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长大后为何会成为提出“父母无恩论”的不孝子?

作者&投稿:迟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融让梨的故事人尽皆知,为何曹操却说孔融不孝?~


孔融是三国时期大儒,小时候“孔融让梨”的故事人尽皆知,但因为其主张“父母无恩论”而被曹操认定其不孝,借机所杀。
中国古代推崇忠、孝美德。因此,在汉朝就有了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叫做“察举制”,只要被举荐之人特别孝顺,那么不管他有没有治世的能力,都可以被推举成为“孝廉”到朝中做官。
孔融是孔圣人的第二十世孙,在其十三岁时,父亲孔宙去世,他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因而被世人称赞其孝行。

孔融长大后,自负才气秉性,立志挽天下于危难,但因其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在治理国家方面,没有什么大的成就。
汉献帝即位后,先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后兼领青州刺史。在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后,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
他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因此,经常触怒执政者曹操。他曾经上奏朝廷,认为应当遵照古时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诸侯。曹操怀疑他知晓其心思,所以更加怕他。然而,当时孔融名重天下,曹操只好表面上装着容忍他,暗中却在想方设法的处死他。

终于,在听说孔融与他人解说“父母与子无恩论”后,曹操指使属下官员,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将孔融处死,并诛三族。
孔融作为当时的名士,建安七子之首,一言一行足以影响舆论走向。
曹操即便宰相肚里能撑船,但也经不起孔融三番五次的无礼挑衅,加之政治立场愈加对立,曹操忍无可忍那就无需再忍。以“违反天道,败伦乱礼”等诸多罪名诛杀孔融,只不过是表面的借口而已。

“父母于子女无恩论”是孔融在晚年提出来的,在史料上有明确的记载。
《后汉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孔融曾与好友祢衡议论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父亲对于儿子,有什么亲情可言,论其生子的本意,不过是一时情动的结果。母亲对于儿子,又做了什么呢,就像东西存放在瓦罐里,东西出来了,与瓦罐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扩展资料

“父母无恩论”这句话是为了反驳传统的孝道,在古代传统的孝道指的是,父母只要把子女生下来,这就对子女具有了恩惠,子女就必须得报恩。
而父母无恩论,这指的是父母生育子女,这只是人类繁衍的本能,而父母抚养子女则是自己的义务责任,因为是父母选择把子女带到这个世上的,并不是孩子选择的。
“父母无恩论”这句话的原话是“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翼为?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意思就是说因为父母动情所以才会有了子女,而孩子在母亲的肚子里面就像是在瓶子中一样,直到瓜熟蒂落,孩子也就出来了。因为孔融说的这些话,放在古代实在是太过于惊世骇俗了,这样的言论即使放在现代都还会有争议,更何况在那时候。

说到“孔融让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四岁的小孔融就知道将大个的梨子让给兄长吃,自己只选择了小的。这也让后人赞扬,并借此教育子女要懂得谦让,要“兄道友,弟道恭”,兄弟和睦,家庭幸福。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如此懂事的孔融,却在长大后提出了“父母无恩”的不孝言论,而后被曹操杀害。

可实际上,孔融并不是忘记了父母恩情,并不是不孝顺,只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实在复杂特殊。当时奉行《二十四孝》,以此来宣扬孝道,本是好事。但是其中所推崇的故事并不那么美好。就拿“郭巨埋儿奉母”来说,家境贫寒无法同时赡养母亲和孩子,所以为了孝顺母亲,郭巨和妻子一起挖坑填埋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在挖坑时,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所以让他挖出来一坛金子,然后同时保住了母亲和孩子。听起来是个完美结局,但是细思极恐。为了所谓孝道就要杀害自己活生生的孩子,用一条生命去换取另一条,真的值得推崇吗?

