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为什么《清史稿》不算在“二十四史”之内?“二十四史”为什么没变成有清史的“二十五史”?

作者&投稿:长沙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资治通鉴》不是二十四史之一?~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二十四史,包括那基本书,记述时间多长,资治通鉴亦然。
下面分别介绍,会很长,要有耐心哦。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1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卒于宋哲宗元佑元年,享年68岁。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举荐兴国之才——黄中庸(1030-1110),字长行,号军城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福建兴化军城西驿前街府西巷(即今莆田城西雷山巷110号其故居尚存)黄太常寺卿第。北宋景佑甲戌进士大理寺评事黄宠之子。黄中庸从小受到其父宋进士宝文阁大理寺评事黄宠的熏陶,学习刻苦,勤奋上进,皇佑四年(1052)中福建乡试举人,次年,赴京会试第一即会元;经殿试中进士二甲第一名即传胪。以司马光温国公论荐,累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二十四史



我国的史籍浩如烟海,其中最著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当首推二十四史。

可是,我们有时候说二十四史,有时候说二十五史,还有说二十一史的时候,倒底有多少“史”呢?

原来,无论是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都是对官修的历代史书的总称。明朝时,人们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明史》行世,人们就把它与“二十一史”合称“二十二史”。

此后,人们又把《旧唐书》并入其中,合称“二十三史”。

史书中有一个很有名也很有价值的《旧五代史》,已经散失了。在乾隆年间,学者们主要依据《永乐大典》,又把《旧五代史》辑录整理成书,经乾隆皇帝钦定,与“二十三史”合称“二十四史”,成为过去传统史学领域中的“正史”。这样,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史就正式形成了。

到了民国,人们又把《清史稿》容纳其中,于是,二十四史就又变成了二十五史。

所谓新史稿,是指二十四史以外的两部纪传体史书——《新元史》和《清史稿》。从《史记》到《明史》,这二十四部「正史」记述了中国自古代黄帝到明朝的漫长历史。在二十四史之外,还有两部比较重要的史籍,一部是民国初年由柯劭忞编撰的《新元史》,纠正了旧《元史》中的一些谬误,补充了一些重要史实。1921年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为「正史」,与旧有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另一部是赵尔巽编撰的《清史稿》,529卷,纪传体清史未定稿,把二十四史没有包括的清代历史,做了比较完整的整理,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中华民国之前的中国历史长卷,因其为未定稿,故未列入「正史」之中,但也有人将《清史稿》与上列二十五史合称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记录了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直到清朝灭亡大约5,000年的历史进程,构成了一个前后衔接、连续不断的整体。

由于历代王朝的君臣和史学家都十分重视「以古为鉴」,因此各朝代史家修史的动机不尽相同,但在要求写出历史上的治乱盛衰、得失成败的真象,不使事实湮灭上,却有着基本的共识。司马迁开创的「秉笔直书」是《二十四史》的主流,曲笔作史受到后人的唾弃,所以《二十四史》各史中的本纪部分,逐年记载每一代皇帝在位时的军国大事、社会变化、人事活动,以至大自然的变化,顺序连贯起来就成了一部相当完整的中国历史全纪录,这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在中国浩如烟海、多种体裁的史书中,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居于各种史书的首位。到清朝乾隆年代编辑《四库全书总目》时,以纪传体史书记述的内容为正统历史,并诏定《史记》至《明史》二十四种史书为「正史」;自此以后,「正史」便成为《二十四史》的专有名称。

《二十四史》的内容包括了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直到明朝灭亡大约四、五千年的历史,构成了前后衔接、连续不断的整体,是中国古代历朝「正史」的总结,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卓然成果。

从清朝灭亡后,无论是学者还是大众都希望能有一本《清史》,但依旧只有一本《清史稿》。民国虽然推翻了清朝,但是局势相当混乱,在北洋政府倒台后修史的专家组没有经费延续下去,最后只保留了粗糙的稿件,后来干脆直接用清史稿命名。
而我们的《清史》编撰工作,建国之初就考虑编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被搁浅,但是从02年开始准备,于2004年已经全面启动,但一直没有正式出版,可能有其他方面的考虑。
洪武皇帝修撰《元史》,用时不到一年,《明史》的修撰从康熙到乾隆,前前后后近百年,也是二十四史中,质量很好的,相信我们从《清史稿》到最终的《清史》,也一定是最好的。

扩展资料:
二十四史的来历
早在汉末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三史”的概念了,“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替换了《东观汉记》。
一直到大清,乾隆年间,《明史》刊行,后又增加了《旧唐书》和《旧五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

