宝温胃:[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 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

宁明县18890456857: 初中语文上册第十课《论语十二章》翻译 -
廉宝温胃:[答案]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 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8、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