孔融就认为这不是孝顺,这是“愚孝”,是不值得推广的恶劣行为。所以信直口快的孔融直接说出了“父母无恩”的话,原话大致意思是:父亲对孩子没有恩情,因为他的本意是为了欲望;母亲对孩子也没有恩情,就像是用瓶子寄出去了东西,寄出去了就毫无瓜葛了。这样的话本是想倡导拒绝“愚孝”,不要把所谓的父母的恩情看得比人命都重。

不过,当时直率的孔融还因为经常说一些心里话而得罪了曹操。这句话一出,就相当于给了曹操把柄。在那个时代,这种话不联系背景和前后语境,单拿出来就是明显的大逆不道。于是,曹操用这个为借口,处死了孔融。还留下了骂名。



孔融的"父母无恩论"指的是父母选择把子女生下来,他们就负有抚养子女长大成人的义务,生育乃是常事,并不值得特意赞扬。其实这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也是符合生物学发展规律,只是古代伦理纲常讲究"百善孝为先",所以孔融才成为了"不孝子"。

因为孔融提出的概念是反对愚孝,而不是不孝顺,每个人都有自己孝心展示的方法,但是不能去迂腐的孝顺,这是孔融要提出的观点。

因为孔融长大以后周游世界,他的思想发生了改变,认为父母之所以生下子女是出于情欲,所以提出“父母无恩论”的不孝子。


在生活中,成长到底是会使人变得冷漠还是温柔?
我个人认为,人,不是越来越冷漠,是因为你越来越长大了,越来越见多识广了,越来越成熟了!不再是那个为一根雪糕,一张毛票感动流涕的懵懂少年了。长大了,也懂得多了,很多事物在心里也就形成了一种格式,心思也不会轻易被左右。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相较之下,大意如此吧!所以,见多...

曾经的天才孩子为何现在会成为父母的累赘呢?
我们都记得王安石的那篇著名文章《伤仲永》,仲永在小时候天资卓越被誉为神童,但是其父母以此为傲,到处炫耀,不让仲永继续学习深造,最后落得一个“泯然众人”的遗憾结局。其实在当今社会,也有这样的天才孩童,他们在幼时就表现出来比同龄人优秀的一面,然而长大后不仅没有成为国家的栋梁人才...

如果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
对于家长们而言,总觉得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对于孩子所提的要求都尽力的满足,但是过于溺爱孩子,对于孩子本身并不是一件好事。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提的要求身为父母的你们或许可以满足,但是等他长大之后有时提出一些你们无法满足的要求的时候,一旦身为父母的你们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很有可能会做出...

孩子长大后成为富人的早期迹象有哪些?
如果你一开始是一个聪明而有抱负的年轻人,有一天你可能会成为一名医生。一名医生的收入可以达到六位数,这足以让他们跻身中上层阶级。有些医生雄心勃勃,财力雄厚,能充分利用自己处于社会底层的优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们从事的是像外科医生这样的高薪专业。但是,如果你继承了几百...

如果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
今天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那么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但是假设设定的前提几乎不太成立。就像一个例子,有人问一位法师,加入所有人都出家了,这社会不就完了吗?法师问他,你肯不肯出家。那人说不肯。法师说,你都不肯,怎么可能...

都说大学生要多读书,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其次,上大学以后你就会面临就业,或是继续考研,而这两种结果都是需要你努力读书的,如果你要是就业的话,你就应该多学习一些,读一些关于专业课的书籍,或是你想就业哪个职位的,关于这个职位你要进行学习,来提升自己,这样在面试或就业当中,你就会有很大可能被选中,成为有工作,转正,并且还会高升的...

为什么越长大越孤单?
3、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因害怕受伤,把心离对方越来越远,把真正的想法埋藏地越来越深。又渴望他人对自己付出真心,为自己说出所思所想。若希望与对方交流,则去以心换心。若觉得众人无法理解你,那就享受孤独,以此激励你的成长,成为更好的人。4、长大后,学会了克制欲望,压抑自己的欲望,追求...

为什么一些孩子长大以后,会恨父母?
从来不会问孩子到底为什么这么做。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敏感脆弱,在长大后接受了教育发现自己融入不到集体中时就会回忆小时候的经历,当明白自己不合群的原因是出自原生家庭后就会开始恨父母。二、孩子被过度溺爱导致一事无成,这时孩子就会将自己的不成功怪到父母的身上。除了上面说的凶神恶煞的父母...

