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为啥被饿死

作者&投稿:訾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元前295年,赵国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悲剧。

这一年,赵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那位赵武灵王,被自己的亲儿子,派兵围困在王宫里,围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之后,随着宫里的粮食被吃光,赵武灵王最后竟然被活活饿死了。

作为战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国君,胡服骑射运动的主持者,赵武灵王为什么最后会落得这样一个结局?为什么会被自己亲儿子活活饿死呢?为什么赵武灵王死后,赵国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厉害的国君了呢?

所有的这一切,其实还得从赵武灵王登基之前开始说起。

话说在赵武灵王上位之前,大概是他爷爷的爷爷掌权的时候,这时候的中原,正处于春秋战国交替的时代。随着韩赵魏三家彻底瓜分了晋国,春秋时代堪称巨无霸的晋国,彻底成了历史。而三家分晋这件事,同样也成了战国时代开始的一个标志。

而随着韩赵魏三国,同时登上历史的舞台,接下来,作为赵国第一位实际意义上的国君,赵武灵王爷爷的爷爷,却显得有些焦虑。

赵武灵王爷爷的爷爷,名叫赵籍,后世往往称其为赵烈侯。在赵国的历史上,赵烈侯显然是最重要的一位君主。正是他在位期间,三家彻底瓜分了晋国,让赵家变成了赵国。而作为当时赵国的当家人,赵国开国之后,赵烈侯除了高兴之外,更多的其实是迷茫。

之前赵家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诸侯国。而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接下来,赵国作为一个国家,到底该怎么发展呢?

如果换做后世很多历史爱好者,面对这个问题,肯定会不假思索给出答案,扩张啊!一个国家刚刚诞生,从上到下都有强烈的进取心,不趁着这个热乎劲赶紧搞扩张,想啥呢?

还真不行。

如果当时赵烈侯真的这么搞,估计后来战国七雄当中,也就没有赵国了。到不了战国中期,赵国估计就没了。且不说当时各国之间复杂的外交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光是赵国内部,其实也有很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叫做改革。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这段时间,随着冶铁技术逐渐成熟,以往夏商周三代的奴隶制社会体系,开始逐渐崩塌了。简单来说,以往的青铜器时代,生产力比较低。这样的生产力,最适合奴隶制社会。但是冶铁技术成熟之后,随着铁制农具开始出现,大家的生产力大幅提升,导致原有的奴隶制社会规则开始不适用了。

这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制度的崩塌,开始倒逼各国对内进行改革。如果你不改,你就会落后,国力就不会太强,然后就会被其他国家给灭了。

对此,在战国初期的时候,其实只有少部分有远见的政治家,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赵烈侯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大家能意识到这一点,想要进行改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改革这种事情,一定会触及以往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肯定会存在很大的阻力。

所以,越是历史悠久的国家,改革的阻力就越大。反倒是韩赵魏这种新兴国家,阻力会小很多。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三家分晋刚刚结束后不久,三晋之中的赵国和魏国,便逐渐开始对内进行改革了。当时魏国这边,以李悝为首的一群人,开始对魏国的社会制度进行改革。此后,魏国借助变法,迅速强大了起来,成了战国初期的第一霸主。

说到这里,我们其实可以先想一个问题。

魏国这边,是李悝变法。那赵国这边,是谁在主持变法呢?

对于这个问题,估计绝大多数的历史爱好者,都答不上来。因为赵国的这场改革,我们的历史课本上基本就没提过。而且,这场改革,确实也没什么名气。

赵国的这场改革,叫做公仲连改革。赵国开国之后,赵烈侯作为一个非常有远见的君主,第一时间任用赵国的相国公仲连,全面对赵国进行改革。而公仲连得到任命之后,也确实很卖力气。尤其是在人事任用方面,做了很多改变。不但开始对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核,任用贤明的大臣,招揽人才,而且还削减不必要的国家开支,改良财政情况。

客观来说,公仲连所做的这些事情,确实也对赵国有很大的帮助,让赵国变得更加强大起来了。但问题是,他做的这些事,没有任何一件,真正触动旧有的社会体制。

简单来说,就是他技能树点歪了,没找到问题的关键。

这其实也不能怪公仲连,毕竟在战国初期的时候,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改。公仲连所做的这些事情,如果从以往的历史发展来看,其实一点毛病都没有。只不过,当时他们面对的问题,同样也是以往不曾出现过的,所以没办法解决根本问题。

就这样,在赵国刚刚开国之后不久,赵国就进行了一场变法。但这场变法,却是一场不成功的变法。

相比之下,魏国的变法,自然就成功了。所以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各国开始先后照抄魏国的先进经验。先是楚国,然后是秦国、韩国和齐国。等到赵国开国五十年,传到赵武灵王爷爷那一代的时候,很多国家都已经完成了变法。

到了这个时候,赵国在制度上的劣势,就开始凸显出来了。

之前的几十年里,赵国仗着刚刚开国的优势,再加上当年被他瓜分的晋国,确实也比较强,导致赵国继承的家底比较厚,所以还没什么问题。但是到了赵武灵王爷爷这一代,赵国就彻底陷入衰退了。不光国内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对外战争也是接二连三的战败。

