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如何理解?

作者&投稿:阚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德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两句的辩证关系~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王弼本释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天下万物都有其时间性依据,即有一个开始,这个开始就是“有”,也称为“原”.一切时间性依据都有其空间性依据-----宇宙之“本”,也称为“无”.《尸子》中说: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文子-自然》中说这是老子说的.谁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古人已经有了宇宙大本这一认识.
《墨子》中有三表法,是用来讨论语言的,即言必有三表,本之者,原之者,用之者.本原依据不仅仅只是在语言中必须予以强调,天下万事万物中都必须予以强调.它是人们分析事物的逻辑起点,也是知识构建的依据.
老子与墨子的分析方法其实都取之于易.易学中的四象概念,就是一个直角坐标系概念.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吕氏春秋》中也说: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说文解字注》:仪者,度也.《古微书》:“上经象天,下经计历.”这种坐标定位方法,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与应用了.其经象天,其纬计历.以考察万事万物的存在的历史性与宇宙论依据.易学可以说是诸子学说的历史性依据,也是宇宙论依据.
万事万物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现象,客观现象都有其时间性的开始,也有其时间性的终结.换句话说,“有”的存在是有其时间性的.而“无”是时间性的“有”的全集,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无”是一个抽象的,依赖于“有”而间接存在的“存在”.比如时间,系统,能量,意识等等,这些都是形上之“无”的意义的延伸.“有”是“无”的存在基础,“无”是“有”的变化条件.没有“有”,“无”将无处依附,没有“无”,“有”将无从变化.二者是对立统一,互根互动的.
王弼说:圣人体‘无’,‘无’又不可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前面这句是针对子贡的‘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所说的.这当然是为了维护儒家正统),又如解释《易经-系辞》中说‘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王弼对“有无”的理解是合符老子的原意的.传统文化之“无”与后来佛教东传之“空无”是有很大区别的,混淆两者的概念,也就必然有了诸如“空无之义难检”,“以虚为主,偏立一家之辞”之类的批判了.
本,原,用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坐标原点为用,其纬代表时间性存在,其经代表空间性存在.是普遍适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比如语言世界,思想世界与客观世界,三者也是这样一个关系.当然直角坐标系不仅仅只是这些用处,也不仅仅只是在古代才有其应用价值.
如果弄懂易学到底说的什么,对于诸子学说中的一些疑难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如果能将诸子学说弄懂,解易也将不再是难事了.弄懂这些依据,无论是以新释旧,还是以旧御新,其作用与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老子》以道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认为万物都产生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天下的万物最初都是没有的,但是从没有中基于某些机缘(《老子》谓之道)而产生了最初的一个有,而后慢慢繁衍,才有了浩繁的万物。仅供参考

[原文]

反者道之动①,弱者②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③,有生于无④。

[译文]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注释]

1、反者:循环往复。一说意为相反,对立面。

2、弱者:柔弱、渺小。

3、有:这里指道的有形质,与一章中“有名万物之母的”的有“相同。但不是有无相生的“有”字。

4、无:与一章中的“无名天地之始”的“无”相同。但不同于“有无相生”的“无”。此处的“无”指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

反者道之动,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

弱者道之用。

柔弱同通,不可穷极。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於无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反者道之动,

复性则静矣,然其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动之所自起也。

弱者道之用。

道无形无声,天下之弱者莫如道,然而天下之至强莫加焉,此其所以能用万物也。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世不知静之为动,弱之为强,故告之以物之所自生者。盖天下之物,闻有以母制子,而未闻有以子制母者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大自然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季节有春夏秋冬的交替,人会生老病死。

但“弱者道之用”告诉我们,这个变化不是一夜之间疾风暴雨的变化,而是缓慢的运行方式。

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那么,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

一个建筑,我们看到的是门、窗、墙、顶,但这些其实是没有用的,能用的还是围出来的空。没有中间的空,大家住哪儿?



世间万物,都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的轮回,都是辩证统一的复杂体,有则无,无则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互通的。

《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以理解为天下万物有的是可以看见的,有的是可以看不见的,但是也不能证明看不见的是不存在。

其实就是蝴蝶效应的意思。任何不存在的东西一旦出现,就会引起很多变化,进而产生更多的东西。


《道德经》我们怎样了解,“天下万物生于有”跟“有生于无”里面的深意...
《道德经》我们怎样了解,“天下万物生于有”跟“有生于无”里面的深意?答:什么叫做“天下万物”呢?大家比较容易了解,就是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包括所有的种族、所有的人类,全部都称为“天下万物”。那这些“天下万物”生于什么?就是前面所讲的“三”、“有”。宇宙无穷...

《道德经》中所说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讲的是比较好的,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你可以理解为任何东西的发展变化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可能是从一个很弱小的生物成长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这就是万物生于有。而这个很弱小的动物可能是从虚无中进化而来的,就好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争论一样。 而上面的虚无并...

道德经十大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无为而无不为。3、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7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8、道之出口...

