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论举贤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作者&投稿:竹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唐太宗论举贤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翻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可是)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

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地走了。

原文: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赏析:

此段古文在现代职场中也同样得到很好的释义和应用。如今,内部推荐已成为企业引才的常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批如举贤网等人才推荐平台,故名思义,就是利用外部资源和人脉关系的传导性,号召众多的职场人士一起向用人企业“举贤”人才。

作者的文化成就:

1、史学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

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2、文学

司马光一生主要精力用在修史和从政上,不以文学自矜,他评价自己“至于属文,实非所长”。但他学问博大精深,把做学问与作文章结合起来,虽无意为文而文自工。司马光“务为可用之文,推崇文以载道”,认为华而不实的诗无用。

3、书法

司马光是以正书和隶书为主要书体的,且正多于隶。其正书的特点是:用笔提按分明,结体规整扁平,在横划的入笔出锋处,时常带有隶意蚕头凤尾的意图和造型,明显融入了隶书传统。




求杨振中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65至180篇
当时(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没完成,听到姚坦的话之后马上命人砸毁(假山)。 -167.唐太宗论举贤[\/B][\/B] -唐太宗命令封德彝推举有才能的人(可是)很久也没有推举出人。唐太宗责问封德彝,(封德彝)回答说:“(我)不是不尽心竭力,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奇特的人才罢了!”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就好像使用...

《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 》
2、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德彝视事三年,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唯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夫君子之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其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之不能知,安可诬今人以无才。"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原文及翻译,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原 ...
魏徵说:“据我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举贤才,接受忠告;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反而懈怠政务,疏远敢于直言进谏的人,使之战战兢兢,不敢进言。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会使国家灭亡。正因为如此,古代圣人才要居安思危。你想想,国家太平无事,却要使国君心怀忧惧,这难道不难吗?” 文言文翻译 ...

文言文大唐新语
1. 《大唐新语》文言文答案、翻译 房玄龄和高士廉一起走路,遇上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他说:"北门近来有什么建筑工程 "德素将这件事告诉了唐太宗.太宗对...3. 大唐新语举贤篇的翻译岑文本,初仕萧诜,江陵平,授秘书郎,直中书 岑文本早时在萧诜门下为吏.江陵平定以后,被授以秘书郎的职务,直接归中书校省所...

文言文翻译其在朝
3. 文言文翻译``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全文译文:【译文】太史公像牛马一样供役使的走仆司马迁再次拜言。 少卿足下:早先一段时间,委屈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慎重地待人接物,把向朝廷推举贤能人士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情意十分诚挚恳切...

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40到200
当时(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没完成,听到姚坦的话之后马上命人砸毁(假山)。 -167.唐太宗论举贤[\/B][\/B] -唐太宗命令封德彝推举有才能的人(可是)很久也没有推举出人。唐太宗责问封德彝,(封德彝)回答说:“(我)不是不尽心竭力,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奇特的人才罢了!”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就好像使用...

人才文言文怎么说
2. 用人之道 古文翻译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

文言文助读杨振中语法点
当时(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没完成,听到姚坦的话之后马上命人砸毁(假山)。 - 167.唐太宗论举贤[\/B][\/B] - 唐太宗命令封德彝推举有才能的人(可是)很久也没有推举出人。唐太宗责问封德彝,(封德彝)回答说:“(我)不是不尽心竭力,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奇特的人才罢了!”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就好像使用...

求:下面这十篇古文的原文、翻译和重点词的单个翻译。
求:下面这十篇古文的原文、翻译和重点词的单个翻译。 .陈蕃一室李ji(第一声)煮粥锡饧不辨凿壁借光李广射石唐太宗论举贤铁杵磨针刘庭式娶盲女老农指瑕葛洪苦学急急急急急急急!!!... .陈蕃一室 李ji(第一声)煮粥 锡饧不辨 凿壁借光 李广射石 唐太宗论举贤 铁杵磨针 刘庭式娶盲女 老农指瑕 葛洪苦学...

文言文《唐太宗论举贤》中“久无所举” 举的意思
举荐、推荐

合浦县19555731549: 唐太宗论举贤(文言文) - 搜狗百科
佘伦风热:[答案] 上(指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只)患己不能知,安可诬(冤枉、贬低)一世之人?” 举,可解释为1、作“起...

合浦县19555731549: 唐太宗论举贤文言文翻译
佘伦风热: 唐太宗论举贤文言文翻译: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地走了.唐太宗论举贤,出自《资治通鉴》,内部推荐已成为企业引才的常见方式.此段古文在现代职场中也同样得到很好的释义和应用.如今,内部推荐已成为企业引才的常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批如举贤网等人才推荐平台,故名思义,就是利用外部资源和人脉关系的传导性,号召众多的职场人士一起向用人企业“举贤”人才.

合浦县19555731549: 急求《唐太宗论举贤》译文文言文翻译参考书目:新编高中文言文助
佘伦风热: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合浦县19555731549: 太公论举贤 翻译 -
佘伦风热: 上(指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只)患己不能知,安可诬(冤枉、贬低)一世之人?”举,可解释为1、作...

合浦县19555731549: 太宗举贤 译文 -
佘伦风热: 唐太宗命令封德彝推举有才能的人(可是)很久也没有推举出人.唐太宗责问封德彝,(封德彝)回答说:“(我)不是不尽心竭力,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奇特的人才罢了!”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就好像使用器物一样,各取它的长处.古代治理国家达到大治的人,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吗?只担忧自己不能了解人,怎么可以冤枉委曲一代的人才?”

合浦县19555731549: 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文言文翻译 -
佘伦风热: 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文言文翻译1.原文及翻译上(指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只)患己不能知,安可诬(冤...

合浦县19555731549: 古之致治者,岂惜才于异代乎?翻译 -
佘伦风热: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合浦县19555731549: 文言文《唐太宗论举贤》中“久无所举” 举的意思 -
佘伦风热:[答案] 举荐、推荐

合浦县19555731549: 安可诬一世之人我想知道它的意思, -
佘伦风热:[答案] 67 唐太宗论举贤 原文: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选自《资治通鉴》译文: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