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统治台湾212年,晚清的四任巡抚都是谁

作者&投稿:芮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祖国的宝岛台湾, 历史 上的名称一度比较繁杂多样。

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 岛夷 ,秦朝称 瀛州 ,三国时期称 夷洲 ,隋朝至元朝称 流求

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把台湾北部称 鸡笼 ;对台湾西部沿海称 北港 ;对台南安平地区附近称 大员、台员、台窝湾 等;朝廷则称之为 东番

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后,改称“ 东都 ”,其后代郑经又改为“ 东宁 ”。

清朝康熙年间统一后,更名为 台湾

在清朝封建统治的212年间,最初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设置台厦道。规定台湾与厦门共署,设一府三县,置台湾为一府,称台湾府,府治设在今台南。下辖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隶属于福建省,道署设于厦门。

台湾重新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大陆的联系更加密切,成为国家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雍正五年(1727年),台厦道分出台湾道,道署移到今台南,陆续设一府四县二厅。

雍正皇帝下旨将原隶属台湾府之澎湖改设为澎湖厅;到嘉庆十七年(1812年),宜兰地区开垦人数之和已达数万之众,应居民要求,又增设噶玛兰厅,之后并重新划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将诸罗县改为嘉义县。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觊觎台湾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英、法、日利用多种借口,开始染指台湾的主权,直至武力侵犯。特别是1884年法国对台湾的军事侵略,迫使清朝廷认识到台湾的重要性。

从中法战争至甲午兵败割岛,晚清先后安排了刘铭传、邵友濂、沈应奎、唐景崧四人出任台湾巡抚。

不妨简要盘点一下这四人的来历和作为。

在中法战争中,清朝廷于1884年六月授予前直隶陆路提督刘铭传巡抚头衔,命其负责台湾的行政与军务。

刘铭传就任管辖台湾及福建的福建巡抚时,向朝廷建议台湾与福建分离治理被采纳。

1885年10月台湾成省,刘铭传被委任为第一任台湾巡抚。此前的7月份,刘铭传就已经到达台湾,因鉴于台岛北部频遭法军攻击的情势,他亲自驻守台北。

刘铭传 出生于安徽合肥,自号大潜山人,因排行第六、脸上有麻点,人称刘六麻子,是晚清洋务派骨干之一。

早在1862年,刘铭传投身李鸿章的淮军,出任“铭字营”营官。后因战功被升为记名提督,“加恩赏头品顶戴”、“赏穿黄马褂”。1863年,28岁时被清廷“补授直隶提督”,再以收平西捻军的全功而晋爵一等男。

随后,他赴陕甘,配合左宗棠镇压回民叛乱。征战期间,刘铭传头伤后遗症复发,加之李鸿章保荐出任陕西巡抚未成,以“脑痛欲裂”为由,回籍休养。不久受他人牵连被革职。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已解甲归田,在乡间隐居多年的刘铭传愤然而起,准备重赴沙场,杀敌报国。1884年六月,清廷诏令刘铭传入京,他当即上了一道《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折》,慷慨主战。于是朝廷下诏,命刘铭传督办台湾军务,

在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下,法军终因在台湾不能取胜而撤退,台湾人民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

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期间,修铁路,开煤矿,创办教育和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事业,推动台湾贸易,促进了台湾近代各业的发展,台湾防务也日益巩固。清朝廷特别加刘铭传兵部尚书头衔,命他帮办海军军务。

1890 年(光绪十六年),刘铭传因通商口岸税务问题与外商交涉及基隆煤矿招商承办等事,遭到顽固派官僚的激烈反对和清廷严厉申斥。他忧病交加,被迫提出辞呈。次年,刘铭传怀着忧郁之心,乘船离开苦心经营七年之久的宝岛。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溃败,清廷令刘铭传出山,刘因病重辞命。

不久,《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刘铭传得知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整日沉默无语,“忧思郁结”,终至卧床不起,于光绪二十二年一月在安徽六安去世。

据说,刘铭传死前还面朝东方高呼:“苍天啊,还我的台湾!”

邵友濂 浙江余姚人。1891年(光绪十七年),他接替刘铭传调任台湾巡抚。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布置台湾防务,同年复调为湖南巡抚。次年受命为全权大臣,偕户部侍郎张荫垣赴日本谈判,遭拒而还,不久因病免职。

邵友濂早年因父功由监生赏补员外郎,任职工部。1865年(同治四年)中举人,1874年以御史记名,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光绪四年以道员充头等参赞,随崇厚赴俄国,参与中俄伊犁交涉,并襄办通商事务,次年任驻俄钦差大臣。回国后仍供职总署。

1882年授苏松太道道台,不久去台湾襄办防务,后协助曾国荃与法国谈判和约。1886年任河南按察使,次年晋台湾布政使。1889年迁湖南巡抚,1891年调任台湾巡抚。

邵友濂出任台湾巡抚期间,任内设台湾省通志局,修建省后台湾通志。移云林县治至斗六门,原县治林圯埔设分防县丞,设台北府分防南雅理番捕盗同知。

邵友濂停止绝大部分刘铭传时期的新政建设,废止煤务局、矿油局、番学堂等建设并明订以台北为省会。虽然邵友濂被指责视为目光短浅,但他停止新政建设与措施,的确让台湾省的财政获得喘息。但也导致了台湾防务空虚松懈。

