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关于德的诗句或名言

作者&投稿:仍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论语关于德的诗句
论语关于德的诗句 1.关于德的诗句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报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孝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士不求有用于世,但求无愧于世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0 满招损,谦得益。 《尚书》 1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3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离骚》 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5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7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8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9666665器。 〈论语〉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1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1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1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15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周易〉 16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 1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9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20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21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 2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2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2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2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2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2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29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3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31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论语〉 3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3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34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关于德的古诗词
《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求通亲亲友》曹植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

《淮南子.修务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论语中立德的句子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

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

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

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

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

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

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

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4.求,有关道德的诗经,论语句子
额 道德:《列女操》唐. 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之品行。不过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是属于封建,应予批判。

论语: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为 人 谋 而 不 忠 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望采纳!!!!!!
5.论语中有关道德修养的句子
【修养】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6.论语中有关”道德修养”的句子
1、《论语·学而》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论语·子张》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5、《论语·子罕》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论语·述而》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论语·学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论语·里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论语·述而》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主要记录了孔子与他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此作主要为语录体,集中表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等。


关于孩子德行的诗句
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 3.关于德行的名言警句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关于德的诗句
【出处】《国语·越语上》【讲解】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讲解】摩:通"磨"。倜傥(ti tǎng):卓异。意思是...

关于德的诗句或名言
德如名香,碎之益烈。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商人不言商是不道德的。 —— 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 ——德国文学家,历史学家 蒙森 5. 关于“德”的古诗 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

有关德的诗句古诗
8. 德炳韶光炽,恩沾雨露浓。 宋若昭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应制》9. 德盛昭临,迎拜巽方。 包佶 《郊庙歌辞•祀风师乐章•迎俎酌献》10. 皇矣天宗,德先王季。 李舒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迎神》4. 关于崇德向善的古诗(多一些)【戒子弟】何事纷争一...

关于形容德行美好的诗句
出处:宋·曾巩《荔支》诗之二:“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新。” 紫芝眉宇 为称颂人德行高洁之词。 出处:《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3.有关道德修养的诗...

关于好善之德的诗句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陈京 歌以德发,声以乐贵。 乐善名存,追仙礼异。鸾旌拱修,凤鸣合次。 神听皇慈,仲月皆至。《哭山中友人》张籍 入云遥便哭,山友隔今生。 绕墓招魂魄,镌岩记姓名。犬因无主善,鹤为见人鸣。 长说能尸解,多应别路行。《马诗二十三首》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

关于公德的诗句或名人名言
2. 关于公德的诗句 《暮秋将》(杜甫)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 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 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 《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王安石) 初登张公门,公子始冠帻。 於今见公子,与我偕鬓白。 山林坐语笑,宛我在公侧。 岂惟貌如之,侃侃有【公德】。

关于四德的诗句(四德诗歌)
所谓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周礼、天官...

关于德贤的诗句
德贤应该就是出自这里这是一个美好的词可以作为一个词使用在诗中也可以用惟贤惟德 可以服人 ——就《三国演义》论刘备的政治品格 【内容提要】刘备是三国时期在人品与用人两方面都与当时的任何一个从政者相异的政治家。本文以刘备留给其子刘禅遗训中的“惟贤惟德,可以服人”为题,就其人品和用人两方面论述刘备...

关于立德的诗句和名言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1、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苏霍姆林斯基 2、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尖山区18612308649: 论语中带德字的句子,10则以上 -
恽峰夫安:[答案]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德之不修,...

尖山区18612308649: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话 -
恽峰夫安: 1.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

尖山区18612308649: 论语中关于品德的名句? -
恽峰夫安: 1.君子不器. 【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

尖山区18612308649: 《论语》《大学》《弟子规》中关于道德,品行修养的名句 -
恽峰夫安:[答案]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尖山区18612308649: 论语中有关于德行的原句 -
恽峰夫安: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尖山区18612308649: 孔子有关道德的名言警句 -
恽峰夫安: 既然着急,读一下论语,可以找到很多,书中俯拾皆是. 比如:德不孤,必有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尖山区18612308649: 儒家有关道德的名言名句 -
恽峰夫安: 儒家经典名言摘录 道德篇: 1、 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 德不孤,必有邻....

尖山区18612308649: 关于美德的诗句、或名言,急要!!!!!!!!!! -
恽峰夫安: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士不求有用于世,但求无愧于世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0 满招损,谦得益. 《尚书》 ...

尖山区18612308649: 求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名句? -
恽峰夫安: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泰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尖山区18612308649: 《论语》中的道德(句子) -
恽峰夫安: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