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投稿:淳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动词: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介词:
  a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b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3、连词:
  a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b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c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以贻之。”
  f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4、副词:
  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动词: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介词:
  a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b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3、连词:
  a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b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c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以贻之。”
  f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4、副词:
  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有道理,有规律,有所作为,有什么。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

基本字义:

1、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表示大、多:~学问。  

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1、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2、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3、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4、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6、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7、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8、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9、古同“已”,已经。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以,用也,从反巳。贾侍中说,巳,意巳实也。象形。      

白话版《说文解字》:以,使用。字形采取反写“已”的方法来造字。贾侍中说,已,表示想法已落实。是个象形字。

近义词:有因、有为、有何

1、有因:有缘故。

《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 顾夫人 ﹞请了几个有因的道士,在 青城山 老君庙 里建醮,祈求仙方,保护少府回生。”

白话释义:[顾夫人]请了几个有根据的道士,在青城山老君庙里建醮,祈求仙方,保护少府起死回生。

2、有为:有作为。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七:“他羡慕 东阳 与 瑞丰 的官运,同时也羡慕他们的年轻有为。”

3、有何:有什么。

《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复:‘我师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难哉。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有道理,有规律,有所作为,有什么。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



有以在文言文的解释:

有道理;有规律。例如,《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有所作为。例如,《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有什么。例如,《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用,使用;做;认为;已经;停止;停止;并且;表示承接关系;表目的关系等。

有用来。。。的。。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有道理,有规律,有所作为,有什么。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基本字义:有 1、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问题一: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有以 yǒu yǐ 1. 有道理;有规律。例:《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2. 有所作为。例:《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3. 有什么。例:《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4. 表示具有某种条件...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有道理,有规律,有所作为,有什么。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基本字义:有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有备无患。”译文: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2、存在 出处:春秋战国老子·《老子》...

古文中以的意思是什么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1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3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问题一: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有以 yǒu yǐ 1. 有道理;有规律。 例:《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2. 有所作为。 例:《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

有以在文言中是什么意思
“有以”在文言中既可以作为动词,也可以作为形容词,意思是“有能力、有资格”或者“有条件、有机会”。比如,“有以为师”,意思是具备成为老师的条件和资格,“有以助人”,意思是具备帮助他人的能力和机会。在古代文化中,“有以”常常指代修养高深、学识渊博的人,具有一种高贵、优美的意境。在...

有以文言文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有道理,有规律,有所作为,有什么。 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基本字义:有1、会意。 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有备无患。” 译文: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2、存在 出处:春秋战国老子·《老子》:“天下万物生于...

语文必修一和二文言文中“无以”“有以”的句子
1、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译文: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译文:而事出突然群臣无束,也不知道拿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只能用手来与荆轲博斗。“有以”的句子:1、臣乃地有以报太子。译文:那么...

含有以字的文言文
10、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 “以”字在古文中有几个意思 虚词“以”的用法及例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用)凭……身份。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用)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用)凭……身份...

有已文言文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有道理,有规律,有所作为,有什么。 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基本字义:有1、会意。 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有备无患。” 译文: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2、存在 出处:春秋战国老子·《老子》:“天下万物生于...

译为“以致”的、带有“以”字的文言文句子有哪些?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2、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3、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4、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5、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6、而吾以捕蛇独存。——《...

康平县15798446930: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雍秋艾素: 有以在文言文的解释:有道理;有规律.例如,《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有所作为.例如,《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有什么.例如,《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康平县15798446930: ”有以”在文言文里是什么意思?急!给好评! -
雍秋艾素:[答案] 1.犹有因.有道理;有规律.2.犹有为.有所作为.3.犹有何.有什么.4.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

康平县15798446930: 以 字的文言文句子,以字的意思要是因为的那种就是,文言文有 以 字的句子,而那个以是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因为 -
雍秋艾素:[答案] 作为行为产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由于” 例句:1.《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康平县15798446930: 文言文中“以”有哪几种意思?分别是什么? -
雍秋艾素: 一、作介词用. 1、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凭”、“根据”等.例如: ★ 以刀劈狼首. ——(蒲松龄《狼》) ★ 以我酌油知之. ——(欧阳修《卖油翁》)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例如: ...

康平县15798446930: 文言文里的以有哪些意思 -
雍秋艾素: 以为:1、把......当作或作为.例: 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⑶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⑷相传以为雁荡. ⑸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⑹撰长书以为贽. ⑺寡君之以为戮. 2、认为.例: ⑴以为且噬己为,甚恐. ⑵以为妙绝. ⑶人人自以为必死. ⑷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⑸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⑹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3、把......制成.例: 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康平县15798446930: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有哪些? -
雍秋艾素: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

康平县15798446930: 文言文中“以”都有些什么意思和用法?
雍秋艾素: 1.用,拿,把,将:以一当十、以邻为壑、以讹传讹2.依然,顺,按照:物以类聚3.因为: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4.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目的在于:以儆效尤.6.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以求7.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以前、以内8.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以、得以9.古同“已”,已经.10.太,甚:不以急乎?11.及,连及

康平县15798446930: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各类用法和意思各举一个例子 -
雍秋艾素:[答案] 1、介词.因为(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以其境过清”) 2、介词.表示目的,相当于“以便”“来”(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 3、介词.用(孟子《天时不如地利》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介词.把,拿(彭端淑《...

康平县15798446930: 文言文以是什么意思 -
雍秋艾素: 1.因为.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从,在,于.如: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3.在......时候.如:不以此时引纲维.4.把,拿,用.如:以沛公言报项王.5.凭借......身份.如:亚夫以中尉为太尉.6.并且.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7.来,用来...

康平县15798446930: 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雍秋艾素: 这篇文章我不知道,但我可以告诉你以在文言文中的所有意思.1,用 2,率领 3,认为 4,原因 5,介词 ,因为 6,介词 用 7,按照 ,凭借....身份 8,在...的时候 9,连词 ,而 10,和东南西北连用时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 11,同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