《清史稿》还只是一部书稿,它在民国年间编辑,当时选用的编篡管大多是对前朝留有深厚感情的遗老,对于民国革命一直抱有抵触情绪,在书中大量书写篇幅角度对于清晚期革命党人争取国家与民族独立的付出努力还都持以否定态度,如称革命党为“贼”等大量污蔑性字眼,但同时拿着民国下拨修史俸禄,未能做到在新时期以客观开明角度总结清朝历史的初衷,所以最后为民国政府定下十大罪下令尽封清史编纂馆,不许再编纂了!形势紧逼之下,酌定书名为《清史稿》,意为未能完稿的史书,同时亦没有获得官方的最终肯定,故而不能正式确立为史书,也就是还不能被正式称之为《清史》或《清书》,尽管如此,清史稿还是一部研究清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在大众心里已被视为正式的清代史书。希望被采纳!

二十四史是乾隆皇帝钦定的,你认为他会把本朝历史弄给世人议论么?乾隆皇帝何等人物,看他文字狱巅峰作风。
二十四史和二十五史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就形成了后世通常所说的“二十六史”。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
未定稿自然不能叫《清史》了。


历史是什么?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其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

历史与历史学有何区别与联系,请举例分析
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2、广义方面不同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

历史的重要性是什么?
历史的重要性:1、历史的作用在于使人明智晓理、通古博今、修身养心,学习历史对于个人、社会、民族以及国家都是很重要的,可以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从历史中,探索未知世界,可以从历史中,树立民族自尊,可以从历史中,考虑将来趋势,历史的作用不仅以史为鉴,更可以以史为镜,以史为警。2、...

中国历史简介?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自虞朝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什么的历史
词语填空示例如下:悠久的历史 难忘的历史 尘封的历史 光辉的历史

历史朝代顺序和时间表
历史朝代顺序和时间表如下: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标志性事件都在这里了?
中国古代各朝代标志性事件 一、夏朝:公元前2070一公元前1600年 大禹治水、讨伐三苗、涂山之会、皋陶作刑、钧台之享、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季抒江东之战、孔甲乱政、鸣条之战。二、周朝:公元前1046年一公元前256 武王伐纣、三监之乱、周公东征、成康之治、昭王南征、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宣王中兴、...

什么叫历史?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

历史是什么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

历史的含义是什么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广义上,“历史”可以...

青田县13829211004: 二十四史中为什么没有清史? -
曹茜枢复: 是清朝编的二十四史而清朝本朝历史只有《清史稿》没有真正的“清史”所谓的《二十五史》就是把《清史稿》加了进去

青田县13829211004: 二十四史从史记开始到清史稿结束.对不? -
曹茜枢复: 二十四史并不是指二十四个朝代的史书,如唐则有两种.加《清史稿》则为二十五史,再加《新元史》则为二十六史.前四部称为前四史.二十四史,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

青田县13829211004: 国家为什么不将《清史稿》定稿为《清史》 -
曹茜枢复: 1,与二十四史不同,《清史稿》是满清遗老编的书,而非后来人编的,所以不能算正史 2,《清史稿》编者史满清人,按照满清编《明史》的习惯,先作出一个稿,再由国家审定后当...

青田县13829211004: 请问权威的是24史还是25史? -
曹茜枢复: 权威的是二十四史,后来把清史稿加入算作二十五史.但清史稿还没有定稿呀

青田县13829211004: 二十四史包括资治通鉴吗 -
曹茜枢复: 二十四史包括资治通鉴吗楼上说的都没问题,我来解释一下《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吧. 实际上区别只要翻开书就可以看到, 史记开启后,目录是:XXXX本纪第几,XXX列传第几(比如五帝本纪第一) 资治通鉴开启后目录要疯掉:...

青田县13829211004: 二十四史和二十五史有区别?? -
曹茜枢复: 有的.主要区别是二十五史中多出一个《清史稿》,二十四史仅到《明史》.

青田县13829211004: 二十五史具体指什么
曹茜枢复: 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24史加民国时期写的新元史 还有一种就是24史加清史稿 一般都以后一种为准,因为新元史价值不高,而且清史独缺.不甚得当 二十五史一般来讲包括清史稿而不包括新元史 01. 史记 (汉·司马迁) 02. 汉书 (汉·班固) 03....

青田县13829211004: 二十四史中的清史是谁编的? -
曹茜枢复: 首先要澄清,第一没有清史,只有清史稿;第二清史稿不属于二十四史范畴,而是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

青田县13829211004: 二十四朝代 -
曹茜枢复: 二十四朝代分别是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辽国,金国,西夏,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