1895年2月 12日,邵友濂所率中国代表由长崎被日方逐回中国,和谈决裂。

邵友濂回国后署理湖南巡抚。因病开缺。沙俄尼古拉斯二世加冕时,他曾作为李鸿章副使前往贺。次年归国,不久因病免职。1901年卒于家中。

沈应奎 曾于1889年(光绪15年)奉旨接替邵友濂,担任台湾首任布政使。他名号吉田,是浙江平湖县人。

(剧照)

沈应奎的这一官职,是台湾在清代受巡抚制约的地方官。 

中法战争期间,法海军占领澎湖,进扰基隆、淡水,沈应奎奉召乘渔舟冒险渡海赴台湾。

光绪十三年台湾改设行省,他协助巡抚刘铭传谋划理政并推进落实,劳绩最着。

沈应奎也因在台湾抗法战争中的赫赫战功而被赏加顶戴,授台湾布政使护理巡抚。光绪十三年回乡。

唐景崧 算是清代台湾的末任巡抚。他是广西灌阳人。同治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吏部主事。

光绪八年,他自自告奋勇,请求出镇南关赴越南招抚刘永福黑旗军。次年,劝得刘永福归附,因功赏四品卿衔,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令其募勇入关,编立四营,号景字军,入越参加抗法斗争。

中法战争结束后,唐景崧率军回国。以功“赏花翎,赐号迦春巴图鲁,官晋二品。出任福建台湾道。光绪十七年迁布政使,光绪二十年,署理台湾巡抚。

唐景崧就任之时,甲午中日战争已打了两个多月。次年清军遭到惨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朝廷的卖国罪行,激起了台湾人民的极大愤慨。唐景崧也坚决反对割台,他七次致电朝廷,表示“台湾属倭,万众不服”,“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誓死守御,若战而不胜,待臣等死后,再言割地。”

但是,腐败无能的朝廷无动于衷,还回电训斥唐景崧说:“台湾虽重,比起京师则台为轻。倘敌人乘胜直攻大沽,则京师危在旦夕。又台湾孤悬海外,终久不能据···。不可因一时义愤,遂忘以前所陈种种患害于不顾也”。

唐景崧欲哭无泪。

1895年5月18日,清廷派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为割台特使,前往台湾办理交割事宜。并谕令“署台湾巡抚布政使唐景崧著即开缺来京陛见。其台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饬令陆续内渡”。

一心卖国的慈禧太后,一面下令台湾大小官员内渡撤回大陆,一面严厉禁止内地接济台湾抗日军民。

唐景崧拒不奉命,愤怒的台湾民众公推唐景崧为首,与刘永福一道率全岛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唐景崧对台湾的防务进行了重新部署。他自己率兵驻守台北,总揽全台军政大权,并分兵把守各海口要隘。

然而,热血并不能阻挡日军的军舰大炮。虽然台湾义军英勇奋战,前后毙敌三万余人,但是敌我实力悬殊,又孤立无援,1895年6月7日,日军攻占台北。台湾全岛落入敌手。

而这位末任巡抚唐景崧,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在危急关头放弃了自己的抗日守岛承诺,携巨款化装登上德国轮船逃回了大陆。

台湾保卫战失败,耐人寻味的是清政府并没有追究唐景崧的“叛逆”大罪,而是让他闲居桂林。他在榕湖南岸建五美堂别墅,致力于桂剧改革,成为桂剧的奠基人。

据说,现桂林榕湖南岸原五美堂旧址前,还立有唐景崧铜像与桂剧砖雕屏风,其下的文字说明,含有唐景崧保卫台湾的一段 历史 介绍。

太平洋战争末期,除日本强行征兵造成台湾青年大量伤亡外。1944年后,历经盟军25次大空袭,台湾农工产值于二战结束前降至最低点。

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重新回归祖国怀抱,结束了蒙受日本奴役的屈辱 历史 。




初一语文材料题
这是我的答案!您能够采纳吗?真的很感谢您!=== 这是初一语文吗?好像是初一历史的材料题目呢!“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是郑成功说的。这里要联系一下文章的内容和历史背景,寻找一些古代资料以及摘录文章内容!=== (1)台湾是中国大陆延伸的部分 (2)元朝时期,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3)二战...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的台湾简介
[编辑] 郑氏治理时期主条目:郑氏王朝 全台首学孔子庙郑氏治理时期从1662年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领军围降荷兰之部队,经郑氏三代统治台湾至1683年降清为止,统治时间前后共23年。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郑成功经过九个月的苦战,迫使荷兰殖民总督揆一于1662年2月1日(黄历12月13日)签字投降,撤离台湾,自此台湾归为郑氏政权...

