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相聚,乃生万相(天下万物生以有,有生以无),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卷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的意思~

意思是天下万物是从具体的事物中产生出来的,而具体事物是从道产生的。
出自《道德经》,《道德经》中的概念都是在说明一种状态。“道”是状态,“德”也是状态,“无”是状态,“有”也是状态。
“有生于无”并非是“无中生有”,而是相对于“道”这种最本初的“无”的状态,我们把“德”这种选择方向之后的动态称作“有”。实际上“有”和“无”是“道”这种初始状态发生了选择方向之后的两种对应的状态。
有“无”才有“有”,而并非“道”变成了“德”,成为“有”的状态,就没有“无”的状态的“道”了。“有生于无”其实是说没有“无”这个“无名,天地之始”的概念,就不会有“有”这个相对概念的意思。

扩展资料: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意思是: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该句出自《老子·德经·第四十章》,原文如下: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释义: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扩展资料:

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
一是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
“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这不完全是消极的,同样也有积极性的一面,道创造万物,并不使万物感到有什么强迫的力量,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和成长。用弱和用强,也就是“无为”和“有为”的区别。“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因缘相聚,乃生万相:因,种子;缘,助缘。相,现象(代指万事万物),以因缘果而言,即“果”。此即因果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存在,现象。存在,现象,而无常,而生万事万物。
有生于无:道生万物。(无即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42)
道生太乙,太乙亦太极;太乙生阴阳二仪;阴阳冲气以为和,和气就是皇极,也就是三;和气生万物。万物都由阴阳二气构成,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交流交换、中和平衡而因缘和合生成和气:五彩缤纷的宇宙世界、万类万象、万事万物都是这种和气的表现。

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1)
道可导(导,流通,变易)生万物(万象,万相,万法,即一切事物和现象),万象变化无常;万象各有名,但万象既是变化的,因相而立之名自也就随着变化而无常名。惟有那超越万象而为万象本原的(无名,不可分割,超情离见),乃为天地万物之根本,有名相可辨的,则为天地万物发生与变化的依据。(道就是变化和运动,所谓“生生之谓易”,也就是“无常”。道导生万物,万物都有一定的结构形态亦即瞬态,乃为暂时而非永恒不变。万事万物无常而变易,互为存在的前提或依据,所谓“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25)
有一种东西,混混沌沌,在天地还没有产生之前它就始终独立地存在着,别的事物都在变化,惟有它本质却永恒不改,圆满周遍于宇宙之中,为万事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本原和依据。我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它,权且就称之为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42)
道生太乙,太乙亦太极;太乙生阴阳二仪;阴阳冲气以为和,和气就是皇极,也就是三;和气生万物。万物都由阴阳二气构成,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交流交换、中和平衡而因缘和合生成和气:五彩缤纷的宇宙世界、万类万象、万事万物都是这种和气的表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51)
道是事物发生和变化的本原和依据,德作为道的效应而成为使事物存在的本质,事物本身则表现为一定的形态,而这种形态是事物本身所处内外环境使之然。因而事物的存在莫不倚重、倚赖于它的本原和本质。正是决定事物存在、作为事物本原和本质的道和德,不受限制、约束,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可局限,不可捉摸,而常恒变易,运化不居,自在本然。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之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返道,德至同于初。”(《庄子•天地》)
宇宙世界形成之初,是一种混沌虚无的状态,不可以分别,不可以描述;这种混沌虚无大一统的道的境界,无形无状。万事万物因之而生起,这种道的效应谓之德;事物生起之初无具体形质,但阴阳二气自在其中,阴阳二气这种似定而未定的状态,谓之命,亦即存在、生命、命运、运动、运动过程的信息或趋势;运动过程的滞留产生事物,事物表现为一定的结构形态,称为形,形体与神(本性本原)同一而表现为一定的符号信息、程序规律,称之为性。调适、调整、调和其性则复归于德(本质,或本性的表现形态),德的极致也就是宇宙世界形成之初的混沌虚无的本质状态。
“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涓涓,故曰太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为精者为星辰。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淮南子•天文训》)
老子和庄子道出了天地万物的形成原理,刘安则在《淮南子》述及了天地万物的形成过程,而明代魏伯阳真人则在其《周易玄机秘旨•上卷•开天辟地论》中更具体地说明了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的产生过程(此略)。

天下所有的生物都是因为有了它,所以它才生长起来,才繁殖起来的,所以说是“天下万物生于有”,那么第二句呢,就是所以的生物,只要是是活的,那么这必然会有死的那一天,所以说是“有生于无”,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缘离,是则常真实。

《楞严经》:“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此。”

楼主理解上面几个偈,应该会明白万法因缘生的含意了。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无是指道,凡是存在都是因缘相聚。

生命起源于物质运动


形容有缘相聚在一起的句子
1、茫茫人海遇知音,相识总是有缘份,前世缘分今世情,续好前缘步后尘。相识纵有千千万,几人能够做知心,今生情缘来相聚,相亲相爱一家人。2、机息心清,月到风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烟雨红尘,茫茫人海,人与人之间,因缘际会,相牵相知。一个缘字,便是把远在天涯海角的两个人...

