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万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之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

“之”分别有以下意思: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举例: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举例: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举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举例: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举例:“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举例:久而久之。
7、往,到;举例:“吾欲之南海”。

扩展资料
“之”在古文中的用法
1、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4、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5、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6、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7、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8、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9、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10、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11、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2、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13、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14、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15、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之

在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之”字在古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之”有不同的用法。
作实词的“之”有两种情况:一作代词;二作动词。
“之”字作动词,意为“到……去”、“往”、“到”、“至”。如:“之死矢靡它。”(《诗经•风•柏舟》)——到死发誓没有他心。“项伯及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项伯于是连夜奔跑到沛公的军营里。“庄辛去之赵”,是说庄辛离开楚国到赵国去。“之”作动词在古汉语中不很多,因而常借做代词。“之”做代词时,一般用作宾语,代人、事、处所,所代的对象大多出现在上下文中。做代词“之”又分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之”作人称代词,可译作“他们”、“她们”、“它们”,作宾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放之山下,虎见之”(《黔之驴》);“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汤问》);“子晰,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左传•昭公元年》);“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见威王》)。从上面所举例中发现,“之”作人称代词时所代的人称在上下文中不一定有具体交代。这要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之”作指示代词,译为“此”、“这”、“那里”、“这样”、“这个”等,此时,“之”可作定语,也可作宾语。如:“故为之说”(《捕蛇者说》);“之二蠢又何知”(《庄子•逍遥游》);“曰:否,以粟易之”(《孟子.许行》);“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论衡•实知》);“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十三章》);“之主者,守至约而详,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异哉,之歌者非常入也”(《吕氏春秋•举难》)。从上面例中看出,“之”作指示代词时,多用在名词前。w
由上看出,“之”作人称代词时,一般在动词之后。第二,作为人称代词的“之”要根据上下文仔细体会、灵活翻译,如“人非生而知之者”的“之”,其上下文都找不到先行词,它是泛指“知”的对象,即知识、道理等,可略而不译,也可根据上下文之意译为“知识或道理”。第三,“之”活用为第一人称要译为“我”,如“幸来告语之”(《西门豹治邺》);“君将衰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等。
“之”作为虚词有四种用法: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
1.助词“之”的用法有五种情形:①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偏正短语,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可据情况灵活译出。如“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句中的“之”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表领属关系,译为“的”。②用在动词和他的宾语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可不译出。如“女罪之不恤,而又何清焉?”(《左传•昭公二年》)。③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面,表示时间的持续等状态。如:“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中三年》),可译为“不一会儿”。④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不知东方之既白”(《东坡全集•赤壁赋》),可不译出。⑤用在副词后面,谓语或主语结构的前面,表示语气的加强和语调的延长。 如“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2.“之”作连词,它不像“且、以、而、则”等连接谓语性词组或句子,构成联合关系,而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表示领属性或修饰的关系,在意义上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①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如“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史记留侯世家》),连接名词定语“项籍”和名词中心语“头”。②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语结构转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词性短语。不过,这种结构形成必须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和表示时间的状语等情况。如“大哉,尧之为君!”(《孟子•滕文公上》),“尧之为君”本为主谓结构,中间插入连词“之”,使它转为定中结构,作形容词“大”的主语,这是个主谓倒置的句子,③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起连接作用,但不宜认为使主谓结构转变为名词性的成分,因为它没有在句中担任主语、宾语等成分,而是作为一个分句用在加一个分句的前面,同它构成复句关系。如“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深远”(《战国策•赵策四》),“之”字可不译出。
3.“之”作介词时,译作“于”,“对于”等。这种情况下,“之“可用为状语或状语结构,不过少见。如“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礼记•大学》),作状语,可译为“人对于他所亲爱的就认识不清”。
4.“之”作语气词,常用在句末,多见于韵文中,表示一种咏叹的语气,同时还有凑足音节的作用。例如“神之听之,式谷以女”(《左传•小雅•小明》),“之”在这里语气词。当然,“之”在古汉语中作语气词不多见。
综上所述,“之”在文言文中可归为中性词,既在实词中充当成分,作“代词”与“动词”,又在虚词中担任角色,作“连词”、“语气语”、“助词”、“介词”,因而,“之”归为中性词为好。


邻人之父亦云(“之”是助词) (意思:的)
人皆贺之(“之”是人称代词 ) (意思:他(她) )
学而时习之 (“之”是人称代词) (它)
使之冲烟而飞鸣(“之”是人称代词 ) (它)
作人称代词时,根据语境才行!
参考资料:httphanbing960py.blog.163://.com/blog/static/2220947200732471044813/

