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蒹葭为例,谈谈对诗经中存在朦胧美的看法?

作者&投稿:程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对诗经中存在朦胧美的看法如下:

这种美感也势必因距离远而变得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是一种朦胧美。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

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

作品虽然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

理解词语意思:

1、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

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理解词的比喻义则寻找本体释义,理解代词义则寻找上句释义,理解词的引申义、临时义、隐含义、概括义,则从整体阅读出发,结合作者感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句释义。

2、“重要词语的含义”包括这些词语的基本义、比喻义、语境义。把握词语的基本义要从分析词语来源、词类、结构入手,对概念的理解要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

理解与确认词语的比喻义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分析词语的语境义,要注意从整体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在明确词语所在的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3、理解语句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修饰词语去理解句子内涵。

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总起句,则从句子所涉及的范围去提取关键词释义;是总结句,则从上文去找重要信息释义;是过渡句,则从上下文中提取关键信息释义。




.以《蒹葭》为例,谈谈《诗经》的艺术特色.(2分)
《蒹葭》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诗歌将人物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揭示出来 重章迭句:,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这种手法有利于反复吟唱,以充分地表达出诗人细腻的思...

以蒹葭为例,谈谈对诗经中存在朦胧美的看法?
在《蒹葭》中,诗人通过对蒹葭、白露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萧瑟、清冷的氛围。同时,诗歌中的人事意象也十分含蓄,诗人以“伊人”为象征,表达了对心仪之人的思念和追求。然而,这种思念和追求在诗歌中并未直接表达,而是通过自然景物的烘托和人情世态的暗示来体现,给人一种朦胧、含蓄...

如何以蒹葭为例,谈谈对诗经中存在朦胧美的看法?
这种美感也势必因距离远而变得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是一种朦胧美。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作品虽然看来只是...

以《诗经·蒹葭》为例,分析本诗情景交融及重章复沓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歌可以分为3层,每层第一句都是以蒹葭和白露起兴的。秋末的蒹葭和白露透露出来的是凄清和冷意,在这种略显凄清的环境中,“所谓伊人,在水一……”,“伊人”的形象一直贯彻始终,但是从未具体出现。想追寻伊人,但是一直难以到达。蒹葭和白露回环出现,伊人还是难得。不得之情,和凄清的环境的交织,情景完美交融。

以蒹葭为例,谈谈对诗经中存在朦胧美的看法是什么?
《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

以《诗经·蒹葭》为例,分析本诗情景交融及重章复沓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歌可以分为3层,每层第一句都是以蒹葭和白露起兴的.秋末的蒹葭和白露透露出来的是凄清和冷意,在这种略显凄清的环境中,“所谓伊人,在水一……”,“伊人”的形象一直贯彻始终,但是从未具体出现.想追寻伊人,但是一直难以到达.蒹葭和白露回环出现,伊人还是难得.不得之情,和凄清的环境的交织,情景...

举例谈谈诗歌蒹葭的形式特点是什么?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4、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①题目取自于句首。②基本句式是四言。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再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以《诗经.秦风.兼葭》为例,论述,赋比兴的含义及其作用
“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

《蒹葭》反映出了哪些特点?具体分析
《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 三、意境的整体象征 《蒹葭》一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

你怎么理解《蒹葭》这首诗?
.以《蒹葭》为例,谈谈《诗经》的艺术特色.(2分)1体裁十分广泛,真是深刻地反应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奠定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 2语言纯朴、自然,诗经的作者用最自然的语言反映他们质朴的生活和愿望 3大量地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构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4重章迭句,反复咏叹,表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兴”,即“先言...

广安区17255234647: 关于《蒹葭》的“朦胧美” -
望馥福瓴: 作品虽然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杜牧《江南春》“千里...

广安区17255234647: 分析诗经秦风蒹葭内容朦胧多义的原因 -
望馥福瓴: 《蒹葭》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抒情诗.长期以来,传统的文人多目之为带有政治色彩的诗歌,如《毛诗序》以为它是为讽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而作;清人姚际恒、方玉润等又以为是为招隐难致或思慕贤人而作.而今人又多以为此诗是一首爱情诗.出现...

广安区17255234647: 为什么说 蒹葭 意境朦胧,蕴含无尽? -
望馥福瓴: 《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

广安区17255234647: 《蒹葭》如何表现其朦胧美的特点? -
望馥福瓴: 作为《诗经》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诗篇,《蒹葭》最具魅力的特点之一无疑在于其朦胧之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诗歌主旨看出些许端倪.对于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为美刺襄公所作,也有人认为这是为求贤者而歌,还有人认为这是诗人对梦中爱情追寻的咏叹.对于“伊人”历来也

广安区17255234647: 为什么说秦风<<蒹葭>>意境朦胧,蕴涵无尽? -
望馥福瓴: 诗经蒹葭>在诗三百中风格独特.情景交融,意象迷离,诗歌的意境充满了朦胧美.《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

广安区17255234647: 蒹葭这首诗展现了怎样的朦胧情趣 -
望馥福瓴: 《蒹葭》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并称赞它“风格洒落”.全诗意境朦胧凄清,感情执着真切,成就了其独特的艺术美感. 含蓄美 《蒹葭》没有明显的爱情故事情节,但是,透过...

广安区17255234647: 6.. 诗歌有哪些特点?如何理解《蒹葭》“意境朦胧,含蕴不尽”的特点?诗歌迷离朦胧的审美效果又是怎样产 -
望馥福瓴: 诗歌一般都有意象,意象引申,发展可体现意境,如诗中有云,可以想象为仙云缭绕,诗中有松,可想象为坚韧不拔等等,意象就是通过诗中的“人、物、事”的表象意会到诗中的意境,想象力是很重要的.意境体会到了,可以说诗的大意也就读懂了.甚至手法手段则是为了深刻细致的解读诗歌,你把握了意境,再仔细理解一下就会想通.

广安区17255234647: 《蒹葭》艺术魅力,及诗里的象征意义 -
望馥福瓴: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

广安区17255234647: 《蒹葭》认为这首诗具有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和音乐美,做简要分析 -
望馥福瓴: 含蓄美 从文字和形象思考 意境美 从情景交融思考 朦胧美 从模糊意象.空间和心理距离.主题的多意性等角度思考 音乐美 一意三叠,一唱三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