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的“父母无恩论”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同意父母无恩论?

作者&投稿:策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很简单。所谓的恩,是生育以及养育之恩。

生育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并不是孩子自己选择被生出来的,既然是自主选择,就要自己承担责任。既然当初生育是心甘情愿的,没有任何人逼迫你,为什么要去逼迫孩子?

至于养育之恩,那是他们的义务,你生了不养?那是违法违背道德。并且你养育孩子以后,孩子长大也会去赡养你。小时父母养你,老时孩子赡养你。已经扯平了,何来的恩?

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应该说的是,感情,亲情,陪伴,而不是恩情。这才是平等。父母和孩子之间谈恩情,不觉得很生疏吗?

谈恩情,就是把孩子放在父母之下,施以重压。而这种被恩情的孩子,他们始终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心理也会产生问题。

我知道有的父母会告诉孩子,“我一辈子都是为了你”“你必须怎么样怎么样才对得起我”“我本来可以怎么样过的很好,但都是为了你才不能怎么样”,你以为这样在压力之下的孩子,可以过的很好,心理很 健康 ?

是孔融的反奸计,曹操抓了他父母,他怕父母受他连累,故意说与父母感情淡,以解父母之危。

公元208年曹操以孔融不忠、不孝、大逆不道的罪名弃市,并诛其家。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卿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

但是明面上公布的却未必是真实的。孔融所说的父母无恩论,当初孔融对祢衡说的,然后由祢衡传出来。祢衡在公元198年就死了,都死十年了,所以这是无头公案,死无对证。没有人证物证,唯一的人证祢衡都已经死了十年。据史书记载孔融的为人,我这话认为根本不会他说的。孔融十三岁时,父亲去世,悲痛过度,要人扶了才能站起来,州里称赞他的孝行。 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

曹操要杀孔融,完全是因为其 乱群 。即惑乱人心,就是跟曹操唱反调。在曹操攻下邺城,袁绍家的妇人女子多被掳掠。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一定的呢。” (孔)融乃与(曹)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当曹操远征乌桓,孔融对其讲以前肃慎(游牧民族)不进贡木苦矢,丁零(游牧民族)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 后(曹)操讨乌桓,又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 当时北方因饥荒战乱 曹操为节约粮食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自古有因女人而亡国,怎么不禁女人。


孔融这些行为,不会受到当政者的喜欢。东吴、蜀汉都有孔融这样的人。东吴的孔融—虞翻。孙权拿着剑要砍虞翻: 曹孟德尚且杀孔文举,我怎么就杀不得虞翻? 说明在孙权眼里,虞翻就是东吴的孔融。 虞翻是江东会稽人,也是大家族。江东士人,天下名士。经常跟孔融有书信往来。蜀汉的孔融—来敏。诸葛亮讲: 来敏乱群,甚于孔文举。 在诸葛亮眼里,来敏就是蜀汉的孔融。

虞翻也是让孙权所讨厌,他在东吴干的那些事跟孔融很相拟。1孙权跟俘虏于禁并马而行(古代尊者在前),本来是做秀给人看的。虞翻大骂于禁,你一俘虏怎么敢跟主公并马而行。想要拿鞭打于禁,让孙权阻止了。2孙权宴请众臣跟于禁,于禁听到音乐就流泪了。虞翻再次大骂你是要装可怜吗?孙权非常不高兴。3孙权当吴王后,宴请众人。喝的差不多时,孙权亲自为众人倒酒。领导倒酒,下属肯定赶忙拿杯去接。但虞翻没有,反而醉躺在地上。孙权以为他醉了就回到坐位上了,可虞翻马上没事似的从地上起来坐着。气得孙权拿着剑要杀了虞翻,农业部长刘基抱着孙权讲:大王酒后杀名士,就算他有罪又有谁知道。孙权讲:曹孟德尚且杀孔文举,我怎么就杀不得虞翻?刘基讲:就是因为曹操杀了才落下骂名呀。孙权稍微清醒了,并规定酒后言杀不算数。4虞翻数次跟糜芳相遇大骂:丢了忠信怎么辅君王,献了两城怎敢称将军。后来坐车经过糜芳营门,关闭了。又骂:当年你守江陵就应该关着,但你却开了。现在应该开着却关着。这样的话魏蜀吴三国君主听了都不会高兴,如曹操的郭嘉是弃袁绍投曹操的。

孔融就是在蜀汉东吴也是不受待见的人。但相比蜀汉东吴的处理要比曹魏要轻的。曹魏:处死,家人连坐。东吴:流放。蜀汉:免官(后又任用,再免)

我早就有这方面的看法!我还以为是我性格叛逆,才有如此思想。没想,中国古代早就有这方面的论述!

