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感悟分享

作者&投稿:益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子》第三十八章全文解释
1、这一章是《道经》的开头。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本章在《道德经》里比较难于理解。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出处
据传,它是春秋时期的李耳(老子)所著,位于道家学派的基石之上,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哲学思考。《道德经》由两部分组成,上篇《德经》和下篇《道经》。原始版本不分章,后人将其结构调整,使《道经》的37章位于前,第38章之后是《德经》,共81章,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对后世产生了...

老子《德经》44章
第三十八章提到,上德之人不刻意追求德行,因此看似无德,而下德之人过于执着于守德,反显得无德。上德之人无为而治,上仁之人有所作为但不求回报,上义之人有所行动但有所保留。上礼之人若得不到响应,会变得激进。道的丧失会导致德的减少,依次是仁、义、礼的退化。礼被视为混乱的开端,而...

道德经大全集图书目录
上篇道经第一章:众妙之门,揭示了大道的入门之理。第二章:功成弗居,强调不居功自傲的道德境界。第八章:上善若水,以水的柔弱展示高尚品德。第十八章:大忠大义,阐述忠诚信实的道德原则。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迹,主张行善而不求回报。下篇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倡导最高德行的境界。第四十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通俗来讲_百 ...
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9 在我读过的书中,《道德经》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籍。 《道德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并非一部介绍老子生平的作品,而是讲道论德的著作。《道德经》全书分为上下篇五千多言,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 老子所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界的...

道德经的道和德,分别是什么意思
关于“德”,在《德经》也就是《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也是有阐述的。“德”指的是人为,人道。其实《道德经》本身对于人间道是有批判的,这些批判也是著书《道德经》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如《德经》开篇中用到的一个句式“失……而后……”,《道德经》再如何将自己置于“上帝角度”都无法摆脱“人为...

道德经 德经从哪一章开始
从第三十八章开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到八十一章结束。

道非常道的意思?
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名”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即平常所说的“虚名”。道可道,非常(恒)道。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老子经典的话
——《老子·道经·第十二章》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德经·第七十二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

狄秆15580277453问: 有德者居之 无德者失之 -
邙山区华仁回答: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狄秆15580277453问: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
邙山区华仁回答: 老子曰:“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德经第三十八章》) 【译文】老子说:“所以堂堂正正的士子总是持守质朴醇厚之'道',而绝不实行虚华无用之'礼';他的居处行为总是那么忠厚朴实,而摒弃那些浮华浅薄之事.”

狄秆15580277453问: 君子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什么意思 -
邙山区华仁回答: 这个是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的一句,全文应是“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处其华”. 有译文为“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浅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狄秆15580277453问: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邙山区华仁回答: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狄秆15580277453问: 道德经名句第三十八章 -
邙山区华仁回答: 请问您想解决什么?译文:第三十八章:上乘的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这是实在有德的;下乘的德不失离形式上的德,这是没有实在的德.上乘的德自然而然不有心作为,下乘的德顺应自然却需有心作为.上乘的仁有所作为是无意而为,上乘的义有所作为是有意而为.最讲求礼节的人有作为也无人响应,于是强行拽人服从.可见,次于践行自然规律的是有德行,其次是仁,再次是义,更次是礼.下降到讲求过分礼节则是忠信不足,祸乱的开端.自以为有先见之明过分自信判断事情发展的人,是虚华的片面的认识自然规律,是愚昧的开始.则有,大丈夫立身处世按淳厚笃实的自然规律,不按浇薄虚华的礼节.因此要舍弃较薄虚化而取用淳厚笃实.

狄秆15580277453问: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什么意思?
邙山区华仁回答: “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是对礼的贬低. 原因:道德经是道家经典,“礼”是儒家所倡导的.而儒、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都是不和的.因此《道德经》激励反对礼,认为“礼”是外在,是虚华,道家讲究实用,追求朴素.

狄秆15580277453问: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中第三十八章请贴出,呵呵 -
邙山区华仁回答: 古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

狄秆15580277453问: 什么是德? -
邙山区华仁回答: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八 章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 下 德 不 失 德 , 是 以 无 德 . 上 德 无 为 而 无 以 为 ; 下 德 无 为 而 有 以 为 . 上 仁 为 之 而 无 以 为 ; 上 义 为 之 而 有 以 为 . 上 礼 为 之 而 莫 之 应 , 则 攘 臂 而 扔 之 ...

狄秆15580277453问: 反映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古代名言名句有哪些 -
邙山区华仁回答: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全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狄秆15580277453问: 《道德经》中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邙山区华仁回答:[答案] 我写的文章,看看有没有用?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