最有名的一次,当属那场桂陵之战的前置战争了。很多人都知道,魏国强大起来之后,成了列国之中的第一霸主。此后,魏国开始不满足于做三晋之中的大哥,而是打算吞并韩赵两国。所以后来,魏国直接对赵国开战,并且一口气包围了赵国的首都。

关键时刻,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接下来派出了田忌和孙膑这对组合,围魏救赵,最后击败了魏国大将庞涓。不但彻底解决了赵国的危机,而且还重创了魏国,还留下了一个围魏救赵的成语。

不过,大多数人在读这段故事的时候,注意力基本上都在齐国和魏国这边,很少有人去关注赵国这边。实际上,在这场战争当中,赵国其实才是最大的输家!

首先,魏国进攻赵国之后,赵国根本就抵挡不住,很快就被魏国包围了首都。然后,赵国虽然向齐国求救,但是齐国哪有那么好心?齐国想看到的,是魏国和赵国两败俱伤之后,齐国再出手摘桃子。

所以,在齐国出兵救援之前,赵国其实就已经被魏国攻破了邯郸,差点被打到亡国了。后来齐国击败了魏国之后,魏国虽然战败,被迫把土地还给了赵国。但当时魏国交还土地的时候,却是在邯郸城外和赵国签署的和平协议,而且还附加了一大堆的不公平待遇。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发生在赵武灵王他爷爷在位的那段时间里。这对赵国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偏偏对于这种奇耻大辱,赵国还找不出问题的所在。

明明我们也改革了,我们也很努力,为什么我们还是打不过魏国?而且还会被魏国轻易碾压呢?

对于这个问题,当时整个赵国,几乎无人能回答。

但同时,大家也开始逐渐意识到,或许是赵国的体制开始出现问题了。

再之后,没过几年,赵武灵王的爷爷就去世,接下来赵国传到了赵武灵王他爹手里。赵武灵王他爹,也是个很有种的男人。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恰好他在位期间,齐国在马陵之战当中,直接干掉了庞涓,消灭了魏国的魏武卒主力。此战之后,魏国彻底丢掉了霸主的宝座,而赵国也得以逐渐摆脱被魏国压制的局面。

赵武灵王他爹在位期间,常年对外开战。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左右逢源,为赵国争取更多的利益,同时寻找问题的答案。但可惜的是,因为赵国体制存在问题,所以不管这位赵王怎么努力,最多也就只能保证赵国在对外战争方面,不再吃亏而已。想要壮大,那就根本不可能了。

不过好在,赵武灵王他爹在位后期,总算是真正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了。这倒也不是他多聪明,而是因为当时其他几个大国,都已经通过变法强大起来了。尤其是在秦国的商鞅进行变法之后,变法可以强国,几乎已经成了一个共识。

到了这个时候,赵国这边要是还想不明白问题的所在,那就真的是脑子不太好使了。

但是,找到问题的关键,不代表可以解决问题。即便大家都知道,此时赵国需要一场彻底的改革,才能真正让国家强大起来。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如果想要改革,首先需要面对内部阻力。当时赵国已经开国数十年,阻力已经开始变得很大了,和当年刚刚开国的时候,完全是两个概念。其次,当时各国之间,常年开战。那些完成变法的大国,也不会坐视赵国完成变法,不可能给赵国稳稳当当变法的机会。

如此一来,赵国面对的问题,就成了一个死结。

如果不变法,赵国就注定要慢慢衰亡。而如果选择变法,其他国家不可能给赵国这个机会,马上就会来围攻赵国。

这个问题,几乎无解。

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后,赵武灵王他爹虽然想多做点什么,但也是有心无力,后来在不断征战的过程当中,更是拖垮了身子,最后早早去世了。而接下来,就轮到赵武灵王登场了。

因为他爹去世得比较早,所以赵武灵王登基的时候,仅仅只有十五岁而已。而且,赵武灵王登基的时候,那叫一个险象环生。据说当时秦齐楚燕魏,五个大国,同时派使臣前来赵国吊唁。而且每个使臣来吊唁的时候,都带了至少一万兵马。

显然,大家都没安好心。大家都在等机会,一旦找到合适的机会,大家会毫不犹豫出手,彻底瓜分了赵国。

不过,赵武灵王倒是继承了他爹的聪明头脑。虽然登基的时候,年龄比较小,但是智商却很在线。再加上他爹给他留下了几个能力很强同时又很忠心的大臣,所以,赵武灵王登基之后,第一时间动员全国军队,牢牢守住赵国边境的各个要隘。同时还在外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联合中山国,拖住燕国的一部分力量;联合韩国和宋国,拖住魏国和齐国的一部分精锐。