之,读音是:zhī,在古代有以下意思:
1、用作介词,意思是:的、底。
古文出处: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
释义:夫子的文章。
2、用作介词,意思是:于。
古文出处:先秦·戴圣《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释义: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往往会偏爱。
3、用作介词,意思是:诸、之于。
古文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释义:大禹疏通九条河道,治理济水、漯水,将它们导流入海;开通汝水、汉水,疏浚淮水、泗水,将它们导入长江。
4、用作连词,意思是:与、及。
古文出处: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释义:快乐和悲伤都是内心的感觉。
5、用作连词,意思是:而。
古文出处:战国·佚名《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释义:我担心大王恐怕会因为我的原因而扔掉梭子啊!
6、用作连词,意思是:若、如果。
古文出处: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释义: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
7、用作连词,意思是:则。
古文出处: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释义:所以老百姓是不会经常在一个地方的,有利就聚集,没有则散了。
8、用作助词,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释义:恨了很久了。
9、用作代词,意思是:他、彼。
古文出处:春秋战国·孔子《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释义: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
10、用作代词,意思是:其、他的。
古文出处: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释义:于是叫她把聘礼返还给婆家。
11、用作代词,意思是:此、这个。
古文出处:战国·庄周《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释义:我知道怎样回答这些问题,我将告诉给你,可是心中正想说话却又忘记了那些想说的话。
12、用作动词,意思是:往。
古文出处:唐·李白的诗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释义: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前往广陵
13、用作动词,意思是: 至、到。
古文出处: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着也。」
释义:这是从少到多,从小到大。
14、用作动词,意思是:是、为。
古文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
释义:我看你是位君子,所以据实相告。
15、用作动词,意思是:取用。
古文出处:战国·佚名《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释义:所以,一个人如果舍弃他的长处,改而使用他的短处,即使是尧这样的人也有做不到的事。
16、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1、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白话释义:之,到的意思。

2、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白话释义:宣王说南郭处士来吹竽。

3、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白话释义:郑国的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生意,遇到了。

4、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白话释义:谢庄精通武术的年轻的。

组词如下:

谓之、之罘、假之、加之、之无、下之、之个、等之、之于、之而、卒之、之上、犹之、朝之、有之、则之、为之、要之、久之、次之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   

白话版《说文解字》:之,长出。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有所扩张。字形底部的指事符号“一”,代表地面。所有与之相关的字,都采用“之”作边旁。

组词解释:

1、谓之:称这是。

2、之罘:山名。也作 芝罘 ,在今 山东 烟台市 北。

3、假之:假若。

4、加之: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天气闷热,~窗外车声不断,简直无法休息。

5、之无:之字与无字。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出处:《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故克之。”

朝代:春秋时期

作者:左丘明

白话释义

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2、指示代词,这 。

出处:《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

朝代:战国时期

作者:庄周

白话释义

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朝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白话释义

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

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

出处:《指南录后序》:“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朝代:南宋

作者:文天祥

白话释义

对于死本已置之度外了。

5、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出处:《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

作者:刘安

朝代:西汉

白话释义

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

6、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出处:《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朝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白话释义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7、音节助词,无实义。

出处:《项脊轩志》:“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朝代:明代

作者:归有光

白话释义

时间长了,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之



“之”分别有以下意思: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举例: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举例: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举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举例: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举例:“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举例:久而久之。

7、往,到;举例:“吾欲之南海”。

扩展资料

“之”在古文中的用法

1、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4、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5、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6、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7、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8、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9、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10、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11、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2、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13、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14、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15、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之