不想孩子成为软柿子,长大后老是吃亏,请不要做这几种父母
文|西红柿妈妈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小宝贝,是家庭的希望,是被家长宠爱的对象。但是孩子长大以后,都要走出家庭,进入 社会 生活中。孩子的集体,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都像一个“小 社会 ”。孩子们在进入集体生活,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孩子在进入集体后,很自然就成为孩子们的“领导者”。而有的...

童年时不被大家爱的女孩,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
听了以后,我真的太扎心太难过了,我不了解她的原生家庭到底给了她什么,可我知道,这一定会是她一辈子难以跨越的鸿沟。而这,也就是万千个童年时不被爱的孩子的缩影。那些童年时不被爱的女孩,长大后都怎样了?她们不敢表达爱,不敢显露恨,她们自卑却也渴望被爱,她们一副大女人的样子,其实心里...

盐湖区17617595599: 孔融弑母是否真实,孔融说父母是容器原话
征莉复方: “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是我们小的时候都曾听过的.孔融是东... 孔融向来生性洒脱,不拘泥于礼教条例.孔融曾提出过“父母无恩论”,就是说父母...

盐湖区17617595599: 孔融的父母是怎么死的 -
征莉复方: 孔融出名是因为让梨,大家都说他仁孝.但是孔融是我国最早提出“父母与子女无恩论”的人,他最反对的就是人要重孝.曹操一直想杀他,但是由于他威望高而不敢,后来就是因为他的这一个观点给曹操一个借口,说他大逆不道.但是这个人还是挺孝顺的,他父母都是自然死亡

盐湖区17617595599: 孔融三岁让梨,可是他年纪大了 怎么提出父母无恩论了?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他的后来怎样? -
征莉复方: 世上无绝对的好人,无绝对坏人,人的行为及想法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盐湖区17617595599: 孔融是孝子么? -
征莉复方: 是的

盐湖区17617595599: 孔融长大后为什么把父亲杀了 -
征莉复方: 孔融的父亲不是被孔融杀死的,是病死去世的.孔融杀的是一个在坟墓边哭泣亡父的人,因为他并非真心. 宋代李昉、李穆、徐铉《太平御览`秦子》曰:孔文举为北海相,有遭父丧,哭泣墓侧、色无憔悴,文举杀之." 译文:孔融任北海相时...

盐湖区17617595599: 不孝敬父母是道德问题还是人格问题 -
征莉复方: 一下为个人观点:道德问题,甚至我认为不应该是法律问题,不应该强制把养老的问题抛给孩子,这是国家应该解决的社会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建安七子中的孔融就首先提出了:父母与子女无恩论. 说的是,孕妇怀孕 就好比东西装在容器里,到时候瓜熟落地,一起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如果谈恩情就庸俗了.包括 钱钟书先生,胡适先生,现代的李敖先生都支持此观点而人格问题更是 无从谈起一个人不孝敬父母就说他人格分裂?当然我承认 可能存在这样的特例但是不能以偏概全

盐湖区17617595599: 孔融这样的真君子为何不得善终 -
征莉复方: 性格决定境遇.孔融的性格问题,无疑是导致“孔融之死”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融不但是孔子世孙、天下名士,家世出身、政治背景与立场都与宦官之后的曹操有明显差异,而且他非常坚定的效忠于日趋式微的汉朝天子,成为当权的曹...

盐湖区17617595599: 孔融的聪明表现在哪些方面? -
征莉复方: 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写洛阳李元礼名气很大,寻常人等都无缘登门拜访.这里对李元礼名气之盛的描写,为后文孔融成功地以年仅十岁、无官无名之身成为李元礼的座上宾提供了一个背景和基础. 第二层 写孔融聪明机智地拜访了李元礼,人皆...

盐湖区17617595599: 孔融为什么成为后人典范?
征莉复方: 孔融让梨的故事恐怕没有人不知道,故事中的孔融也因此成了中华民族两千年来教育孩子的典范.那么,历史上真的有孔融这样一个人吗?他到底都做过一些什么事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