总之,经过赵武灵王的努力之后,最终赵国算是有惊无险,完成了这次传位的过程。而随着赵武灵王坐稳王位,接下来,赵武灵王的故事,总算是正式开始了。

赵武灵王登基之后,依然要面对赵国的历史遗留问题。不过,之前他爹也不是白给的,他爹其实给他留下了一个不太完美的解决办法。

这个办法,也可以称之为‘古典军国主义’。

简单来说,就是赵国先集中所有技能点,只点亮战争方面的技能树,把战争能力先提升起来,让赵国看起来不好惹。接下来赵国靠吞并那些小国,填补国内的亏空,慢慢补足其他方面的短板。

一般的变法,是先通过内部变法,让国家先从内部强大起来,然后对外扩张。而这条道路,正好反过来,先对外开战,然后通过战争得到的资源,对内进行改革,最后实现同样的强国目标。

从古代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方法其实并没有高下之分,只能说是各有侧重。前者更加稳妥,但是实现起来要困难一些,内部阻力会很大。后者内部阻力小一些,因为开战之后,国内矛盾都被转移了,等于是把整个国家拉到了赌桌上。但缺点在于,这条路经不起失败,只要失败一次,国内就崩了,然后就等着被其他强国瓜分吧!

战国时代的几大强国,基本上都是通过第一个方法,也就是‘先改革再扩张’。在赵国之前,有一个大国是例外的,这个大国就是越国。越国也曾经是春秋末期的顶级强国。但是自从越王勾践死后,这个国家一直在持续衰落,后来还内战不止。

所以,到了战国初期的时候,越国眼见短时间内没希望解决内部问题,而且也没法进行改革。当时在位的越王,便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转移越国国内的矛盾,然后让越国再次强大起来。但结果,越国挑中的对象,是强大的齐国和楚国。第一波战斗,就被楚国给打崩了。

然后,越国就没了,直接被齐国和楚国给瓜分了。

对于越国的前车之鉴,当时赵国这边可以说是历历在目,因为这事就发生在几年之前。但是此时的赵国,又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选择赌国运。

当然,越国的历史,也让赵国有了前车之鉴。所以接下来,当赵国走上这条路之后,赵国避免了好几个大坑。

首先,赵国在选择开战方向的时候,没有选择向中原腹地扩张,而是选择向北方草原扩张。因为当时中原诸国都太强了,和他们打,失败的可能性太大。反倒是北方,草原上当时倒是有匈奴人,但是还没形成一个强大的政权,基本上都是游牧部落。而赵国的北方,也就只有中山和楼烦这两个政权,勉强还算强大,但整体上依然比赵国弱了太多。

其次,赵国向北扩张之后,开始积极和中原各国交好。至少在外交方面,赵国当时做得特别到位。当时赵武灵王利用几大强国合纵连横的机会,让赵国相对保持独立。为了加强和韩国的关系,赵武灵王后来干脆娶了韩国国君的女儿,成了韩国的女婿,后来还把这位韩国公主所生的儿子,立为太子。

赵武灵王的这套操作,自然是诚意满满,韩国那边自然也拿出了足够的诚意,开始和赵国组队了。

另外,赵国在北方的战事当中,也不含糊。对于北方唯一的一个大国燕国,赵国打起来是一点都不手软。恰好当时燕国内乱,老国王去世了,丞相和太子抢位置,齐国又派兵进入燕国,在燕国内部搞事情。赵武灵王就利用这个机会,直接插手燕国内政,并且大幅削弱燕国在北方的影响力,确保燕国不会影响赵国的扩张。

总之,经过赵武灵王这番操作之后,赵国在北方是彻底打开局面了。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赵武灵王就发现,赵国士兵似乎可以利用北方草原上,丰富的战马资源,多搞搞事情,改变一下打仗的方式。

所以在这之后,赵武灵王就提出,让赵国的士兵,都把衣服改成北方游牧民族的款式,让大家更适合骑马打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运动。

随着胡服骑射的改革彻底推广,赵国的军队当中,开始出现大规模成建制的骑兵军团。以往的时代,骑兵都是以运输和配合的角色,出现在战场上。但是赵国却第一次把骑兵军团,作为战争主力,这个改变,无疑是让赵国的军事力量彻底强大了起来。最关键的是,其他国家还没法学,因为他们不挨着草原,没有那么多战马。

总之,赵武灵王登基之后,时间顺序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公元前326年,十五岁的赵武灵王登基;公元前321年,赵武灵王迎娶韩国公主;公元前315年到公元前311年,赵武灵王插手燕国内乱,并且借此交好秦国;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正式提出胡服骑射改革……

等到胡服骑射改革完成之后,这时候的赵国,在军事上已经彻底起飞了。要说横推秦国齐国,那不太可能,但是自保绝对是绰绰有余,而且应该比衰落中的魏国更强了。所以,这个时候的赵武灵王,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赵国进行下一步的改革呢?

