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解读|秦策二·陉山之事

作者&投稿:李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战国策卷二秦策二的篇章中,齐国以出人意料的手段,主动献上土地以求与赵国和解,然而赵国对此举持谨慎态度。这时,苏代这位纵横家的智谋闪现,他致信秦相,以深邃的洞察力剖析了这场微妙的外交与军事博弈。

苏代的信件犹如一针见血,他指出,齐国此举并非真心实意,而是企图利用赵国的力量来牵制秦。他巧妙地运用了策略,与秦王说服赵王的思路不谋而合,他强调了赵国与三晋之间的信任破裂,暗示如果秦国贸然加入伐齐,将陷入背信弃义的泥潭,对自己不利。

齐国的计谋是明显的拉拢,但苏代看穿了其背后的虚伪。他分析秦国的利益考量,认为秦王和当时的名相穰侯,如《战国策》所描绘的那样,智谋过人,深知军事投入的代价。他们明白,三晋的反复无常让秦国不愿再次陷入被利用的境地,特别是对于攻打齐国这样的重大决策,他们更是慎之又慎。

苏代在信中强调,秦国若出兵,可能会削弱自身的实力,而齐国也早有应对之策,绝不会坐以待毙。他巧妙地提出了建议,让秦王考虑与齐国修好,甚至威胁上党之地,以此来调整国际局势,而非助赵国一臂之力。

这场策略交锋中,秦国的得益之道在于保全自身利益,联齐制韩魏的战略稳固了秦的根基。《战国策》和《史记》虽然记载各异,但其核心都是围绕着策略分析和人物动机的揭示。历史的细节,如具体事件的进展和各方的微妙反应,无疑是留给后世史学家深入研究的宝库。

苏代的信,如同一场策略的演练,揭示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微妙平衡和利益纠葛,展现了纵横家的智慧与谋略。它不仅是一封信,更是一篇生动的历史解读,让我们窥见了那个时代政治决策的复杂与深远。


战国策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战国策》记载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荣、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战国策》的艺术特色是人物刻画生动、善于讽喻、语言风格独特。《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

有两虎诤人而斗者的诤是什么意思
《战国策·秦策二·管庄子刺虎》介绍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宋时已有缺佚,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

怎么解释“穷”这个字
《楚辞·九歌·云中君》:“览 冀州 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王逸 注:“穷,极也。”《吕氏春秋·下贤》:“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 高诱 注:“穷,极也。”晋 陆机《文赋》:“同橐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3.理屈;辞屈。《孟子·公孙丑上》:“遁辞,知其所穷。”《战国策·秦策二》:“ 秦王 ...

芈八子文言文
10. 《战国策·卷四·秦策二·秦宣太后爱魏丑夫》: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

之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古文出处:战国·佚名《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释义:我担心大王恐怕会因为我的原因而扔掉梭子啊!6、用作连词,意思是:若、如果。古文出处: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释义:如果我是十分贤良...

古文“曾母投杼”的译文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示例〗联以不明,虽有~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曾母投杼...

两虎相斗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 【事例】:今~,必有一伤。须误了我大事。吾与你二人劝解,休得争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 【近义词】:两虎相争、两败俱伤 【用法】:...

之在文言文里面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4、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5、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

五国出兵20万,大战函谷关,生死关头秦国是如何力挽狂澜的?
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二;秦送“文绣千匹,好女百人”(《战国策·秦策二》)给义渠,以缓其威胁,然后发兵于函谷关迎战。联军因各有所图,步调不一 三;秦军经过改革,国内上下一心,尤其军工制度使得战斗力大大提高 ...

两虎相斗文言文的翻译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 èr hǔ xiāng dòu, bì yǒu yī shāng )解 释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出 处 明·烟霞散人《斩鬼传》第四回:“这叫做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待他伤了一个,便容易了。”庄子想要刺虎,...

仪陇县19531696015: 曾参处费寓意 -
殷勤翠劳菲: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

仪陇县19531696015: 《战国策·秦策二》体现了扁鹊怎样的性格 -
殷勤翠劳菲: 《战国策·秦策二》中《医扁鹊见秦武王》的故事,体现了神医扁鹊的两大性格特点:一是,面对秦武王及大臣,表现为:不畏权贵,敢怒敢言;二是,面对真象事实,能做到:实事求事,一针见血.

仪陇县19531696015: <战国策.秦策二>二虎相斗译文 -
殷勤翠劳菲: 王不闻夫管与之说乎?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④,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齐、楚今战,战必...

仪陇县19531696015: 两败俱伤的意思 -
殷勤翠劳菲: 俱:都.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读音:liǎng bài jù shāng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白话释义: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斗,大的伤害,...

仪陇县19531696015: 攻无不克的意思是什么 -
殷勤翠劳菲: 【解释】: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自】:《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示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

仪陇县19531696015: 功无不克中的哪个字错了? -
殷勤翠劳菲: 攻无不克

仪陇县19531696015: 战国策 秦策2里边有一篇文章就是扁鹊帮秦武王看病的那篇文言文怎么翻译? -
殷勤翠劳菲: 医扁鹊见秦武王①,武王示之病②,扁鹊请除③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④:“君与知之者谋(6)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⑤,则君一举...

仪陇县19531696015: <<战国策.秦策二.甘茂亡秦且之齐>>的翻译 -
殷勤翠劳菲: 【原文】 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苏子曰:“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

仪陇县19531696015: 功无不克是寓言故事 -
殷勤翠劳菲: 是攻无不克,不是寓言故事,是出自《战国策·秦策二》.《战国策》是一篇语录体古文,主要叙述战国著名辩士张仪游说秦惠文王富国强兵的言辞.原文:“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译文:由此可以知道,只要秦国作战绝对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所向无敌.【成语】: 攻无不克【拼音】: gōng wú bù kè,zhàn wú bù shèng【解释】: 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仪陇县19531696015: 战国策 秦策二 曾参杀人的翻译 急急急 -
殷勤翠劳菲: 题目是《曾参杀人》?? ?? 战国初年,鲁国费城有一个名叫曾参的人杀了人,因为此人与孔子的弟子曾子同名,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的.”说完,依旧像平时一样织她的布.一会儿,又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