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讲解

作者&投稿:万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德经》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德经·第三十八章 作者:李耳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

老子真经及自解德经第三十八章
三十八章自题:和道不畏,天道不失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栝〈guā〉。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亚〈wù〉,孰知亓故?天之道,不单〈zhàn〉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自解】承三十二章,恒慈益则能勇,恒检损则能广,恒不敢为天下先有定则...

《老子》第三十八章全文解释
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

"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忠信守道的人立世,为人当敦厚而不轻薄,实在而不虚华。出处:春秋时代 老子《道德经·德经》第三十八章:“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译文: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表面,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忠信守道的人立世,为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什么意思!??
“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故意用某种行为证明自己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处在德之下...

「道德经」 : 第三十八章→_→攘臂扔之
传世《道德经》的编排与出土的帛书版本不同,第 三十八章德经是帛书的第一篇,又有人称《道德经》为《德道经》。我们曾经在线下学习过这篇,今天我只对“攘臂而扔之”这句话说说我的理解。学习时看到“攘臂而扔之”这句被解释的五花八门。有人简单理解为在社会上大量发生缺德事儿了,不仁不义了...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是什么意思
意思: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就是说要实实在在的,不要搞些虚华的东西,虚华的东西没有生命力。出自老子《道德经》第38章。大丈夫使德行增加而不是减少,选择那些实实在在的、切实可行的政策,而不要那些听上去好听,看上去好看的浮华...

何为德——读《道德经》“三十八章”浅悟
马王堆帛书版《老子五千言》以德经为首,当我读完德经第一章,即通行版本中的第三十八章时,第一感觉不是这段话说了什么,而是:“何为德?”我们整天把仁义道德放在嘴边,那么究竟什么是“德”?当我向自己问出这个问题时,我发现自己并不能给出清晰的答案。字典对“德”给出的解释为品德、品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出处
老子的著作《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有一句话,被后人称作“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出处”。[1]这部《道德经》,因其深远影响和独特的哲学思想,被尊为古代先秦时期的重要文献,被誉为《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或《老子五千文》。据传,它是春秋时期的李耳(老子)所著,位于道家学派的基石...

失道而后德,失道而后仁",是老子的话吗
不是。老子说的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出自《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这句话说的是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子宣扬的是道,而礼是实在没有办法时才用...

直陶13526228885问: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中第三十八章请贴出,呵呵 -
东宝区海斯回答:[答案] 古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皮(彼)取此.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

直陶13526228885问: 老子的《道德经》中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详细解释. -
东宝区海斯回答:[答案] 《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

直陶13526228885问: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中第三十八章请贴出,呵呵 -
东宝区海斯回答: 古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

直陶13526228885问: 《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 -
东宝区海斯回答:[答案] 三十八 上德不德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

直陶13526228885问: 《道德经》中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东宝区海斯回答:[答案] 我写的文章,看看有没有用?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

直陶13526228885问: “大位有德者居之”这句话的详细解释.
东宝区海斯回答: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

直陶13526228885问: 道德经名句第三十八章 -
东宝区海斯回答: 请问您想解决什么?译文:第三十八章:上乘的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这是实在有德的;下乘的德不失离形式上的德,这是没有实在的德.上乘的德自然而然不有心作为,下乘的德顺应自然却需有心作为.上乘的仁有所作为是无意而为,上乘的义有所作为是有意而为.最讲求礼节的人有作为也无人响应,于是强行拽人服从.可见,次于践行自然规律的是有德行,其次是仁,再次是义,更次是礼.下降到讲求过分礼节则是忠信不足,祸乱的开端.自以为有先见之明过分自信判断事情发展的人,是虚华的片面的认识自然规律,是愚昧的开始.则有,大丈夫立身处世按淳厚笃实的自然规律,不按浇薄虚华的礼节.因此要舍弃较薄虚化而取用淳厚笃实.

直陶13526228885问: 老子道德经38章中是“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还是“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
东宝区海斯回答: 上德无为无以为, 下德无为有以为, 上仁为之无以为, 上义为之有以为, 能无为者是知“道”者,只是有无不为和有不为的区别. 能为之者是知“德”者,只是有无弃人和有弃人的区别.

直陶13526228885问: 《老子》第二章 第三十八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八章 第六十章的主旨 -
东宝区海斯回答: 老子《道德经》首章之尾句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形容“道”之深邃,为宇宙万物及其规律之总门户.作者在此以虔诚轻叩之态,译注和研究《道德经》,尝试以入“道”境,“以观其妙”.编写和出版本书,旨在:弘扬老子思想,...

直陶13526228885问: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什么意思?
东宝区海斯回答: “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是对礼的贬低. 原因:道德经是道家经典,“礼”是儒家所倡导的.而儒、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都是不和的.因此《道德经》激励反对礼,认为“礼”是外在,是虚华,道家讲究实用,追求朴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