孩子,只是父母性冲动,或为日后个人养老送终而制作的产物。从来没有那一个孩子,是自己申请来到这个世界!那种所谓父母的生育恩,养育恩,是中国这个几千年封建国家沉积下来的糟粕。作为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应有责任养育好孩子,引领他们成长为一个能独立生活的人。而不是,天天把生你养你作为标榜自己伟大功绩一样,挂在嘴边!那是不经一驳的笑话!当然,孝敬父母,只是儿女应尽的本份,这是两码事!

孔融提出的“父母无恩论”包括:

古人处于农业 社会 , 社会 生产力低下,父母生育孩子,孩子长大后养育年迈的父母,有利于维护 社会 稳定,传统文化都在宣扬孝道,从小教育孩子,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子女长大后要报父母恩,对父母尽孝,给父母养老送终,为父母守孝。

现代人已经进入工业 社会 , 社会 生产力大大提高, 社会 保障体系完善,人们可以依靠 社会 保障体系防老防病,不再过度依靠“养儿防老,养儿防病”,我们的文化很少宣扬孝道,更多的是宣传法制,宣传父母有养育孩子的责任,宣传孩子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在法制 社会 里,人与人讲的是责任和义务。

有些人是不是脑残了,父母的恩情都能说成无恩论,那只有钱对你有恩?我看这是对五千年 历史 优秀的东没记,也没好好理解现在有些人读 历史 书一知半解就开始发文,这不是传承,,,,,,,,。

母亲十月怀胎 苦难 父亲赚钱成家养家 累死累活 父母有生育之恩 当家才知油盐贵 父母有养育之恩

这个问题无需回答,等他自己做了父母就找到答案了。

儒家思想以血亲为纽带,缔造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社会 伦理体系,本来孔子创立这套思想是为了改良当时的 社会 ,可是后人把孔子的思想一改再改,变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了从属关系,也就有了施恩与受恩。

之所以有这种误解,是因为孩子是父母生出来的,很多人就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产,但依现代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孩子是父母DNA的延续,而且还只是一半。

我想,孔子老人家强调的也是传承不是从属吧!

所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天然的血亲关系,由原始的爱的力量来维系,本身就不存在什么恩情。

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我始终认为我的父母于我是有恩,我认为他们对我恩深似海。




孔融的父母于子无恩论出自哪里?
“父母于子女无恩论”是孔融在晚年提出来的,在史料上有明确的记载。《后汉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孔融曾与好友祢衡议论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父亲对于儿子,有什么亲情可言,论其生子的本意,不...

孔融的“父母无恩论”是什么?为何会有人同意这个说法?
“父母无恩论”这句话是为了反驳传统的孝道,在古代传统的孝道指的是,父母只要把子女生下来,这就对子女具有了恩惠,子女就必须得报恩。而父母无恩论,这指的是父母生育子女,这只是人类繁衍的本能,而父母抚养子女则是自己的义务责任,因为是父母选择把子女带到这个世上的,并不是孩子选择...

孔融让梨都听说过,为何说“父母于子女无恩论”?
这就是孔融所说的“父母于子女无恩论”,孔融认为,父母对于子女实则没有恩惠,他们养育子女这件事,于父亲而言只是一时的情欲,而孩子对于母亲而言就像东西放在瓦罐里再取出来。因为孔融的这一违背常规的论述,让曹操直接给他安上了一个不孝的罪名。可实际上孔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论述,是源...

孔融的"父母无恩论"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同意父母无恩论?
“父母无恩论”近些年很多人在不断提起,此处的恩特指生育之恩。传统的孝道指的是,父母只要把子女生下来,就对子女具有了恩惠,子女就必须报恩。“父母无恩论”意指父母生育子女只是人类繁育的本能,父母抚养子女则是自己的义务,是自己的责任,因为是父母选择把子女带到这世上的。“父母无恩论”最早...

孔融为什么会提出“父母于子女无恩论”?
孔子的论孝言论比比皆是,那么为什么他的后人,孔融却偏偏提出了“父母与子女无恩论”呢?其实早先孔融并无这般论点,而这个理论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在他的人生后期了,《后汉书》言:“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这句话什么意思...

