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的翻译?

作者&投稿:程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绝句》志南的全文 翻译~

注:(前面先废话一下,意思在最后面)

南宋志南和尚《绝句》赏析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南宋•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1.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2.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木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 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 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志南〈绝句〉诗赏析

◎初旭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宋诗纪事》中,志南僧就留有这麼一首诗,且还没有实质性的题目,只是借诗的形式题了一个不关意旨的诗题。然而就是这一首诗才使后人知其名,尤其是诗的后两句写二月天的轻柔凉美,生动而活脱,遂成为千古名句。

诗写的是二月天里的真切感受。苍拙古木林中,於岸边树阴之处停下小船,系上缆绳,然后登上河岸。「短篷」即小舟。此一句开篇,似乎气氛有些阴郁。古木浓阴,置身其中,四围不免充溢颓腐之气,还会使人想起有古木便会有悲鸟,「悲鸟号古木」,似乎已经是定势了的一种意象组合。然而诗僧却就此打住,只是「古木阴中」,点到为止,化腐朽为神奇,不偏不倚地撑出一只小船来,且不紧不慢,停停当当地系在岸边,悠悠之中,很有方寸。虽不是「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储光羲《钓鱼湾》)般的旖旎与幽丽,但却也别有一种清凉幽静的美感,系舟后,诗僧拄著藜杖,踏上小桥,奔桥东而去,古木斑驳,水流汩汩,似乎能听到诗僧拄藜杖系板桥的笃笃之声;身影萧疏,一步步,隐入了桥东那另一个世界里。「杖藜」即为拐杖。宋代秦观《宁浦书事》诗之五曾有「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句,将杖藜和自身来了一个意识的平等,互为依托。

志南此诗更绝,杖藜在他意识中已远没有了「我扶」之作用,也没有「互扶」之作用,倒是反过来了,是「杖藜扶我」,诗僧自己成了不是杖藜的的杖藜,这是怎麼回事?实际上,志南此说才正和常道。在平常人看来,拐杖是人扶著走路的,可正是靠人扶,拐杖才成为拐杖,如没有了人,拐杖何以得立,人可以不扶杖,但杖必须得扶人。因此,不是人扶杖藜,而是杖藜扶人,自然便是「杖藜扶我过桥东」了。禅者的观物方式,表面看去有悖逻辑和常理,但正是这种反常,才构成了神诗的奇趣,最终又归合常道。这其中,是深契事理的,只不过是比常人更深入一层,更有曲折之感。这就是禅家所说的「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的意蕴与真谛。

在带著节奏的「笃笃」声中,杖藜扶著诗僧从桥西来到了桥东。桥东桥西,似乎给人两个世界之感,那边还是古木垂垂,浓阴郁郁,而这边却是杏花春雨,杨柳和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两句是说在二月天里,沾人衣服直要潮湿的,是那杏花开时常下的杏花雨;吹人脸面而不觉寒冷的,是那杨柳树中吹来的杨柳风。「杏花雨」是指清明时节杏花盛开,细雨润泽的景象。「欲湿」是似湿未湿,欲扰犹湿,湿而不沾,沾而不淋的若即若离的状态。这正是杏花雨带给人轻梦一般的惬意和融洽。更兼那使柳丝依依,轻柔和煦,吹在脸上凉美而不寒冷的二月春风,真正构成了一个如诗如梦的境界。人置其中,看如烟杏花,如线杨柳;感如酥细雨,如丝和风,也正如蝉翼纱幕之后,欣赏明眸流睇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一种特殊感情。

宋人赵与虤《娱书堂诗话》卷上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朱熹能为其诗作跋,在当时实属不易,於此也可看出志南诗在当时的影响。朱熹以这首〈绝句〉为例,说其诗「无蔬气」。宋人论僧诗,「无蔬笋气」似乎是最高境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五十七引《西清诗话》云:「东坡言僧诗要无蔬气,固诗人龟鉴。」就是说僧诗要具清拨之韵,有本分家风,水边林下气象。看来志南此诗颇合标准,才赢得凡事讲究标准的朱熹的称赞。

实际上,有无「蔬笋气」并不见得是论僧诗的最高标准。僧也罢,俗也罢,在诗之真谛上并没有截然界限,「真诗人必不失僧侣心,真僧侣亦必有诗人心。」(钱钟书《谈艺录》八八引法国白瑞蒙《诗醇》语)志南此诗被人称赏,主要还是於平常景物中写出了一种诗趣,或是禅趣。那种桥东桥西的不同境界,那种「枝藜扶我」的反常合道,那种杏花雨、杨柳风的柔美清丽,既是平常的,又是满含诗味的。诚如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所说:「平常非即惯常。譬如人莫不饮食,而知味者则鲜。凝神忘我而自觉,则未忘我也;及事过境迁,亡逋莫追,勉强揣摹,十不得一。微茫渺忽,言语道穷,故每行而不能知,知而不能言,不知其然而然。」同是平常景,不同的人便会有不同的「言」,取得不同的审美收获。成佛成魔一念间,志南留下一首好诗,正是他桥东到桥西知其然而然的缘故。

