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为子隐看法

作者&投稿:宰父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绩三仕三隐的看法
王绩简介:王绩,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他初仕于门下省,后隐居田园,诗文朴素自然,风格独特。其作品多反映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等主题,被誉为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王绩三仕三隐对于现代人的意义:1、自我价值实现:王绩在仕和隐的交替中寻找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对现代人...

俗语“子不言父过,女不道母奸”什么意思?古人说的有道理吗?
“子不言父过”可以理解是,儿子不能讨论父亲的过错,“女不道母奸”作为女儿,不能说母亲做事时的投机取巧,此俗语出自《礼记》,意思是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要去议论母亲或者是父亲的过错,做子女的不言父母的过失,这是建立在孝道的层面上的, 子女说父母的过失是大不敬,伤福报,不顺孝道。 子为父隐 子不言父过,...

论语的读后感
在这一层面来说,孔子的仁就是尊重、爱护人,亦可以理解为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方法,如“礼”等。 孔子还是一个有情的人,这也是我亲自读《论语》最大的收获,这使我认识到:孔子不仅讲理,也讲情。读到“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即父亲做了坏事,儿子应该要为父亲隐瞒,反之亦然),感动得流涕,孔子在...

关于“亲亲相隐”制度
最早提出父子应该相互容隐的是春秋时期的孔子,《论语.子路》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子之间有着最亲的血缘关系,是天性之爱,相隐是理所当然的,符合人情伦理,从此容隐首先在理论上得到了儒家的肯定和倡导...

容隐的作为法律制度的容隐
在《论语子路》中孔子曰“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2]孔子的这句话成为日后“亲亲相隐”制度的基石,而后的封建立法也无一例外的吸收了这一思想。秦简《法律问答》载:“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可(何)谓‘非公室告’?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

道家隐士思想: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仔细比较就会发现,富人的田园生活是有了物资保障式的田园生活,生病了可以及时就医,想学习就学习,想工作就工作,一切是财务自由式的田园生活,而穷人的田园生活则是整天为填饱肚子而忙碌着,生病没钱医的田园生活。所以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的境界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而不...

你是如何评价王子文隐婚生子的?
对于王子文隐婚生子我的看法是:1.艺人也有自己的隐私,不想暴露自己的家庭;2.隐婚生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完全能够接受王子文隐婚生子。娱乐圈总是给我们很多神秘的感觉,很多事情发生之后都让大家感到非常意外,这也是娱乐圈经常引起大家轰动的原因。王...

对古人归隐现象看法作文
古代隐居者有两种情况:一、为修道。二、为躲避,例如躲避战乱、赋税、劳役、兵役、仇杀等等。其实古代的隐逸生活要比普通大众的生活强出许多,自己开几亩田,没有人管,没有赋税,没有劳役,逍遥自在,粮食蔬菜若有剩余,还可以下山去换点酒喝,或者干脆自己酿酒。而今天隐居却是比较痛苦,因为相对来说...

对儒家文化的看法的作文
所谓“礼”在很大方面主要是当时孔子为了维护西周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因此具有很大的消极色彩.例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的三纲五常,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而对女性的压制就更加的严厉,甚至可以称得上泯灭人性.鲁迅更是将其称之为“吃人的礼教”.但不可否认的是这...

结合陶渊明谈谈对古人归隐的看法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清高曾是个褒义词,清高的人一般说来是受到敬重的.清高的 "清",意思比较明白,无非是为人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见不得人的勾当.至于"高"的含义,则似乎不同于高风亮节、德高望重之高,而是总要带上一点孤独乃至孤僻的意味,或者可以解释为孤高.因此,清高的名声首先总是落到...

亥鱼18968107186问: 从哲学的角度如何理解孔子的父子相隐的思想 -
安平县泰瑞回答: 某种程度上讲:父子相隐就包含了相互揭发的根本原因.别人做了坏事,你揭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了得到什么在揭发的呢?)如果揭发父子的话,那你要得到东西就失去了.也就不会有揭发别人的原因了.所以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当然父子相隐也不等于纵容,可以改用别的办法嘛.未必犯了罪,按照法律该杀就杀就一定是对的,法律是社会对大众的处事方式,不是个别人之间的处事方式.

亥鱼18968107186问: 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而左传中赞扬大义灭亲古代人如何看待两?
安平县泰瑞回答: 古代哲学中的一个矛盾,其实分析开来也并不复杂.首先应该知道这些古代道德思想... 所以忠、孝、仁、义被摆的很高.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其实就是亲情人伦的一种体现...

亥鱼18968107186问: 关于《论语》:“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的疑问 -
安平县泰瑞回答: 《论语》里面重孝悌,认为这是仁道的根本.所以“学而篇”里面有这样的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夫子认为,什么是正直的人?的确,从法理上讲,指证偷窃者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正义感.但是,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父子之间,就不可思议了!亲情是人伦的本初,如果儿子为了正义去指证父亲,那么这个儿子还配为人子吗?再退一步考虑,如果真有这样的儿子,那么他所秉持的正直,真的是正直吗?或者是其他的?按照我们的土话说,这种事情都能做的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呢?

亥鱼18968107186问: 怎样理解“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
安平县泰瑞回答: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叶公告诉孔子,他们那有个正直的人, 父亲偷羊,他出来做证了.孔子说,我们的正直的人与他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亥鱼18968107186问: 此处“隐”字当作何解?《论语子路》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由于不知道原文“隐”字的繁简对映关系,导致此段文字有二种解释.(一)... -
安平县泰瑞回答:[答案] 看上下文,叶公说的是告发,孔子的“隐”应该是“瞒的意思.查看原帖>>

亥鱼18968107186问: 结合儒家亲亲互隐的实例,说明儒家伦理的价值和意义 -
安平县泰瑞回答: 《论语·子路》记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亲亲是仁的根本,也是人之为仁出发点.父亲偷人家的羊,自然是罪,需要收到惩处.但是,如果儿子主动去揭发,就失去了父子之亲,不符合仁的要求. 似乎,这种观点与现代法制社会的要求相悖,但是大义灭亲是不是泯灭了人间的真情,让这个世界变得异常冷酷呢.

亥鱼18968107186问: 《论语》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什么意思
安平县泰瑞回答: 叶公告欣孔子:「我们这里有一个能行直道的人,他父亲窃人羊,他出来证明了.」... 法治精神是「义不容情」,「父为子隐」已不合时宜.华人社会还把特殊人情放在社会...

亥鱼18968107186问: 父为子隐是什么意思 -
安平县泰瑞回答: 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亥鱼18968107186问: 父为子隐是什么意思 -
安平县泰瑞回答: 父为子隐【拼音】:fù wéi zǐ yǐn【释义】: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出处】:《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例句】:彼各都忍了也波哥,因此上~,上下家和顺. ★元·无名氏《九世同堂》

亥鱼18968107186问: “父为子隐”什么意思﹖ -
安平县泰瑞回答: 亲亲相隐,中国古代法律原则之一,亲属之间不得互相告发,若告发则违背伦常,需论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