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

作者&投稿:巫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年级上古文二则《论语 学而篇》的作者,朝代 译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

孔子关于礼仪的诗句(论语中关于礼仪的句子和解释)
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是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 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3、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

《论语》原文及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

论语两则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

论语全文及翻译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注解】(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4)远:音yuàn,...

求【论语】全文,和全文翻译
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

《孔子 学而》中的“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是什么意思
此句话需要考虑和前面句式的一致性,信不失义,恭不失礼,因不失亲。所以因和亲均应为名词,将“因”解释为“依靠”是不合理的,因和亲应该意思比较接近,并且接近以后因就“可宗”了。所以个人认为因通“姻”或“荫”,指旁系亲属。整句话翻译为:旁系的发展不脱离宗亲,这样就算得上同宗了。借指...

论语中的金玉良言
106、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兑现)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这条有一些道理,但孔子又以外在的“义”“礼”作为最终目标,实在是…… 10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i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 这条说了“礼”的重要,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事倍功半;只是谨慎而不以...

论语原文译文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 【注释】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

论语中关于信任的句子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羊看19267921491问: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什么意思? -
东明县盆炎回答:[答案] 信,所要遵守的诺言;近,符合;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复,实践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正是此意.“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之意就是:所守的诺言如果符合于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够兑现....

羊看19267921491问: 翻译下面文言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东明县盆炎回答:[答案] 有子说:“信誉符合道义,才能兑现诺言;恭敬符合礼法,才能远离耻辱;任用可信赖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复:实现. 因:依靠.宗:可靠.

羊看19267921491问: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东明县盆炎回答:[答案]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评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

羊看19267921491问: 《论语》里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是其亲,亦可宗也”,是何意? -
东明县盆炎回答: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

羊看19267921491问: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东明县盆炎回答: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所要遵守的诺言;近,符合;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复,实践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正是此意....

羊看19267921491问: 《论语》信近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怎么解释? -
东明县盆炎回答: 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评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羊看19267921491问: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是指什么人?因不失其亲, -
东明县盆炎回答:[答案]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所要遵守的诺言;近,符合;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复,实践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正是此意....

羊看19267921491问: 断句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东明县盆炎回答:[答案]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羊看19267921491问: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东明县盆炎回答: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羊看19267921491问: 论语: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各家注本 -
东明县盆炎回答: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杨伯峻《译注》:朱熹《集注》:“复,践言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