因缘相聚,乃生万相(天下万物生以有,有生以无),什么意思?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存在,现象。存在,现象,而无常,而生万事万物。有生于无:道生万物。(无即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42)道生太乙,太乙亦太极;太乙生阴阳二仪;阴阳冲气以为和,和气就是皇极,也就是三;和气生万物。

帛书《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朴散为器 大制无割
译文: 完整的道分散则形成万物,圣人通晓这一道理,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准则,所以从根本上治理天下不执着局部的现象,片面的观念。想要以自身的偏好替代天下原本的运行方式,我可以预见它不能够成功。天下万物都是遵循无形的道而运行,是不可以以具体的某种方式控制它们。执着某种状态必定损伤天下,执着某种...

无中生有这个典故出自哪里?
【出处】:《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baike.baidu.\/view\/28395.htm?fr=ala0_1_1 无中生有计名出自哪里 此计名出自《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计的本义是凭空捏造,用虚假的东西来欺骗对手,使对手产生判断失误和行为错误的一种计谋。 无中生有这个成语有吗 无中生...

《道德经》总论:
只要理解了这两个图,就抓住了全书的根本,就可以此为钥匙,打开 《道德经》这一神秘宫殿的大门,理解全书。 以下从纵横两个方面用此二图对“道”、“可道” 、“德”、 “下德”作一阐释。 二、无极图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无”无形无象,无色无声,无臭无味,无热无寒,无左...

《老子论道》42《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陈少毅分享
老子把天下万物分成了四个层级,一、二两层看不见,听不到,摸不到,似乎无形。三、四两层是可见的两层。第三层小型有形质就是前面讲的无形质生成小形有形质,第四层就是我们能看到的所有物质,包括星球。3、本章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这是老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呀,所以我说老子是最伟大的...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到底是什么?
所以后人看完道德经之后,就能够体会到老子给到众人的人生目标,能够看看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有了目标才可以向前。读《道德经》是非常有意义的,你的首先是可以理解世间万物的运行法则,因为老子的道德经当中也明确的说到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则说于一切的物体最开始都是来源于道,所以在看懂这...

《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怎么理解这句话呢?_百度知...
相传,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函谷关守令尹喜求他著书传道,老子于是留下五千言,过关而去。老子著书,就是流传至今的《道德经》,老子的思想都在这本书中体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法”指的是效仿。老子所倡导的道是一种自然之道,天地万事万物的生长和消亡,都脱离不...

陇川县19513296401: 很精辟的一句话,“天下万物,生于……有生无……”这句话全句该怎么说啊? -
大狐园石斛:[答案] 全句如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源于《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里说到“反者”相对“正者”“弱者”相对“强者”,有了反者才有正者,这叫做阴阳.反者道之动,“道”...

陇川县19513296401: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意思) -
大狐园石斛:[答案]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的存在是有名有形的,但有名有形的万物必定要以无名无形的"道"作为根源.无才是天下万物的本原.

陇川县19513296401: 思想家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是不谋而合还是大相径庭? -
大狐园石斛:[答案]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王弼本释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天下万物都有其时间性依据,即有一个开始,这个开始就是“有”,也称为“原”.一切时间性依据都有其空间性依据-----宇宙之...

陇川县19513296401: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甚么意思 -
大狐园石斛:[答案] 这个问题就和“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是一个问题的原型!事实上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一个专家能阐述明白其中的道理!要知准确答案只有去找写“道德经”的人才能解释清楚啦?“矛和盾”与“有和无”都是相对的统一体,它们是谁也离...

陇川县19513296401: 《老子》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什么意思?这是《老子》的第四十章.好像是讲述道的运作特点并指出万物“从无... -
大狐园石斛:[答案] 相反和反复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作用.天下万物生于有形,有形生于无形.【感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两句话是至理名言,是老子参透了宇宙人生之后的总结,是为人谋事的最高法则! “反者道之动”是说“道”的一种运...

陇川县19513296401: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什么意思
大狐园石斛: 这两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体现了老子的朴治主义思想. 客观世界是物质世界,天下万物皆体现于有形,万物之灵的人对于世界的认识...

陇川县19513296401: 为什么天地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具体含义 是什么 想问问 -
大狐园石斛:[答案] 这可能是《老子》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天地万物产生前,是混沌一片,啥东西都没有.后来,从无中产生了有,逐渐又扩展到万物.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陇川县19513296401: 无中生有是什么意思? -
大狐园石斛:[答案] 【无中生有】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自】:《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示例】:子息从来天数,原非人力能为.最是~,堪令耳目新奇.◎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陇川县19513296401: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意思如何理解?
大狐园石斛: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句话是出自古文学作品《老子》中.该句典可解释为:天下万物是从具体的事物中产生出来的,而具体事物是从 道 产生的.

陇川县19513296401: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应该怎么解释?体现的观点是什么? -
大狐园石斛:[答案] 句意: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观点: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循着一定规律,而“反”就是其中的一个规律.它的含义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