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逐句感悟

作者&投稿:惠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做事的方法文言文
1. 做人做事的文言文 做人做事的文言文最著名的就是 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被人奉为为人处世的经典论述。 原文如下: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
抓住了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这个根本,建立起一种信念,一种信心,一种哲学观,一种思维观,这样有利于我们掌握分析的方法,来体悟“道”、感悟“道”,从而知“道”、进“道”,从而证道、得道、了道。没有前面这几句话深刻地阐释道的根本,我们就无法掌握方法,也没有办法亲近它。在道和德上,如果我们真实不...

《道德经批判》一书值得读吗
道德经这个东西,世面上流传的,都不是真正的,而是被人修改过得。这点可以搜到,现在流传的大部分是王弼修订的,并且配上了自己的理解。……王弼把道德经分成了81章,有道经有德经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应该明白了,那王弼肯定加上了自己的理解,所以对于现在世面上的来讲几乎都觉得自己理解的很到位,根...

关于思想道德的书籍有哪些
5、《道德经说什么》:《道德经说什么》是一部十分特别的经典,其文字精悍内涵丰富,主题鲜明论述深刻。在构架体系表达思想的过程中,老子把自己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甚至另类思维以及独特的灵秀感悟、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用极富魅力的或严谨、或洒脱、或近似玩笑、或深刻含蓄的语言优雅地呈现于...

仝雪19595973939问: 读道德经其中一章的感受 -
淇滨区抗感回答: 我们对老子的道已经有了几点基本的了解.这一章,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物混成”,用以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

仝雪19595973939问: 《道德经》“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该如何理解其中的深意? -
淇滨区抗感回答: 意思是: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这就是说,你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也一定会失去应该失去的东西.乐于得必乐于失,有失才能有得.出处:春秋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

仝雪19595973939问: 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的感受 -
淇滨区抗感回答: 下面是来自道德经的原文和导读,楼主可以重新感受一下,老子做为伟大的哲学家,这一章重点阐述的是人心修为的最高境界. [原文]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

仝雪19595973939问: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
淇滨区抗感回答: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原文翻译:君王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出自:这句话是《道德经》的第五章内容,原文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

仝雪19595973939问: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的启示是?
淇滨区抗感回答: 原文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原文的内容: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

仝雪19595973939问: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讲了什么内容,是智谋方面的吗? -
淇滨区抗感回答: 主要是讲了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智谋也只是一个小方面而已.里面还有治国、治家、治身等等的各方面哲学.《道德经》的文字精微奥妙,需要用心阅读,加之自己用心去感悟,才能领略到这本书的奥义.

仝雪19595973939问: 老子《道德经》第九章翻译
淇滨区抗感回答: 老子《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翻译: 与其让端着的水溢出来还不如将其止住.打造的利器,不可能永远锐利.满屋的金银财宝,不可能长久守住.富贵时骄奢淫逸,就是为自己留下祸患.功成名就,其身则退,这是“天道”的方法.

仝雪19595973939问: 问天下看过《道德经》的人一个问题:道为何?德为何?道德何在? -
淇滨区抗感回答:[答案] 我先纠正一个误解,《道德经》一书中的“道德”和现代汉语“道德”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观念,这本书不是讲述应该如何学习道德的,而是对人生智慧的一种启迪,值得一读再读,细细品味. 老子所说的“道”其实就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它...

仝雪19595973939问: 道可道,非常道怎么理解? -
淇滨区抗感回答: 常有以下三种诠释: 1、道若可以言说,就不是永恒常在之道. 2、道可以言说,但不是人间常俗之道. 3、道可以言说,但道非恒常不变之道. 出自《老子》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

仝雪19595973939问: 道该怎样理解呢? -
淇滨区抗感回答: 这是《道德经》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非常深奥,很难理解,因此也有好几种解释.我曾经对它也颇有研究的兴趣,也做过一番考证,也试图给出一个自以为是的立论.后来一想,虽然学者们的说法各有差异,但不过是一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