缘分让我们相遇的诗句,形容有缘相遇的诗句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美到心碎的语。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白话译文:关于有缘相遇的诗句。人生旅途常有别离不易相见,就像参星商星实在难得相遇。形容发小相聚的诗词。今夜又是一个什么吉日良辰,让我们共同在这...

相识是缘相聚是情说说 世界这么大,相遇是缘分
十一、 每个人,这一生,总会错过很多人。错过爱情,错过相遇。彼岸花开,花不见叶,叶不见花,生生相错。可是,未必是悲哀。如果不曾相遇,我又怎么会爱上你。如果不曾相遇,我又怎么会有那么多遗憾。十二、 佛早就说过: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所有的一切都有它出现的理由,...

相识缘分的句子:有缘千里来相会
8. 喜迎元宵送你“三大元”一送你,团圆的“圆”,愿你牛年美事圆圆;二送你,财源的“源”,愿你四季有财源;三送你,缘分的“缘”,愿你新年逢佳缘。 9. 每一次相聚都是缘分,每一次联系都是感情,每一次帮助都是友情,每一次完成都需要团结,每一次困难都有你的身影。我的朋友,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10. 爱情是...

形容朋友相聚的诗句有哪些
帮助的人:55.9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关于与朋友相聚的诗句 关于与朋友相聚的诗句 1.形容朋友有缘相聚的古诗句有那些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释义: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2、故人...

关于好友喝茶相聚的诗句
帮助的人:32.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1.形容朋友有缘相聚的古诗句有那些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释义: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

佛教中:缘是什么意思?请详细解释
是冤冤相报的一种定势。世间万事万物万象皆因因缘合和而生而发展变化,因缘聚则事、物、象在:因缘散则事、物、象灭。善缘结善果,恶缘结恶果,俗缘坠人间,佛缘赴极乐,此理不可不察,不可不明,明缘之奥妙和真谛,即乃仙佛,不明缘之奥妙和真谛,乃芸芸众生。缘的八大内涵一、缘起不灭,缘销才灭。一旦结缘,必得...

世间相遇美好的诗句
5、"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这次我 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只 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6、又是一场相遇,偶然,伤与痛,在等着我。若是你我不曾相遇,受伤的你悄悄来到我身 边就成了...

写出关于缘的诗句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为谁含愁独不见,空教明月照流黄。

形容朋友相聚的诗句有哪些
11、共醉真可乐,死当长相思生当复来归,劝酒促歌声。《留别妻》苏武 12同为懒慢园林客 13、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1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15、有缘千里来相会 1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有关有缘相聚在一起的诗句 1、朋友之间,要紧的是相知,相知者彼此都有了解之谓也。(梁漱...

清河区15918842362: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何有也 -
源清迪方: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缘离,是则常真实.《楞严经》:“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此.”楼主理解上面几个偈,应该会明白万法因缘生的含意了.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清河区15918842362: 《老子》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什么意思?这是《老子》的第四十章.好像是讲述道的运作特点并指出万物“从无... -
源清迪方:[答案] 相反和反复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作用.天下万物生于有形,有形生于无形.【感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两句话是至理名言,是老子参透了宇宙人生之后的总结,是为人谋事的最高法则! “反者道之动”是说“道”的一种运...

清河区15918842362: 孟子梁惠王上的原文 -
源清迪方: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清河区15918842362: 佛曰“有缘相聚,有缘相识,有缘相见;无缘不生,无缘不灭,无缘不散.一切皆是因缘和合,惜缘,了缘,一 -
源清迪方: 这段话中心围绕的是一个缘字,人的一生因缘相聚,相识,相见;但缘也终有因无缘而生分,而分散的;珍惜缘分,了解缘分,万事随缘

清河区15918842362: 求佛法本无法 一切有为法皆为佛法的含义
源清迪方: 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平常心既是佛.

清河区15918842362: 求道德经第一章正解 -
源清迪方: 开卷1篇:第1章(代表作: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以行,但要知道可行之路的非一性和变线性. 名可以定,但要明白所定之名的相对性. 知无名,是认识一切的基础, 定名,才能表达万物. 故, 常脱离人为运作,去观察认识他的自然变化. 常结合实际运作,去验证对他的认识. 两者相互依存存在,是一个事物的差异表达. 多差异和多层次演化,是我们进入奇妙多彩境界的法门.

清河区15918842362: 因缘和合而生,什么意思? -
源清迪方: 因缘和合的意思是世间的任何一种现象都是由因与缘和合而成的.世间任何一种现象全都是因缘.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条件决定存在,而不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存在.这些条件又会有亲疏之别,即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其中,因是主要条件,...

清河区15918842362: 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指什么? -
源清迪方: 意思是:天地万物,都是按照道的规律,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而道就是自然(古时候,道可以翻译成自然,也可以译作天),且是变化的,运动的.(道可道,非常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 以...

清河区15918842362: 三十六计内容及解释? -
源清迪方: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

清河区15918842362: 三家论“空” -
源清迪方: 三家论“空” 摘要:李泽厚先生曾说:佛知空而执空,道知空而戏空,儒知空而执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这三家对于我国文化及其整个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并开始将人们带入一个更深层次的哲学领域,通过三家对“空”的不同思考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