对赵国而言,打仗,从来都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的目的,是要对赵国内部进行变法。如今,赵国已经通过战争,暂时让赵国表面上强大了起来,看起来不好欺负了。接下来要做的,自然就是对内进行改革了。

然而此时的赵武灵王,却意识到一个问题:要想变法,首先你得有一个懂变法的人才。但偏偏赵国举国上下,会打仗的牛人不少,但是真正懂变法的却一个都没有。

这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的赵武灵王,萌生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要不然,干脆自己去其他国家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作为一国之君,擅自去其他国家,显然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在战国时期,随着中原各国彻底撕破脸,刷新底线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如果赵武灵王真的明目张胆去其他国家考察,带军队的话,根本就看不到什么;而不带军队的话,只要人家知道他的存在,依然不可能让他看到什么,甚至有可能直接把他扣下当人质。

这又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其实也不算难。最好的方法,就是赵武灵王不以国君的身份出去。简单来说,就是赵武灵王先传位给他的儿子,然后他再悄悄出去考察。这样一来,就算他被扣住了,对赵国也没什么影响。

这个念头出来之后,赵武灵王就再也无法抑制住了。而且,赵武灵王发现,这个办法好像是一举数得。自己退位之后,完全可以凭借太上皇的身份,继续领兵打仗,负责军事方面。而自己的儿子,却可以负责政务方面,全力进行对内的改革。

想到这里之后,赵武灵王顿时觉得,这个办法简直堪称完美。

不过,在这之前,赵武灵王却需要先解决一个小问题。

如果他真打算实行这个方案,他首先得换个太子,换个王后。

在很多历史记载当中,大家都是这样记载的:赵武灵王娶了韩王的女儿之后,首先生下了自己的大儿子赵章,并且把赵章立为太子;后来,赵武灵王又喜欢上了一个叫吴娃的女人,并且和吴娃生下了好几个儿子。

因为吴娃比较得宠,后来吴娃就吹枕头风,让赵武灵王改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赵武灵王后来也没抗住枕头风,所以就废了老大赵章,改立吴娃生的老二赵何做太子了。

大部分的历史书,基本上都是这么记载的。

我们可以确定,当时赵武灵王换太子,确实可能有吴娃吹枕头风的原因。但要说赵武灵王废太子,完全是因为这些枕头风,那就太小看他了。

据后世史学家分析,当时赵武灵王之所以废太子废王后,可能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因为那个王后是韩国的公主,赵武灵王必须得有所防备。如果赵武灵王去外边考察,这位韩国公主,忽然联合韩国,在赵国这边搞事情,又该怎么办呢?

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位韩国公主,真的没想过这些。可是接下来,一旦赵国改革成功,势必要向中原扩张。而赵国如果向中原腹地扩张的话,首先要解决的,一定是韩魏两国。这种请下,赵国有个韩国公主做王后,有个韩王后裔做太子,绝对会影响赵国的整体规划。

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公元前301年,也就是赵国开始推行胡服骑射运动数年之后。这一年,据说那个很得宠的吴娃死了,然后临死之前恳求赵武灵王换太子。然后赵武灵王正式下令,废了大儿子的太子之位,改立老二做太子。废太子这一年,大儿子赵章二十岁,二儿子赵何10岁。

接下来的两年里,赵武灵王开始给小儿子安排各种班底,确保自己离开赵国之后,赵国依旧能够正常运转。有意思的是,从后来赵武灵王和大儿子赵章的表现来看,赵武灵王其实很喜欢自己这个被废的大儿子。哪怕这个大儿子被废了,赵武灵王依然让他领兵,负责保护他弟弟。而老大赵章本人,对此似乎也比较认可。

这显然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显然,在正史上没有记载的那部分历史当中,赵武灵王当时很有可能和自己的大儿子在谋划什么,所以才能让这个大儿子,心甘情愿的辅佐自己的弟弟。

两年之后,随着赵武灵王把国内的事情都料理清楚了。这个时候,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正式禅位给自己的二儿子赵何。这一年,赵何其实仅仅只有十二岁而已。

而赵何登基之后,赵武灵王又用了一年的时间,淡化自己在赵国的影响力。一年之后,赵武灵王终于以使臣的身份,踏上了前往秦国的道路。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无疑是最传奇的一次出使活动。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位君主,悄悄化妆,前往其他国家考察。尤其是当时的秦国,名声其实不太好,之前还扣留了楚怀王。所以,赵武灵王的这次出使,绝对是相当不容易的。

不过显然,赵武灵王为了这次出使,也是下了很多功夫。他之所以选择秦国出使,就是因为秦国的改革最成功,他想亲眼看看秦国到底是怎么运转的。据后世史学家分析,赵武灵王极有可能从刚登基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在谋划这次出使了。因为他出使秦国之后,秦国的大臣们,竟然没有任何一个认出过他。

这主要是因为,之前很多年里,赵武灵王一直都是深入简出。只有韩魏两国的国君,见过他的真容。至于秦国这边,赵武灵王似乎一直在刻意隐瞒很多东西,导致秦国根本就没几个人认识他。

而接下来,在出使秦国的过程当中,赵武灵王详细地考察了秦国的风土人情,体会到了秦国制度的先进性。甚至于赵武灵王还曾经孤身上殿,亲自面对面见过当时在位的秦昭襄王。这种胆识,显然是超乎想象的。