台湾甲午战争――1950年
较能够确定的,是新石器时代(始于纪元前5,000年)以来的史前文化,是南岛语系民族的遗留[22]。《三国志》记载三国时代吴国曾指派军队登陆夷洲,《隋书》则有隋炀帝派兵攻打流求国的记载。但不能肯定这些中国古籍中的记载的地名就是台湾(参见夷洲、流求国)。 16世纪的台湾古地图,16世纪前地图均被...

台湾乌龙茶是指什么?
1895年(清光绪21年),日本统治台湾以后,台湾乌龙茶的市场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代之而起的是具有花香的包种茶。危机也是转机,乌龙茶为求解脱困境,逐渐在制造技术上求突破,彰显出乌龙茶的特色,于是以四分之三发酵的制造方法,具有果香味做为乌龙茶的主要特色,市场的反映很好,乌龙茶再度得到市场的肯定...

关于台湾的知识
在阿里山森林之中,有一株被称为神木的红桧树和一株被称为三代木的红桧。台南赤嵌楼 赤嵌楼位于台南市中区民族路上。是一座气势宏伟的中国式建筑。赤嵌楼是台湾人民反抗侵略的历史见证,是在荷兰人窃据台湾时,当地人在赤嵌地方修建的一座海上城堡。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曾经在这里指挥军队击败荷兰...

读有关资料分析问题。资料1: 公元212年,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在今南京城西...
(1)气候条件适宜人居住,地形险要、河流(长江)流经城下便于军事防御。(2)由于东吴被晋朝所灭,石头城和建业城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已经丧失,统一的领土内部,石头城作 为军事防御的要塞地位也不存在,加上唐朝以后,河流改道,长江远离石头城,所以其运输地位也逐 渐下降。(3)石头城作为军事...

先有铁观音还是先有台湾乌龙茶
因此看来,铁观音的历史要远于台湾乌龙茶。台湾乌龙茶的历史:1883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大陆沿海的同胞以各种方式纷纷移民而来,直到1895年日本割据台湾为止。在清政府212年的统治期间,台湾人口大量增加,台湾茶叶也因此根植下来。1810年(清朝嘉庆15年),福建茶商柯朝,将茶籽试植台北县,获得成功,于是...

那些事例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
由于特殊学历和阅历,他不仅十多年来孜孜不倦研读道教经典,而且不畏劳苦,长期进行田野考察,掌握了丰富...日本统治台湾期间,虽然用尽各种方法,甚至于晚期两任总督实施严厉的皇民化政策,仍无法催残作为中华文化...从1683年到1895年的212年间,清政府广招东南沿海居民移居台湾,对台湾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开煤矿、设...

台湾的邮编
台湾邮编是86。台湾省,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地处中国大陆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和周围属岛以及澎湖列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台湾省人口约2360万,超过70%集中在...

孙权的年表 白话文谢谢
曹操上表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居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孙权招贤纳士,开始统治江东。 [公元202年] (建安七年) 孙权母亲吴氏逝世。 [公元203年] (建安八年) 孙权西伐黄祖,水战大捷,但未攻占城池。 [公元204年] (建安九年) 孙权之弟丹杨太守孙翊被手下杀害,孙权从兄孙瑜代任。 [公元205年] (建...

裕华区19241235548: 台湾省在清朝时有过哪几个巡抚 -
除俭吲哚: 首任巡抚刘铭传,时间是1887年吧 到甲午总共不到10年时间 中法战争结束后,松沪道台邵友濂接替刘铭传继任台湾巡抚 甲午战争爆发后,湖广总督张之洞保荐唐景崧出镇台湾,也是最后一任

裕华区19241235548: 元、清对台湾的管辖 -
除俭吲哚: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清朝:1683年清军消灭郑氏集团,设立台湾府,清末又设立台湾省,刘铭传为首任巡抚.

裕华区19241235548: 清朝年间是派谁去攻占台湾 -
除俭吲哚: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生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年)随...

裕华区19241235548: 回忆清朝历史,根据所学内容回答问题.(1)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曾受哪国的侵略?哪一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为管理台湾,清政府与哪一年设立什么机... -
除俭吲哚:[答案] (1)据所学知,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裕华区19241235548: 说明清朝乾隆时期福建与台湾的关系
除俭吲哚: 乾隆初年,台湾的汉人居民已由原来的3万余人增加到45万多,行政建置也由一府三县增为一府四县二厅.乾隆二年四月十一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吴金上奏清廷,建议清廷“将台湾另分一省,专设巡抚一员,带兵部侍郎衔”以资弹压,以重海防.虽然同年四月十五日清廷驳回了这一奏议,但吴金的建议应是台湾建省的最早建议

裕华区19241235548: 清朝历史 -
除俭吲哚:清朝黄龙旗 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1],一说1616年建立[2][3],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

裕华区19241235548: 清朝的时期,康熙不是把台湾收回来吗,怎么后来又弄丢了? -
除俭吲哚: 1.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并未将台湾收回.实际上,康熙时期清朝对台湾的统治并不稳定,台湾地区时常出现反抗清朝统治的情况.2. 台湾是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根据《马关条约》被割让给日本的.这一事件发生在康熙皇帝去世后的近二百年.3.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1945年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被收回至中国领土.这一事件是在康熙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领土变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