终于说完了,意思其实就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我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杨柳枝随风荡漾,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绝句四首》

朝代:唐

作者:杜甫

一、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译文:

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的,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

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想和阮生在松下谈古论今。

二、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译文:

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

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

三、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四、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译文:

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漫入草亭。

“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的根在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扩展资料:

《绝句四首》第一首诗是组诗之纲,先写草堂,举其四景,再写诗人对生活的朴素要求,于平淡的写景叙事中寓含着诗人的淡泊心情;

第二首诗写浣花溪,状其水势浩大,谓溪下有蛟龙,显示出诗人身居草堂而对成都局势的担心情状;

第三首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

第四首诗赋写药圃,就药寄慨,描述药物出土发苗及枝柯的生长过程,并描绘其生长于隙地的根部形状。其中第三首绝句曾入选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全诗用词简练,用字精准,用意单纯,用情至真,是杜诗中寓情于景的佳作。



杜甫《绝句》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名诗赏析发布时间:2018-09-16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题解1】

          这首七绝历来为世人称道,在于构思与对仗之精巧。描写春日景物风光,色彩清丽,幽美如画,于恬静中有动态,于适意中而面千秋、见万里。《杜臆》曰:“草堂多竹树,境亦超旷,故鸟鸣鹭飞、与物俱适;面对西山,古雪相映,对之不厌,此与拄笏看爽气者同趣;门泊吴船,即公诗‘平生江海心,夙昔具扁舟’是也。历来绝句中两联俱对者甚稀,此诗不但两联对仗,名词、动词、形容词、方位词、数目词,连颜色都对偶工整,做到了细类相对。古人教对偶多以此为范。像这样一诗两联精妙的对偶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古人称为“奇作”、“绝唱”。杜甫以律诗名世,绝句虽不多,也见功力。

 

【题解2】 代宗广德二年(764),时安史之乱已平定,严武又重镇成都,杜甫也还居成都草堂,结束了多年的漂泊流离生活,面对户外春机盎然的景象,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全诗一句一景,又组合成一幅天高地广、山高水长的壮丽画卷。其中既有作动态的在翠柳间鸣叫的黄鹂和结队掠过蓝天的白鹭,又有作静状的远方的岷山的雪峰和近处的万里江船,有动有静,有远有近,通过对比的手法,使画面更富有生气,也使诗意更深远。

 

【全诗】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原诗四首:写于广德二年春天,杜甫回到成都草堂。这一首是第三首,描写成都春日景物风光。

 

〔2〕窗含:在窗口里嵌着,实指从窗口望出所见景物若风景画嵌入镜框。西岭:指岷山,山顶积雪长年不融化,故称“千秋雪”。

 

〔3〕东吴:原指三国时建都于建业(今南京)的孙氏政权,后亦用以泛指今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万里船:杜甫草堂东面不远的锦江上,有一座“万里桥”,古时由成都东下都从此上船。三国时诸葛亮送费袆出使东吴,曾在此饯行,费袆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万里桥由此而得名。杜甫此诗“万里船”化用此典。

 

 

【译】

 

两个黄鹂

 

鸣叫在翠绿的柳枝间,

 

一行白鹭

 

飞向湛蓝的云天。

 

窗如画卷——

 

悬挂着远山千秋不化之雪,

 

门前停泊——

 

停泊着东吴万里远航之船。

 

【赏析】 

 

      苏东坡云:“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的是至评。试看这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不是一幅美妙的风景画么? 画面的近人处,几棵翠绿的垂杨,枝头有两个黄莺儿在婉转歌唱。画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直指太空。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犹是皑皑一白——那是千年不化的积雪。画的一侧露出半边茅屋,屋窗正对着远山,门前是一条通江大河,水面还有许多船只——那是趁着春江水满从江浙一带来的远航商船。

 

