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意思是

作者&投稿:邸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是什么意思?~

意思: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出自:东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
原文选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释义: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扩展资料
文章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于是,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
作者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
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意思是: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出处:《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
原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扩展资料
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近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
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
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兰亭集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本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醒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全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



意思是: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出自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选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译文: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文章主旨:

《兰亭集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此为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上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

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

接着由“欣于其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忧,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

最后引用孔子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亭集序



原文: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翻译: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

《兰亭集序》

得到好东西,要么占为己有,慢慢领悟其中绝秒
或是顺便寄托自己的情感,放弃此宝物,自己变的潇洒、奔放。
这解释你绝对没听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
意思是: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出处:《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 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意思是
原文: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翻译: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兰亭集序》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翻译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翻译为: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这句话出自魏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原文选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
【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是是么意思???
“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原文: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翻译: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 或”...

"悟言一室"是什么意思?
在室内面对面地交谈。出自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译文: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是是么意思
语出王羲之《兰亭集序》。意思是: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夫”,引起下文的助词,不译。“之”,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 或”,有的人。“诸”为合声词...

兰亭集序中写出文人雅士饮酒赋诗唱旭怀抱的释义人生得诗句是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

请问《兰亭集序》中“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中是“悟”还是“晤...
其实,《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两词兼收,解“悟言”为:“同‘晤言’。相对而谈。”《语文》(2003年人教版):“悟言一室之内。”《语文》(2000年人教版):“晤言一室之内。”此外用“晤言”的还有中华书局《古文观止》(1959年),岳麓书社《言文对照古文观止》(1988年)等...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的“悟”什么意思
通假字 通会晤的 晤 会晤交谈的意思 整段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3854873215: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
雪残一泰:[答案]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3854873215: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翻译 -
雪残一泰:[答案]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3854873215: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文言文翻译 -
雪残一泰:[答案]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3854873215: 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__________ - 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或取诸怀抱,悟... -
雪残一泰:[答案] (1)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的生活. (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枉造的.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3854873215: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是什么意思 -
雪残一泰: 是《兰亭集序》里的一句话意思是人与人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3854873215: 阅读《兰亭集序》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 -
雪残一泰:[答案]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1:(C项“因”应译为依,随着) 小题2:(这句的正确翻译应该是: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小题3:(“以旷达的语言作结”有误,应该说格调比较低沉)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3854873215: 《兰亭集序》(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的下联是什么 -
雪残一泰:[答案] 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 所以游目骋(che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3854873215: “悟言一室”是什么意思?
雪残一泰: 释义: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出处】:“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兰亭集序?魏晋·?王羲之...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3854873215: 放浪形骸之外下一句是什么 -
雪残一泰:[答案] 《兰亭集序》中的句子: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3854873215: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 -
雪残一泰:[答案] 这句话出自《五柳先生传》,“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这里的“或”是指有的人. 就像《兰亭集序》里的“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里的“或”也是指“有的人”. 翻译: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