而从秦国归来之后,赵武灵王已经对秦国的各项制度,有了深刻的认知。所以回到赵国之后,赵武灵王就开始根据赵国的实际情况,照抄秦国的很多制度了。与此同时,赵武灵王更是把自己的那个大儿子常年呆在身边,教他怎么打仗。在赵武灵王的教导下,老大赵章从十五岁开始,就已经开始指挥军队了。等到赵武灵王回来之后,又教了他几年,这时的老大赵何,已经是一个很出色的将领了。

或许,在赵武灵王眼里,他真的有一个非常完美的蓝图构想:自己作为太上皇,负责带兵冲杀在前,替赵国开疆拓土。老大赵章,继承自己的领兵才能,未来可以做那横扫六国,乃至扬鞭草原的绝世名将。老二赵何,老老实实在家做皇帝,管好他的政务,做那所谓的千古明君。

父子三人,同心协力,赵国岂有不强大之力。

不得不说,赵武灵王的这番布置,其实真的很理想化。如果真能实现的话,或许战国时代,最后就是赵国统一天下了。但问题是,赵武灵王的这个安排,实在是太过理想化,受到感情因素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同样安排的,其实不止赵武灵王一个人。比如后来的隋文帝杨坚,以及唐高祖李渊,都曾希望自己大儿子做皇帝,二儿子做千古名将。但是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杨坚扶持老二杨广,最后导致杨广成功夺嫡;李渊重用老二李世民,最后就有了那场玄武门事变,老二亲手杀了老大。

因为在古代的政治体系之下,尤其是封建王朝的体系之下,最高权力是没办法共享的。

哪怕感情再好,也不行。

所以接下来,赵武灵王为自己这个过于理想化的布置,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回到赵国之后,因为赵武灵王过于宠爱老大赵章,甚至父子二人吃住都在一起,所以很多赵国的大臣,误以为赵武灵王又开始支持老大了。于是接下来,赵国的很多大臣,开始纷纷站队。有的站队到老大赵章这边,有的站队到老二赵何那边。

与此同时,赵武灵王发现,自己以太上皇的身份,对赵国发布政令,完成改革,似乎有点不太顺手。因为他此时已经不是国王了,就算他想下令,也得先通过他儿子。所以渐渐地,矛盾就开始产生了。

这种矛盾其实比较好理解。随着老二赵何逐渐长大,赵何也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就算是父子之间,也不可能意见完全一致。所以,有些赵武灵王想做的事情,老二赵何未必想去做。如果只是一次两次,赵何作为儿子,或许还会遵循父亲的想法。但时间长了,只要他是个人,就一定会有独立的念头。

所以,察觉到老二赵何想要独立的赵武灵王,就开始不高兴了。时间长了之后,赵武灵王就逐渐产生了新的想法:或许……可以让老大也做一下赵王试试?再不就把赵国一分为二,让哥俩各自统领一部分?亦或者自己可以再次登基,再次由自己做赵王?

而当赵武灵王产生这个念头之后,老二赵何自然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出于自保的心思,老二赵何不可能不做点什么。所以接下来,已经成年的赵何,就开始以自己为中心,构建专属于自己的政治团体。赵何这边的人,自然也坚决反对赵武灵王把赵国分成两半,或者直接废了赵何之类的事情。

而赵何的这个做法,落在赵武灵王眼里,那就更是不孝或者不听话的表现了。

老二越是这么做,赵武灵王就越想废了他。

所有的矛盾,都是从误会开始的。接下来的几年里,父子之间的误会越来越多,矛盾也就越来越深。到了后来,赵武灵王已经不再把老二赵何视作自己的儿子,而是当成了自己的阻碍,想要除掉或者废黜自己的儿子了。

到了这个时候,父子三人的悲剧,其实就一直注定了。

所有的矛盾,在公元前295年,也就是赵武灵王从秦国回来两年多以后,彻底爆发了。这一年,赵武灵王前往沙丘,打算给自己挑一块合适的墓地。前往沙丘的同时,赵武灵王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带在身边,打算和两个儿子摊牌了。

而接下来,到了沙丘这边之后,赵武灵王和老大住在一起,老二作为赵王,自己单独住。此后,老大下面的支持者,给老大出主意,让老大直接干掉老二,并且控制赵武灵王,自己彻底掌权。而老二这边,察觉了风声之后,自然也开始调兵遣将。

再之后,老大以赵武灵王的名义,让老二过来聊一聊。老二不干过去,先让自己麾下最得力的大臣过去。大臣过去之后,直接被老大杀了,然后老大再次派人,去找老二过来。

这个时候,老二就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直接下令,派兵包围了老大和赵武灵王这边。因为老二早有防备,所以调动的军队比较多,很快就彻底封死了赵武灵王的住处。

