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是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

作者&投稿:劳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概括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背景:
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南北朝时期佛教徒提出佛为正,儒道为邪教,三教归佛,又称“三教合一,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以道为主的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
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道佛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产物(当时佛教已经大致完成融合儒道的进程)。
儒家思想汲取道家、玄学、道教、佛教的有益内容,并注入哲学因素,囊括天人关系的形成的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思想体系。

扩展资料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
这个复兴儒学的运动,由隋唐之际的王通发其先声,由唐代中期以后的韩愈、李翱、柳宗元诸人继其后续,而至两宋时期蔚为大观,形成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而又影响久远的儒学运动。
在时间上,这场儒学运动持续到明清之际,影响直至当代;在空间上,这场儒学运动不限于儒学的故乡,还牵涉到受儒学影响的东亚诸国,以至于在这些国家,所谓的儒学主要就是理学(或称性理学)。
宋明理学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道佛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对佛道二教展开了一种与孟子“辟杨墨”相类似的所谓“辟佛老”的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然而也正是这个智慧成果,其在成功地回应佛老而使儒学重新走上正统地位。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果实,也是春秋战国和汉代这一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体系的完善过程。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信仰出现危机感,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儒家强调人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佛家强调解脱。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侧重于人世间的事。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2.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①“程朱理学”说法的由来: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至南宋时,朱熹为集大成者,统称为“程朱理学”。②理学产生的条件: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注意力于集中于如何防范文武重臣的篡夺之祸,消除地方潜在的割据势力对于民间文化发展未予以更多的干预;宋朝很少有人因为议论而获重罪,因此宋代的士大夫群体有很高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因科举走入仕途的知识分子,对经典文本不断探讨、寻求终极的、总体的根本解释。理学由此而生。③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什么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它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要通过“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通;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参考二程学说,将四书五经编辑成《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奠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④理学的社会影响:南宋末年,朱熹的学说逐渐成为思想的主流。元朝时,理学被确定为官学。到明代,理学则成为统治者的思想武器。 (2)陆王心学:①陆九渊及其思想:陆九渊,南宋理学大师。提出“心即理”之说。他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主张“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以此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他还认为,人们要了解、认识客观事物,只要悟得本心就可以了,甚至连书都不必多读。于是提出“六经皆我注脚”的说法。为了维护封建的伦理道德,陆九渊号召人们“存心”而“去欲”,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与朱熹格物致知有分歧,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根据的,反对人民为改善受压迫的处境去同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②王守仁及其思想: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理学大师。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即本心和良知即是理,天理本在人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需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强调加强自我修养,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背景如下:

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道佛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产物(当时佛教已经大致完成融合儒道的进程)。

儒家思想汲取道家、玄学、道教、佛教的有益内容,并注入哲学因素,囊括天人关系的形成的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思想体系。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果实,也是春秋战国和汉代这一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体系的完善过程。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

宋明理学的特点

1、思辨化的儒学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道家、玄学甚至是道教和佛学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例如被列于 “六经之首”而最具形上学性质的《周易》的道器观,孔子的“仁”学,《孟子》与《中庸》对于“性”与“天”的问题的探讨。

理学家们吸收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形上学本体论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2、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 

综观宋明理学,心学一派对于伦理道德以外的事物并无兴趣,理学一派由于“格物穷理”的理论指导,对于万物之理的认识仿佛也有超出伦理道德狭隘范围的趋势,然而其理论目的仍然指归于对儒家伦理的必然性、普遍性和绝对性的把握。

所以,无论是理学的宇宙论、本体论或知识论,都不能简单地与西方哲学相比附,其思维的对象不是自然与万物,而是伦理与道德,其理论的旨趣不在于人类理智对于自然对象以及人类理智自身的把握,而是人类对于社会伦理价值与规范的正当性的认识和对于主体道德的个体自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明理学



背景:

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南北朝时期佛教徒提出佛为正,儒道为邪教,三教归佛,又称“三教合一,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以道为主的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

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道佛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产物(当时佛教已经大致完成融合儒道的进程)。

儒家思想汲取道家、玄学、道教、佛教的有益内容,并注入哲学因素,囊括天人关系的形成的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思想体系。

扩展资料:

宋明理学的影响

消极:理学被曲解之后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

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调节,发愤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

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

(一)思辨化的儒学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因其所具有的三世因果的彼岸性深深吸引了儒学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佛教与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发展。宋代的理学家们认识到,儒学之所以会受到来自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儒学本身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于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表现出一种想要摈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的气势,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一是外来的影响、一是内在的变化。
1、外来的影响
无形中受到「佛」、「道」的影响。尤其是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之道影响最为大。儒家思想一向以现实社会的伦理纲常为主,论者遂以为缺乏哲学上的推理系统,难以满足好学深思之士进一步探究的欲求。因此唐代儒学虽为政府倡导,实际影响却远不及佛学深远。宋初学者戒五代之混乱,为挽回世道人心,重新提倡儒学,并为能与佛学相抗衡,特别著意於儒家思想的「形上学」体系的建立,同时亦吸收「道教」中关於宇宙的本体的概念,作为建构理学「宇宙论」、「本体论」的重要部份。但是理学家著述立法的目的,在於救世济民,寻求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和人生,故此仍以伦理为主。故儒、道、佛三种思想揉合的结果,乃产生「理学」。
2、内在的变化
儒家本身的思想变化。儒学自两汉以迄隋唐,已由孔、孟、荀的儒家之学变为经学。而且所谓经学,从西汉、东汉到唐代,亦已由注重「微言大义」的今文学经,一变而为专重训诂考据的古文经学。又由笺注经传的「注」,再变为「注」作「注」的「疏」了,致力於文字训诂名物,考据章句分析,已有偏重书本研究之嫌,去孔、孟、荀「尊德性」、「论政治」的学风日远。而且经生喜欢自夸博学,笺注日趋繁锁,而唐人作疏,例不破注,即注有纰漏,亦必曲说以为弥补。这种繁屑的讲疏,有遗孔孟遗意,忽略先哲经传中所含义理的讨究,舍本遂末,正是经学末流之弊。到韩愈、李翱的作「原道」、「复性」,儒家思想开始转向一新的路向。韩愈的「原道」指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脉相承,并感慨地说:「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真传焉!」从此孟子的地位提高,《孟子》一书亦得与《论语》并列。同时「原道」又引《大学》:「明明德」、「正心诚意」之说,表而出之。李翱之「复性书」三篇:上篇论性、情及圣人。中篇论修本成圣之法。下篇论人必须修养,其思想备受佛学的影响,为儒家学说开创一条新途径,更走向「经学」的境界。

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信仰出现危机感,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儒家强调人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佛家强调解脱.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侧重于人世间的事.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
儒释道三教都讲心性而心性明理,明理而通体。因体起用,本理则国固。又要回到诠释学对象的“范式”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认为,范式是学说的坐标,是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科学体系、运用科学思想的坐标、参照系与基本方式,科学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科学范式后面是哲学范式。哲学范式与科学范式:前者制约后者,...

冰心写作背景是什么
冰心写作背景是什么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 恽绍晖h2 2020-05-02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34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冰心,原名谢婉莹,她旅居国外写作时,取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据说淮安历史上名人众多,每一代人就出一个大人物。后来被朝廷中一人破...
总结伤寒与温病治疗理论,考察叶桂治温实践,历经10年,“进与病谋,退与心谋”,提出以明理为要,创三焦理论,奠定了温病学说。乾隆五十八年(1793)京都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治疗不当而死亡,吴鞠通利用叶天士之法奋力抢救,抢救了数十病人,名声大振。吴氏的《温病条辨》与汉代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

张学良长女:通晓七国语言,直言要嫁就嫁布衣,今106岁仍健在
转眼探视时间就要结束了,在门外特务不断催促时, 张学良才想起来,自己的女婿陶鹏飞也在一旁。 原来张闾瑛身旁,这位和她一同探视父亲的先生,正是她的丈夫陶鹏飞。 而这样一位大家闺秀的丈夫究竟是何许人也呢?为何张闾瑛拒绝了一众豪门之子,最后选择与毫无背景的他结为连理? 其实,两人的缘分开始于二战期间的伦敦.....

