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成风疟

作者&投稿:蓍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内经所言风疟和洞泄症状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风疟是疟疾的一种,多由夏季贪凉受风,复感疟邪,至秋而发。《素问·金匮真言论》:“秋善病风疟。”“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素问·刺疟篇》:“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素问·生气通天论》:“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灼,穴俞以闭,发为风疟。”证见烦躁、头痛、恶风、自汗、先热后...

风疟的引证解释风疟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风疟的引证解释是:⒈中医病名。即疟疾。引《素问·生气通天论》:“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风疟的引证解释是:⒈中医病名。即疟疾。引《素问·生气通天论》:“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结构是:风(半包围结构)疟(半包围结构)。拼音是:fēngn...

金匮真言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翻译】精,是人体的根本,所以阴精内藏而不妄泄,春天就不会得温热病。夏暑阳盛,如果不能排汗散热,到秋天就会酿成风疟病。这是诊察普通人四时发病的一般律。 【原文】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

生气通天论篇(七)
7. 魄汗未尽:魄汗,即白汗。白汗乃不因暑而汗,即自汗。形弱而气烁:烁,消岁李烁。形体瘦弱而阳气被伤。8. 穴俞以闭,发为风疟:形弱气消,风寒薄之,穴俞随闭,郁而化之热藏不出至秋阳复收,两热相合,故令振栗、寒热相移,而成风疟。9.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兼挟其它六淫邪气...

怎么理解春善病鼽衄
回答:【提问】请老师,解释一下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回答】学员yj999,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有一段这样的论述: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

014-3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6]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第4段注解】:1, 故\/春\/善病\/鼽衄: 鼽:qiu第二声(与求同音),五笔为THLV,意思是(鼻孔)堵塞。衄:nv第四声(女是第三声它是...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第七讲
    译文: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生麻痹。如果冬天不剧烈运动扰动阳气,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衄和颈部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长夏季节就不会发生洞泄一类的里症(证)、寒症(证),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 ,冬天也不会发生了痹症,飨泄、汗出过多等。   ...

《黄帝内经·素问》四篇
故冬不按蹻(qiāo),春不鼽衄(qiú nǜ);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bi4 jue2),飧(sūn)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

寒疟医学解释
寒疟,作为疟疾的一种,根据古代中医理论,《素问·疟论》记载:“寒疟表现为阴气过盛,继而受风阳影响,导致先寒后热的病症。病症会在特定时间发作,因此称为寒疟。”与风疟的区别在于,风疟患者疟疾发作时会出汗并怕风,见于《素问·刺疟》中。后世对寒疟有不同理解。首先,寒邪潜伏在体内,秋凉时...

黄帝内经里面提的嬶衄是什么意思
鼻子出血

宁孔17533182008问: 中医风虐是什么意思 -
云龙县抗力回答: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多由长夏季节贪凉受风感受疟邪所致.症见先寒后热,寒少热多,头痛烦躁,畏风等. 有无汗恶风和有汗恶风两种类型.

宁孔17533182008问: 皇帝内经第4章谁有? -
云龙县抗力回答: 黄帝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

宁孔17533182008问: 什么是疟疾?疟疾都有什么症状?一般治愈需要多长时间? -
云龙县抗力回答: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血液内所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吸血时传播,多见于夏秋季节.病人大多数发冷发抖,继而出现高热、面色潮红、头痛、口渴、全身酸痛.接着就是全身大汗、体温很快降至正常.如此症状可反复周期性发作....

宁孔17533182008问: 中医怎么说疟疾?
云龙县抗力回答: 中医认为:疟疾因外感疟邪、疫瘴湿毒之气或风〔寒、暑、湿之气,内则正气损伤而发病. 如《疟论》云:“夫酸症,皆生于风”,内经《生气通天论》言:“夏伤于暑,秋必酸疟”. 疟疾发病,往往有几种病因相合,如《疟论》谓:“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幵发,. 因遇夏气凄沧水寒,藏于腾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即暑、寒、湿、风几种病因相加, 从夏持至秋乃发病.疟邪为疟疾主因,《内经》称为疟气,如《疟论》言“疟气随经络以内薄”, “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

宁孔17533182008问: 怎么从"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角度理解"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 -
云龙县抗力回答: 这个不是物极必反.而是重合而出现的一些变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这个念chong . 重就是双份. 也就是冬加寒. 冬就是寒啊.寒加寒. 也就是春加风.春就是风大.风加风. 其他以此类推. 而发生的一些变故.

宁孔17533182008问: 疟疾有哪些症状
云龙县抗力回答: 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