在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之”字在古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之”有不同的用法。
作实词的“之”有两种情况:一作代词;二作动词。
“之”字作动词,意为“到……去”、“往”、“到”、“至”。如:“之死矢靡它。”(《诗经•风•柏舟》)——到死发誓没有他心。“项伯及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项伯于是连夜奔跑到沛公的军营里。“庄辛去之赵”,是说庄辛离开楚国到赵国去。“之”作动词在古汉语中不很多,因而常借做代词。“之”做代词时,一般用作宾语,代人、事、处所,所代的对象大多出现在上下文中。做代词“之”又分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之”作人称代词,可译作“他们”、“她们”、“它们”,作宾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放之山下,虎见之”(《黔之驴》);“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汤问》);“子晰,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左传•昭公元年》);“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见威王》)。从上面所举例中发现,“之”作人称代词时所代的人称在上下文中不一定有具体交代。这要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之”作指示代词,译为“此”、“这”、“那里”、“这样”、“这个”等,此时,“之”可作定语,也可作宾语。如:“故为之说”(《捕蛇者说》);“之二蠢又何知”(《庄子•逍遥游》);“曰:否,以粟易之”(《孟子.许行》);“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论衡•实知》);“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十三章》);“之主者,守至约而详,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异哉,之歌者非常入也”(《吕氏春秋•举难》)。从上面例中看出,“之”作指示代词时,多用在名词前。w
由上看出,“之”作人称代词时,一般在动词之后。第二,作为人称代词的“之”要根据上下文仔细体会、灵活翻译,如“人非生而知之者”的“之”,其上下文都找不到先行词,它是泛指“知”的对象,即知识、道理等,可略而不译,也可根据上下文之意译为“知识或道理”。第三,“之”活用为第一人称要译为“我”,如“幸来告语之”(《西门豹治邺》);“君将衰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等。
“之”作为虚词有四种用法: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
1.助词“之”的用法有五种情形:①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偏正短语,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可据情况灵活译出。如“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句中的“之”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表领属关系,译为“的”。②用在动词和他的宾语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可不译出。如“女罪之不恤,而又何清焉?”(《左传•昭公二年》)。③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面,表示时间的持续等状态。如:“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中三年》),可译为“不一会儿”。④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不知东方之既白”(《东坡全集•赤壁赋》),可不译出。⑤用在副词后面,谓语或主语结构的前面,表示语气的加强和语调的延长。 如“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2.“之”作连词,它不像“且、以、而、则”等连接谓语性词组或句子,构成联合关系,而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表示领属性或修饰的关系,在意义上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①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如“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史记留侯世家》),连接名词定语“项籍”和名词中心语“头”。②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语结构转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词性短语。不过,这种结构形成必须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和表示时间的状语等情况。如“大哉,尧之为君!”(《孟子•滕文公上》),“尧之为君”本为主谓结构,中间插入连词“之”,使它转为定中结构,作形容词“大”的主语,这是个主谓倒置的句子,③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起连接作用,但不宜认为使主谓结构转变为名词性的成分,因为它没有在句中担任主语、宾语等成分,而是作为一个分句用在加一个分句的前面,同它构成复句关系。如“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深远”(《战国策•赵策四》),“之”字可不译出。
3.“之”作介词时,译作“于”,“对于”等。这种情况下,“之“可用为状语或状语结构,不过少见。如“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礼记•大学》),作状语,可译为“人对于他所亲爱的就认识不清”。
4.“之”作语气词,常用在句末,多见于韵文中,表示一种咏叹的语气,同时还有凑足音节的作用。例如“神之听之,式谷以女”(《左传•小雅•小明》),“之”在这里语气词。当然,“之”在古汉语中作语气词不多见。
综上所述,“之”在文言文中可归为中性词,既在实词中充当成分,作“代词”与“动词”,又在虚词中担任角色,作“连词”、“语气语”、“助词”、“介词”,因而,“之”归为中性词为好。

邻人之父亦云(“之”是助词) (意思:的)
人皆贺之(“之”是人称代词 ) (意思:他(她) )
学而时习之 (“之”是人称代词) (它)
使之冲烟而飞鸣(“之”是人称代词 ) (它)
作人称代词时,根据语境才行!
参考资料:httphanbing960py.blog.163://.com/blog/static/2220947200732471044813/


庆在古代时候的意思是什么?
庆,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庆是会意字,甲骨文从鹿、心,表示用鹿皮略表寸心前去祝贺。本义为祝贺。字义名词化,表示可庆贺的事情或日子;古代国家或君王有喜庆之事时,都会对臣民有所赏赐,故又由庆贺引申为奖赏、赏赐;受奖赏固然是幸福的事,所以“庆”又指福泽、福气。又通“卿”,如古书中的“...

枉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本义是弯曲。后引申指绕弯。枉(读作wǎng)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文字。也指不正直,不正派。用作副词时,表示动作行为毫无效益,徒然。基本字义:繁体字:枉,部首:木,拼音:wǎng 笔画:8,结构:左右结构,五行:木 首尾分解:木王,部件分解:木王,异体字:...