但是接下来,事情就比较难搞了。身为老二的赵何,虽然已经控制住了局面,但是他总不能直接下令,让下面的军队杀了他大哥和他爹啊!要是老二真敢这么做,估计下面的人也该造反了。而如果不杀的话,事情已经闹到这一步了,只要赵武灵王重新掌权,老二不光要被废,而且必死无疑。

所以最终,老二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只围不攻。既不撤去包围,也不和里面沟通。就这样,在包围了三个月之后,赵武灵王终于吃光了所有的粮食,最后和他的大儿子一起,被活活饿死了。

就这样,一场父子三人的误会,终于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客观来说,这场悲剧的源头,其实就在于赵武灵王的规划,太过理想化了。赵武灵王考虑到了所有问题,唯独没想过感情问题,没想过如果父子之间产生误会,到底该怎么解决。或者,在封建王朝的体制下,这种误会,本身就是一个打不开的死结。

随着赵武灵王身死,接下来,老二赵何彻底独掌大权,成为了赵国的绝对统治者。客观来说,老二赵何能力其实也很不错。他在位期间,不但继承了赵武灵王的政治遗产,而且还能做到知人善用。正是他在位期间,赵国涌现出了廉颇、蔺相如、赵奢等一大堆的牛人。

但同时,因为这场沙丘政变,赵武灵王之前所有的谋划,都彻底没机会实现了。而赵何本人,依然不知道怎么变法。所以,直到后来赵国灭亡,赵国都只是进行了单纯的军事改革,而没有进行体制变法。

这才导致后来长平之战的时候,秦赵双方对峙,秦国靠着制度优势,可以征调更多的补给运到前线。而赵国这边,对峙一年之后,国内粮食已经不够了,所以当时赵国才不得不换下廉颇,改换喜欢主动出击的赵括做主帅,最终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失败。

归根到底,这一切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赵武灵王的死。

如果赵武灵王不死,并且进行了系统改革,或许后来赵国就能统一天下了。

也正是因为赵武灵王的例子,后来几乎所有朝代,皇帝想要废长立幼的时候,大臣们都会拿赵武灵王做例子。

因为这场父子三人之间的悲剧,原本其实是是可以避免的。

","gnid":"92dc313c484f08e45","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73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8fc83b3f6b221ef.jpg","width":"1108"},{"desc":"","height":"59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2626988648bf28e.jpg","width":"998"},{"desc":"","height":"72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40bc75c4eb23375.png","width":"1034"},{"desc":"","height":"71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ffa17ab8a7a657b.jpg","width":"1280"},{"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9eac543fc2dd142.jpg","width":"863"},{"desc":"","height":"7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a4cd1642ba5707c.jpg","width":"952"},{"desc":"","height":"57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5747fc2e78b802d.jpg","width":"1152"},{"desc":"","height":"68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9b394b7acd464d7.jpg","width":"1000"},{"desc":"","height":"67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a8c52c8bb61ff3e.jpg","width":"1152"},{"desc":"","height":"56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36b1a11b46a5574.jpg","width":"1000"},{"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f490a314d98fa08.jpg","width":"793"},{"desc":"","height":"55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e12ea27d49abdc3.jpg","width":"1000"},{"desc":"","height":"62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45d5f4c094ba53d.jpg","width":"1016"},{"desc":"","height":"47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954c7964783eb7f.jpg","width":"1000"},{"desc":"","height":"51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1970c25b9efa863.jpg","width":"1030"},{"desc":"","height":"76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0105a051b537036.jpg","width":"1280"},{"desc":"","height":"4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c1c2dd5a986bc58.jpg","width":"1000"},{"desc":"","height":"88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e1e2832d66f7833.jpg","width":"1320"},{"desc":"","height":"6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8d6004f98e41c2f.jpg","width":"836"},{"desc":"","height":"66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2881105e8916278.jpg","width":"1000"},{"desc":"","height":"12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a0143cc9cc40ef5.png","width":"998"},{"desc":"","height":"71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dc213156fa3b8e9.jpg","width":"1134"},{"desc":"","height":"58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45c2a415dfa60e3.png","width":"874"},{"desc":"","height":"89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f97ede7bc793410.jpg","width":"1250"},{"desc":"","height":"42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808744eec21f654.jpg","width":"998"},{"desc":"","height":"56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a6346feb57e99ca.jpg","width":"1000"},{"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2e96d4bb971c5ef.jpg","width":"794"},{"desc":"","height":"39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3321597c4bbfac0.jpg","width":"1055"},{"desc":"","height":"45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9801d4a19c5398e.jpg","width":"850"},{"desc":"","height":"63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d6a453fabad17bd.jpg","width":"972"},{"desc":"","height":"74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b13c86ee4cda2ae.jpg","width":"1314"},{"desc":"","height":"43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7ac1bc1ec64a240.jpg","width":"1080"},{"desc":"","height":"77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5a1527df5554a5c.jpg","width":"1280"},{"desc":"","height":"92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d251398e4cc913c.jpg","width":"1384"},{"desc":"","height":"48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e1261fc44230a2b.jpg","width":"902"}]}],"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00291363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32d3f9ecd7ddfa2c9991e2c1e159f0b7","redirect":0,"rptid":"f2feea41d666c32a","rss_ext":[],"s":"t","src":"趣文史记录","tag":[{"clk":"khistory_1:赵国","k":"赵国","u":""},{"clk":"khistory_1:赵武灵王","k":"赵武灵王","u":""}],"title":"扒一扒赵武灵王之死!为什么说赵武灵王的死,直接注定赵国的灭亡

