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蒹葭的修辞方法

作者&投稿:苌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蒹葭》这首诗运用了那些手法???
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通观此篇 重在比兴...《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

蒹葭修辞手法
用的是比兴修辞手法 鸱鴞 用的是比兴.象征修辞手法 鹤鸣 用的是比兴.借代修辞手法 蒹葭 用的是比兴.借代.修辞手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的什么手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使用的是比兴修辞手法。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象。

《蒹葭》一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蒹葭》中运用了赋手法的句子有: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是第一章的开头,用赋的手法直接描写了河边的芦苇和秋天的景色,为下文引出伊人的寻求做了铺垫。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第一章的后半部分,用赋的手法叙述了诗人对伊人的追寻和思念,...

蒹葭这首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蒹葭这首诗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修辞手法
蒹葭说的是那首诗经的诗句吧 那首诗一共用了4种修辞 一是起兴,是诗歌常见的形式,先言他物,以此及彼带出伊人 二是排比,三是回环 三段文字完全并列,格式一致;三个自然段,出现大量重复字眼,增强了语句感情 四是借代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并不是说伊人就住在河里,而是将追求伊人的境遇困难,来借水...

蒹葭是赋,兴还是比???
赋是极力铺陈,浓墨渲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所以此为兴.比是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蒹葭这首诗用到了那些工具
题主是否想询问“蒹葭这首诗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情景交融艺术手法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之一,运用了情景交融艺术手法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兼葭》哪句用比,哪句用兴?
描写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这里的蒹葭其实就是“随物赋形”,就是兴的手法。接下来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正式借助于蒹葭来引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表达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之情。而后面的章节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都是兴的手法,用于引出所歌咏的对象。

诗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赋比兴中的什么创作方法
《诗经 蒹葭》前两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继而引出该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兴”是借“彼物”来引出“此物”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它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中之一种。"...

金刮15086377820问: 蒹葭修辞手法 -
上虞市坤净回答: LZ您好 蒹葭说的是那首诗经的诗句吧 那首诗一共用了4种修辞一是起兴,是诗歌常见的形式,先言他物,以此及彼带出伊人 二是排比,三是回环 三段文字完全并列,格式一致;三个自然段,出现大量重复字眼,增强了语句感情 四是借代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并不是说伊人就住在河里,而是将追求伊人的境遇困难,来借水代称(但是不是比喻!)同时,这个伊人也不一定是真的女人,而可以是功名,利禄等等美好的事物,

金刮15086377820问: 《蒹葭》表现手法 -
上虞市坤净回答: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

金刮15086377820问: 蒹葭体现了诗经什么表现手法?要具体真实 -
上虞市坤净回答:[答案] 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

金刮15086377820问: 蒹葭体现了诗经什么表现手法?
上虞市坤净回答: 蒹葭》 “赋、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金刮15086377820问: 《诗经》中《硕人》、《关雎》、《蒹葭》的表现手法 -
上虞市坤净回答: 赋、比、兴的手法: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金刮15086377820问: 《诗经.蒹葭》诗整体上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上虞市坤净回答: 比兴

金刮15086377820问: 氓.关雎.鸱鴞.鹤鸣.蒹葭等诗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上虞市坤净回答: 1比兴艺术手法 诗人是农村妇女,农村四周的自然景物,是她每天所接触的熟悉的,诗人触物联想,便歌唱起来.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

金刮15086377820问: 赏析《蒹葭》赋 比 兴 手法 -
上虞市坤净回答: 诗中写“苍苍”,“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对于“伊人”,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希望能与“伊人”一遇.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寻求自然顺理成章之.尽管诗人满腔热情地去“溯洄”、“溯游”,不畏“道阻且长”、“且跻”、“且右”,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即.诗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见所产生的空虚和怅惘之情是难以言喻的,而且用萧瑟清秋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这种情感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浓郁.正是缘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灵的深秋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

金刮15086377820问: 对 诗经 中 蒹葭 比兴手法的理解RT -
上虞市坤净回答:[答案] 毛诗和朱熹对《蒹葭》首句的解释:““毛传”认为是兴,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是赋,实际二者并不矛盾,是起 兴后再以赋法叙写.河滨芦苇的露水凝结为霜,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之情,而三章兴句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了诗人追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