孔融长大后为何会成为提出“父母无恩论”的不孝子?
所以信直口快的孔融直接说出了“父母无恩”的话,原话大致意思是:父亲对孩子没有恩情,因为他的本意是为了欲望;母亲对孩子也没有恩情,就像是用瓶子寄出去了东西,寄出去了就毫无瓜葛了。这样的话本是想倡导拒绝“愚孝”,不要把所谓的父母的恩情看得比人命都重。不过,当时...

孔融以让梨出名,为何长大却宣扬“父母无恩论”?
孔融宣扬父母无恩论是因为他长大了,他成为了一名父亲,他站在父母的角色来考虑问题,认为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恩情。最重要的还是他认为身为父母不要道德绑架孩子,但是因为曹操和他有仇,所以故意曲解他话中意思,最终甚至还以不孝治了孔融的罪过。孔融从小就知道让梨,这样的一个人也没有...

孔融作为儒家后人为什么会提出“父母于子女无恩论”?
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个谦卑的孔融在数十年之后,提出了可谓“大逆不道”的言论,就是题目中所提到的“父母于子女无恩论”。而孔融也就是由于他的此番言论引起了曹操的愤怒,惨遭杀头,无法安度晚年。这句话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原文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

孔融以让梨出名,为何长大却宣扬“父母无恩论”?
因为当时孔融已为人父,他提出“父母无恩论”并无不妥,他是想表达作为父母,无意间将孩子带到人世间,孩子不必感恩父母,父母也会尽心尽力供养孩子,这才是孔融的本意。但是这句话却被有心之人,也就是曹操利用,成为曹操诛杀孔融的借口。孔融是孔子的后人,在东汉时期颇受人们追崇。更...

孔融的父母与子女无恩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孔融原话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

西峰区18597692070: 孔融弑母是否真实,孔融说父母是容器原话
年郭牛黄: “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是我们小的时候都曾听过的.孔融是东... 孔融向来生性洒脱,不拘泥于礼教条例.孔融曾提出过“父母无恩论”,就是说父母...

西峰区18597692070: 孔融的父母是怎么死的 -
年郭牛黄: 孔融出名是因为让梨,大家都说他仁孝.但是孔融是我国最早提出“父母与子女无恩论”的人,他最反对的就是人要重孝.曹操一直想杀他,但是由于他威望高而不敢,后来就是因为他的这一个观点给曹操一个借口,说他大逆不道.但是这个人还是挺孝顺的,他父母都是自然死亡

西峰区18597692070: 孔融以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那段言论 -
年郭牛黄: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西峰区18597692070: 孔融三岁让梨,可是他年纪大了 怎么提出父母无恩论了?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他的后来怎样? -
年郭牛黄: 世上无绝对的好人,无绝对坏人,人的行为及想法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西峰区18597692070: 父母无恩论,你是否赞成,为什么? -
年郭牛黄: 完全赞成,父母无恩论说的是父母生出你就跟生物繁衍后代一样不存在恩,并不是你想出生在这个残酷的世界而是你父母爱情的副产物,至于该不该孝顺应该取决于生下来以后他们怎么对你

西峰区18597692070: 孔融的不孝是真的吗 -
年郭牛黄: 是真的, 孔融成人后对父母并不很好,而且在汉末还成了个大军阀,世称孔北海(北海相)

西峰区18597692070: 孔融为什么会被曹操杀了? -
年郭牛黄: 曹操以孔融不孝的罪名把他杀了 孔融的观点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就像容器和里面装的东西一样,分开就没有什么关系 而父亲则是想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才生了孩子,所以,如果只有一样事物,如果父亲不好,就把食物给对自己好的人. 而曹操本来就看孔融不顺眼,所以就借这个不孝之名把孔融杀了 具体可以去查查资料

西峰区18597692070: 不孝敬父母是道德问题还是人格问题 -
年郭牛黄: 一下为个人观点:道德问题,甚至我认为不应该是法律问题,不应该强制把养老的问题抛给孩子,这是国家应该解决的社会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建安七子中的孔融就首先提出了:父母与子女无恩论. 说的是,孕妇怀孕 就好比东西装在容器里,到时候瓜熟落地,一起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如果谈恩情就庸俗了.包括 钱钟书先生,胡适先生,现代的李敖先生都支持此观点而人格问题更是 无从谈起一个人不孝敬父母就说他人格分裂?当然我承认 可能存在这样的特例但是不能以偏概全

西峰区18597692070: 孔融是孝子么? -
年郭牛黄: 是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