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饿死?一代雄主竟落得如此下场
赵武灵王这个人戎马一生,曾经为天下人民做过不少的好事,说他是一代英明的君王也一点没错。可这样的一位英雄人物,最终的下场却非常的凄惨,晚年不仅要自己去树上掏鸟窝,还要想办法捕捉老鼠为食,可即使这样,他也被活活的饿死了。落得如此可怜的下场,究竟是为什么?《东周列国志》记载:赵武灵王...

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是怎么死的
一群人冲进宫中杀了赵章和所有反叛者,只留武灵王一人。其他人还好,但这武灵王无人敢直接杀死,只能留他自己在宫中,开始还有些点心瓜果可吃,后来只能吃些鸟雀、老鼠,足足耗了三个月才把一世英名的赵武灵王活活饿死在寝宫之中。赵王赵何一切都假装不知道,不闻不问,直到尸体送来才大声痛哭,...

改变中国战争的一代明君竟是被活活饿死?
改变中国战争的一代明君竟是被活活饿死 世事难料,古语有言“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纵观整个世界历史,那些曾经纵横捭阖、驰骋沙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物都难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结局。不是死于权力斗争,就是死于阴谋诡计。介绍一位深刻影响中国古代两千年战争史的人物,他就是赵武灵王。提到...

赵武灵王饿死沙丘宫的主要内容
武灵王被包围长达3个月,在宫中得不到饮食,饥饿难耐,就只能掏雀窝捉幼雀生食充饥,终于饿死在沙丘宫中。公子成、李兑诛杀了公子章、田不礼,饿死赵武灵王后,惠王年幼不能治国,于是公子成为相国,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赵国虽安定下来,但国力在这次内乱中已一度受到损失。

赵国最厉害的赵武灵王为何最后被活活饿死?
因为赵章躲在父亲宫中,怎么办?思前想后,李兑、公子成等背着赵惠文王强攻,赵章被杀。但公子成率兵包围了武灵王的行宫,这是重罪。一不做二不休,他索性不许武灵王出宫。三个月后,赵武灵王被困饿死。历史不能假设。但当初赵武灵王不是因为心疼赵章,而将他封到外地,这一切或许就能避免。

因换继承人儿子将父亲饿死的故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宫中之人都争先恐后地逃出了宫,但不允许主父出来,赵武灵王最终是被活活饿死的。此后,仍是赵惠文王当政,但却是公子成为相,号平安君,李兑为司寇,实为成、兑执掌赵国政权,史称“沙丘之变”。历史上,对于此次政变,有诗云:闲来凭吊数春秋,阅尽沧桑土一杯。本籍兵争百战得,却...

哪些君王被活活饿死,他们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第二个活活饿死的君王是赵武灵王。这个赵国的武灵王就是那个推行胡服骑射的赵国国君,赵国也在他的带领下慢慢的强大了起来。赵武灵王纵然一世英名,但却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起了糊涂。他本来立了公子章为太子,后来又改立了公子何。这还不算完,最后他还想让公子章自立为王。最后公子章发动了叛乱,将...

春秋哪国国君被自己的大臣围困困死了
武灵王本人在前296年的 沙丘之乱 中被幽禁饿死,谥号为武灵王(“灵”为贬义谥号,表示“乱而不损”,赵国君主称王,自武灵王 谥号 始)。沙丘之乱简介:沙丘 之乱是指惠文王四年(前295年),主父和惠文王到沙丘游览(一说是寻找墓冢地点),分住两处宫室。公子章认为时机已到,就利用他的党徒和...

赵武灵王赵雍是被谁活活饿死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英明神武的一代君主,就在他退位后三年,赵国就发生了著名的沙丘宫变,雄极一世的赵武灵王赵雍就被人活活饿死在沙丘行宫,享年仅45岁,结局那是怎么一个悲惨了得。而赵雍晚年为何会有如此悲惨呢?对此官方的解释是赵武灵王在立嗣问题上犯了大错,导致了其长子赵章和次子赵何两个集团...

赵惠文王才十岁,为何要饿死他的父亲?
赵武灵王确实是在沙丘被围困饿死的,在沙丘围困赵武灵王致死的实际指挥人物是赵国当时的权臣赵成和李兑等人,赵惠文王当时还是孩子,还没有能力和魄力做这种事情,也没有证据说赵惠文王是这件事情的幕后,所以赵惠文王谈不上弑父。倒是赵武灵王虽然在赵国搞胡服骑射,又灭了中山国,大大的提高了赵国的...