时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1. 合时宜的,适时的 如:《庄子》:“时雨降矣。”意思是及时雨降下来了。如:时豪(穿着入时;时髦);时谚;时文;时服(当时通行的服装;时兴的服装)2. 当时的 如:西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意思是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

飞字古代是什么意思
2. 例如,古人常用“飞檐走壁”来形容人轻松自如地在房檐上行走,这里的“飞”即指敏捷而快速。3. 因此,“飞”在古代是一个涵盖灵巧、敏捷和迅捷等多重意义的词汇,常用来描述主体的状态或动作。4. 除了状态性意义,古人还用“飞”来表达某种特殊含义,如“飞扬”,指的是精神振奋或心情高昂。5....

曰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曰 [yuē],本意是指说,说道。曰,言也。——《广雅》子曰何其。——《诗·魏风·园有桃》女曰鸡鸣。——《诗·郑风·女曰鸡鸣》子曰。——《论语·学而》。皇疏:“发语之端也。”第二个意思是:为、是、叫做。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次永康,...

形容在古代是什么意思???有急用
古义指容貌神色;今义指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谈字在古代的意思是什么
⑺增加:如谈爱,意思是让两个原本不太相识的男女通过交往逐步地增加感情。⑻交流:如谈心,意思是通过交流使一个人的心理得到改变。2.名词 谈(tán)所说的话,言论 [what is said or talked about]。如:奇谈(令人奇怪的言论);言谈(谈话的内容和态度);谈交(言谈之交);谈功(言谈的...

式在古代什么意思
在古代,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概念,它既可以指代一种程式或规则,也可以指代一种表达形式或修辞手法,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和用途。一、古代用法:在古代,式是指一种程式或规则,通常用于描述某种行为或事物的标准或模式。式可以用来指导人们如何做事,也可以用来衡量事物的正确性或合理性。在古代文学中,...

“我”字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只有在相对于对方时才用“我”。我的古文 你,上古没有这个字,通常用“尔”。因此,古文(甲骨文、金文、篆书)没有字源。他,现代才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古代字义很广,泛指一切除此以外事物,如“他山之石”。这三个字的楷书、隶书、草书和行书都有,网上可查,不列举。

即使]在古代的意思是什么???
“即”一般是作时间状语,表示“立刻”、“马上”。“使”有动词有名词,意思比较多,动词可以有“派遣”、“假设”等义,名词一般为“使者”的意思。

上蔡县15522727144: 之在古代都什么意思 -
董以复方: 1、作动词:到……去. 2、作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3、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4、作代词: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5、作代词:第二人称代...

上蔡县15522727144: 之在古代有几种意思 -
董以复方: 在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之”字在古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之”有不同的用法. 作实词的“之”有两种情况:一作代词;二作动词. “之”字作动词,意为“到……去”、“往”、“到”、“至”.如:...

上蔡县15522727144: 古代汉语中之是什么意思 -
董以复方: 就是,或者是助词.

上蔡县15522727144: 之的古代含义? -
董以复方: 那意思可就多了.动词 到,往【现代汉语解释】 例: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庄子》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①人皆...

上蔡县15522727144: 之在古代和现代的意思 -
董以复方: 之: 1. 可以做结构助词,意思等同于“的” 2. 可以做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含义 3. 到、往 的意思 4. 音节助词,无实际含义 5. 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无实际含义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

上蔡县15522727144: 子之于学者中之是什么意思 -
董以复方: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上蔡县15522727144: 皆除之在古代什么意思 -
董以复方: 应该是:”全部杀掉“的意思.我举一个例子: ”善长因请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逐命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 在这句话里面,善长指的是明朝的李善长,刘基就是刘伯温了,皆除之,就是把谋逆的人全部杀掉.请参考!

上蔡县15522727144: 于在现古代是什么意思 -
董以复方: "于"是一个汉字,从古代就有这个字了,只是和现在的意思不同,属古今异义. "于"不是"於"的简体字(《简化字总表》、《通用规范汉字表》都没有规定"於"简化为"于",《新华字典》对"於yú"的解释是"同于"),"于"、"...

上蔡县15522727144: “吾的”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
董以复方: 基本字义 1. 我,我的:~身.~国.~辈. 2. 姓. 详细字义 1. (形声.从口,五声.本义:我) 2. 同本义 [I] 吾,我自称也.——《说文》 吾,我也.——《尔雅·释诂》 愿吾子之教之也.——《仪礼·士冠礼》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老...

上蔡县15522727144: “可以”在古代的意思是什么? -
董以复方: 1. 表示可能或能够. 《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宋 苏轼 《御试重巽申命论》:“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之者.” 清 徐兰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