风水学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国风水学源远流长,自古就有卜吉地而葬的传统.到晋郭璞写了葬经之后,风水学更是从其他五行术数学中脱离开来,形成了一门单独的学说.影响力也日趋广大.到唐杨筠松更是把这门学问带入了民间,使风水学在民间落地开花. 风水学向民间扩散的过程,也是其持续扩大影响的过程.有越来越多的高级知识分子参与...

《劝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学习的意义:《劝学》第一段讲了学习的意义,是在于提升自己,学习不可以停止的。2、学习的作用:《劝学》第二段讲了在于弥补不足,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3、学习的方法:《劝学》第三段学习的方法在于积累经常专一。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

马克思当时信奉什么教
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对犹太人和犹太教做出了这样的分析:“犹太教的世俗基础是什么呢?实际需要,自私自利。犹太人的世俗偶像是什么呢?做生意。他们的世俗上帝是什么呢?金钱。”“钱是以色列人的妒嫉之神;在他面前,一切神都要退位。…… 犹太人的神成了世俗的神,世界的神。……犹太人空想的...

求小论文一篇 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做经济学分析
作为一种病态(Unhealth)经济现象,腐败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特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腐败产生的经济学根源进行了分析:腐败主体(腐败者)自身分析;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腐败的经济原因;体制转换时期法制建设滞后,权力制衡约束力量软化,缺乏独立监督体系。腐败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改革政策执行、实施,严重恶化经济环境,...

咩野叫『知识份子』?
公共知识分子是近年在中国大陆推出的一个概念,其标准为: 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 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 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咩野叫『知识份子』? 由于一般人的知识水准普遍提高,由于知识发展的专业化,专技化和尖端化,当今什么样的人算是传统意义的知识份子,不再是一个显而...

好的名言警句及其出现的背景和含义 快快快!!
好的名言警句及其出现的背景和含义 快快快!! 写名言。写这句名言时的背景含义关键是创作背景或出处!!!... 写名言。写这句名言时的背景含义关键是创作背景或出处!!! 展开 4个回答 #热议# 你觉得同居会更容易让感情变淡吗? zmy98 2010-04-16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63...

开远市19457831241: 宋明理学中的“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钟购盐酸:[答案] 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信仰出现危机感,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儒家强调人世,根...

开远市19457831241: 宋理学的背景 -
钟购盐酸:[答案]宋代理学之起源 从唐末五代之乱以来,道德沦亡,廉耻尽失.宋代士子为振衰起敝,从学问修养上挽救人心社会,加之当时国家的统一,君主的提倡,与书籍流传之盛,而大开讲学之风,促成理学的发达. 宋代理学的起源有两个思想的背景:一是外...

开远市19457831241: 理学为什么会出现在宋朝?请详细叙述,谢谢. -
钟购盐酸: 宋明理学的背景: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儒学无法控制人心.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出现危机.3:三教合一之风盛行三教合一的具体情况: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信仰出现危机感,...

开远市19457831241: 理学在宋代兴盛的背景是什么 -
钟购盐酸: 宋代道教在真宗和徽宗时期最为兴盛.道教思想对宋代理学的影响. 一、宋王朝在外族入侵的威胁下,尊奉道教带有抵御外族的意图,利用神权巩固它的统治地位. 宋真宗时崇道的概况,如:真宗自言梦见神人,降授天书,改元为 “大中祥符...

开远市19457831241: 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钟购盐酸: 选D 历史课本上说的.... 囧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佛教传入道教兴起 三教合一的调和之风兴盛 儒家学者思考探索 吸收佛道哲学 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 又要把这些思考同传统儒家对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 慢慢形成理学啦 还是那句话:历史课本上说的 学术方面各种之一都有啦 如果你做历史选择题的话 还是信课本吧 - -!

开远市19457831241: 宋元的思想文化中的宋明理学,(背景,经济条件,政治因素,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概念,思想来源,思想特征 -
钟购盐酸: 评价 消极:以三常五纲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

开远市19457831241: 理学影响到下层社会是怎样一个过程?
钟购盐酸: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 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

开远市19457831241: 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的小专题整理 -
钟购盐酸: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 “罢...

开远市19457831241: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
钟购盐酸:[答案]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 第3课 宋明理学 【基础解读】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