邸该13664792654问: ”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是怎么死的? -
桂东县盖曲回答:[答案] 赵武灵王本人在前296年的沙丘之乱中被幽禁饿死 沙丘之乱是指惠文王四年(前295年),主父和惠文王到沙丘游览(一说是寻找墓冢地点),分住两处宫室.公子章认为时机已到,就利用他的党徒和田不礼作乱,假传主父命令召见惠文王.相国肥义狐...

邸该13664792654问: 赵武灵王结局的问题 -
桂东县盖曲回答: 赵武灵王要不是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误决定,也不会落到饿死的下场.他犯下的第一个错误是不该废长立幼,第二个错误是不该有想把赵国一分为二(他想把他的长子赵章立为代王,幼子赵何立为赵王.他这个想法让被废的长子有了反心.)第三个错误是在赵章起兵反赵何战败后,不该收留、接纳赵章,让赵章进沙丘宫是赵武灵王被饿死的直截原因.

邸该13664792654问: 赵武灵王被围为什么不爬墙 -
桂东县盖曲回答: 公子成尽出主父宫人,不许主父出宫.主父欲拼一死,但公子成等人只围不战,无人敢担刺杀主父的罪名.主父被围在内宫里,内宫本无存粮,一些日常的瓜果点心没过几天就被吃光了.公子成对主父断粮断水前后达三个月之久,主父被活活饿死.公子成在确定主父必死之后,才打开内宫,为主父收尸.赵王何对主父之事一直不问,直到公子成来报主父饿死,才痛哭一场,命令厚葬,全国举哀. 也就是说公子成是有准备的,不会给赵武灵王逃跑的机会. 大家都不想担这个弑君的罪名. 也许他试过逃跑,但未成功.这是历史记载的问题了. 毕竟,他的历史是由后人来书写的.

邸该13664792654问: 秦始皇死于沙丘,赵武灵王饿死于沙丘宫,是不是同一个地方?这么巧,莫非天意?赵国的怨气最重. -
桂东县盖曲回答: 是同一个地方, 秦始皇自公元前211年十一月从会稽下海,此时已经是公元前210年的春天,这次海上之旅长达半年,这几个月正是天气寒冷的时候,海面上冷风不止,秦始皇也受了风寒,班师回咸阳. 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到达赵国沙丘,这里宫舍齐整,风景秀丽,正是疗养的好去处. 秦始皇就在沙丘养病,沙丘真是帝王的夺命之地,秦始皇的伤寒迅速恶化,以至于性命垂危. 最终,壮年秦始皇还是意外地死在了沙丘,秦始皇弥留之际看到赵武灵王挥动着孔武有力的胳膊,向自己招手… 沙丘宫,真是巨星陨落之地!

邸该13664792654问: 赵武灵王是被活活饿死的吗?
桂东县盖曲回答: 赵武灵王,约生于赵肃侯十年(前340年),卒于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名雍,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六代国君(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执政27年).周赧王十六年...

邸该13664792654问: 赵武灵王的悲哀 -
桂东县盖曲回答: 是啊,我认为他是英雄,能够让赵国成为当时六国中唯一一个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不容易 当时就是因为晚年,要想立两个太子,一个立在邯郸,一个立在大同--不可能啊,

邸该13664792654问: 赵武灵王是怎么死的 -
桂东县盖曲回答: 英明的赵武灵王虽然有赫赫战绩,但却被自己争王位的儿子们囚禁而活活饿死,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邸该13664792654问: 赵惠文王为什么没救赵武灵王,他是怎么死的 -
桂东县盖曲回答: 历史上关于赵惠文王的死并没有明白的纪录,可是能够确定的是赵惠文王是在公元前266年死的,可是至于灭亡缘由就不是很明白了.可是历史上假如是病死,或是无疾而终的,普通都不会把他们的死因写出来,以是这么看来,赵惠文王该当是在公元前226年的时分病死或许天然灭亡的.

邸该13664792654问: 请教懂历史的亲们:赵武灵王的墓为什么在北方很远的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 -
桂东县盖曲回答: 被国内保守势力活活饿死这里的,非正常死亡加上不想让他回葬

邸该13664792654问: 赵国是怎样消灭秦国的? -
桂东县盖曲回答: 好象没有吧,打败过,但没有消灭过--反而被人家消灭. 其实赵国的军事势力在赵武灵王时期与秦是不分上下的,在赵武灵王的一系列改革之后--侧重于军事,赵国军事实力可以说突飞猛进,在之后的宫廷之变中,赵武灵王被乱军(他儿子指挥)围困于后宫,最后饿死.他的死可以说是赵国的一大损失,本来是对秦保持战略攻势,因为这场变乱赵国势力明显下降,对秦斗争改为战略守势,并且放弃了原先赵武灵王制定的对秦斗争方略.而经过经济与政治的一系列国家改革后,秦国的综合国家势力(不仅仅军事方面)跃居群雄之首,第一个具备了进行全国战争的能力,而此时的六国的国家实力已经远远被秦拉下了,这场统一全国的战争的胜利最终被秦取得也是在情理之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