        这首诗的意境构思实在值得我们从绘画的角度细加玩味。从颜色和线条来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团葱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背景上勾勒出一条白色的曲线,色泽印衬鲜明而又和谐。水是淡的,山也是淡的,天更是淡的,山头还现出了白雪,这种构思体现了中国水墨画浓淡对比轮廓分明的特点。从景物配置和构图来看,飞鸟与鸣禽遥相呼应,青山与白雪化为一体,杨柳傍水而生,船只靠河停舶,房屋建筑在水边,窗户向着山,门口通向河。……这些安排好像平常,其实并不简单,件件景物各得其所,互相有机联系,其间还有一定的比例和角度,决不是漫不经心随随便便写出来的。尤其是写雪指出是在西岭,言船标明来自东吴,还特别显示出风物的地方特色。从这种意匠惨淡经营之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还同时具有画家的慧眼。

 

           杜甫对于绘画是很有修养的。他流浪各地时,注意访求古今名画,像顾恺之的作品,就曾使他神往(“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和当时著名画家王维、曹霸、韩干、王宰、姜皎、薛稷等人都有交往。他写过很多题画诗,题材包括鹰、马、鹤、松、山水、园林等许多方面,对绘画艺术发表过不少精辟见解。他的一些诗之所以同时具有画意,决非偶然。

 

           这首小诗,从表面上看,纯粹描写自然风光,似乎没有什么深刻的社会意义。然而,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并不难发现其中依然蕴含着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细柳新绿,这不是春天的色彩么? 黄莺唱和,这不是春天的音乐么? 白鹭从南方飞回,正是春天的第一批客人; 冰消水涨,远方的船儿不远万里而来,正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活动。这一切形象构成了一个鲜明的主题: ——春天来了。

 

       作者以饱蘸着喜悦的笔墨,描写这些清新活泼、生气蓬勃的事物,以敏锐的观察,摄下一幅万类竞荣的景色。在明丽的画面之中,洋溢着迎春的激情; 从那轻快的节奏里,我们仿佛可以听到春天的脚步声,抚摸到作者随着万物而跳动的脉搏。诗人高瞻远瞩,看得细,想得宽,从山上的积雪联想到人间悠久的岁月; 从江中的航船遥望见祖国辽阔的土地。“千秋”、“万里”,这是何等开阔的胸怀! 这样的形象反映了诗人的眼界。一个精神萎靡、心胸狭窄的人,决不可能写出这样爽朗的诗句。

 

        如果联系写作的历史背景,也许看得更加清楚。此诗作于公元765年,杜甫正“漂泊西南天地间”,颠沛流离,穷困潦倒; 可是他的意志依旧坚强,情绪仍然开朗、旷达、乐观。这一时期他写了不少充满生活情趣的短诗,从这些作品里,我们也可以窥见诗人博大胸襟之一斑。

 

       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在对仗方面尤用功力。本来绝句只要求两句相对就可以了,然而他晚年有些小诗 (包括五七言绝句) 竟全由偶句组成。像上面这首诗,他题为绝句,后来就有人笑为截律。它的每一个字都是整齐地相对的。如“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窗”对“门”,“含”对“泊”,“西岭”对“东吴”,“千秋”对“万里”,“雪”对“船”。第一联不但前后两句相对,而且一句之中意境还上下成对。这种情况,诗律学上称为工对,是很特出的。

 

          全诗语言平易通俗,并无奇字险句,似乎没有经过多少推敲。尤其第一联,纯系白话,有的评点家说是拙句。其实不然。它自然、通脱、流畅、匀称,信手拈来,似拙而实工。后联中的“含”字和“泊”字,下得更是极有讲究。如果让一般人来写,用“窗外”、“窗望”、“门旁”、“门过”等等,也能讲得通。可是杜甫却创造了一个新的语汇:“窗含”。这个“含”字用得很妙,妙在它把诗人的地位点出来了: 原来诗人是在屋子里从窗户内向外瞧的。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都收入诗人眼底。这样就不是平板地描写自然美,而且还表现出审美者对自然的把握和欣赏,还能引起读者对诗人情怀的窥探和丰富的联想,涵蕴是极深的。全诗无一字写到人。但有了这个“含”字,便显得一切都是从诗人眼中出发的,然而又避开正面写人。这也许就是人在画中而不见人的笔法吧。

 

          再说“泊”字。我们知道,这首诗作于四川成都。如果用“门旁”、“门过”,那么凡是长江上游沿岸任何地方都可以,未免失之太泛。“泊”字能够说明,那些长江下游的远航船只,不是在这里寻常过往,而是停泊、聚集于门前,足见附近必定是个不小的水陆码头。另外,此刻杜甫正颇有离蜀去吴之意,(“三年望东吴”)。这里下个“泊”字,似乎还隐含着见鞍思马之意: 去不去东吴呢?有顺路的船在门外等着哩。诗人的踌躇心情,在这个字里不是也多少透露了一点消息吗?

 

        全诗各句貌似相对独立而实际却互相关连,应当贯穿起来理解。第一句从眼前近景说起,开窗闻莺而见柳; 第二句由近及远,抬头望鹭又见天; 第三句凭窗遐想,由无边的空间追寻到无穷的时间; 第四句也许是出门散步,又由船只而回到行旅、人事的思索。浑然一体,不露半点针线痕迹。从实到虚,又由虚回到实,意味无穷。旧注有以春夏秋冬四时景诠释的,实在未免既穿凿而又割裂了。



是杜甫的《绝句》麼?
《绝句》(其一)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作品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作品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绝句》(其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
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字意〗
逾:更多。
欲:好象。
燃:燃烧。
过:过去。
何:什么。
绝句四首(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
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
松高拟对阮生论。
绝句四首(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
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
竹石如山不敢安。
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①鸣翠柳,
一行白鹭②上青天。
窗含西岭③千秋雪,
门泊东吴④万里船。
注释译文:
1.黄鹂:黄莺。
2.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3.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这是想象之词。
4.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长江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新绿的柳枝间鸣唱,一行白鹭列队飞向青天。
从窗口望去,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近在眼前;门外江上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归来
的航船。
绝句四首(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
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
根居隙地怯成形。

绝句
作者:杜甫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求《绝句》杜甫的翻译!
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巍峨的西岭,尽是皑皑白雪,千年不化。门前的岷江上,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古诗的意思
《绝句》迟日江山丽古诗翻译: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绝句二首》之其一,是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调清新,意境明丽,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绝句二...

绝句二首杜甫其一翻译
《绝句二首·其一》的译文:春日里的江山秀丽明媚,春风传来了花草的芳香气味。泥土变得湿润、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全诗展现了明媚的大好春光,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赏析 全诗前两句“迟...

《杜甫诗选 绝句二首》(杜甫)诗篇全文翻译
【赏析】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

绝句二首杜甫其一翻译
绝句二首 杜甫 〔唐代〕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

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翻译
绝句二首 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 其一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其二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

绝句古诗迟日江山丽翻译是什么?
具体原文如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赏析 《绝句二首》其一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广德二年(764年)暮春,这是一首咏物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调清新,意境明丽悠远,表达了诗人...

杜甫 绝句 其一 解释解释
一、白话翻译: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二、扩展知识:1、原词欣赏: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作品简介《绝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一首写于成都草堂,诗一...

杜甫绝句翻译
杜甫绝句翻译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翻译《绝句》
介绍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764)春,杜甫初回草堂时写的,是杜诗中写景佳作。这一四句皆对,一句一景的七言绝句,犹如一幅绚丽生动的彩画: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视角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整个画面给人以既细腻又开阔的感受。结尾一句,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当时意欲乘舟东...

开平区15672112762: 《绝句》杜甫求翻译 -
丘爱银杏: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江水碧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象燃烧的火一样红.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字意〗逾:更多...

开平区15672112762: 杜甫《绝句》的翻译 -
丘爱银杏:[答案] 〖译文〗 江水碧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 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象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开平区15672112762: 绝句的译文是什么? -
丘爱银杏: 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巍峨的西岭,尽是皑皑白雪,千年不化.门前的岷江上,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杜甫《绝句》试析 (第七册)《绝句》 ...

开平区15672112762: 绝句的译文是什么?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译文 -
丘爱银杏:[答案] 杜甫《绝句》试析 (第七册)《绝句》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 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爱写下来,一时不去拟 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

开平区15672112762: 杜甫的古诗《绝句》的译文 -
丘爱银杏:[答案] 杜甫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江水碧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 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象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

开平区15672112762: 求志南和尚的《绝句》全诗的意思! -
丘爱银杏:[答案] 原文: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作者资料:志南:南宋时的和尚,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译文: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

开平区15672112762: 释志南的绝句的意思是什么《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
丘爱银杏:[答案] 绝句 南宋·释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古木的树荫下拴着一只小船,我拄着藜干制的拐杖过了桥东.春天的天气时雨时晴,杏花开时的蒙蒙细雨落在身上,衣服欲湿未湿,柔和的杨柳春风吹在脸上...

开平区15672112762: 绝句的译文 -
丘爱银杏: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PS:燃都打错了叫人怎么教你啊. 翻译: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今年的春天又过去了,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 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开平区15672112762: 绝句翻译 -
丘爱银杏: 是杜甫的《绝句》麽? 《绝句》(其一)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作品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作品译文 ...

开平区15672112762: 杜甫写的《绝句》简短的翻译 -
丘爱银杏: 翻译一: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今年的春天又过去了,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 翻译二:江水碧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的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