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对苏轼的评价出头地

作者&投稿:漕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为聪明误一生——读《苏东坡传》兼及杨修
苏轼和杨修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但都因聪明惹祸。苏轼因才气冲天被群小所难容而招致一贬再贬,杨修则被曹操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了。尽管如此,但他们两人的聪明还是有区别的。苏轼的聪明,是从开始的清醒而走向另一种“糊涂”的聪明;杨修的聪明,却转到另一种过于聪明的“糊涂”。何以见得?且看苏轼,在历经人生坎坷后,...

以大智若愚的意思作首诗
杨修的确很聪明,可他只是智商高于常人,不懂得做人。 (接下来是我的个人见解:既然杨修那么聪明,能够猜透曹操的心思,那他怎么会不了解曹操的性格,那么聪明的他为什么会不知道锋芒毕露的后果?)而人的一辈子不要太精明,能够难得糊涂未尝不是一种福气,精明有精明的烦恼,糊涂有糊涂的好处。 其实,人只要大事不糊涂,小事...

用四字成语评价历史人物
初出茅庐 诸葛亮 得陇望蜀 岑彭 卧薪尝胆 勾践 兔死狗烹 勾践 不学无术 霍光 髀肉复生 刘备 后患无穷 刘备 如鱼得水 刘备与诸葛亮 虎踞龙盘 诸葛亮 集思广益 诸葛亮望梅止渴 曹操 才占八斗 曹植 七步之才 曹植 超群绝伦 关羽 一身是胆 赵云 坚壁清野 荀彧 如嚼鸡肋 杨修 ...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
精辟之斯!于是我想到了不甘以皓皓之百而蒙世之温蠖自沉汨罗江底的三履大夫;同时被贬且处以极刑的太史公;不被曹操所容的才子杨修;及清朝大兴的文字狱。也许作者是对的。中国的文化史一直在被统治者或灵魂卑劣的小人所控制的阴影里畸形的发展。这是中国的“独特”国情吗?中国人不是向来以宽广的胸襟、谦逊、厚以...

杨修鸡肋诗词典故
三国时曹操进攻刘备,兵临汉中,至阳平,刘备因险拒守,曹操欲攻不下,欲退又不忍心,于是传令以“鸡肋”作为口令,杨修揣摩出曹操的心思,知道他退兵的意思,自己便开始收拾行李。后以此典喻指无所用而又不忍舍弃之物。用典形式 【鸡肋】宋·苏辙:“官如鸡肋浪奔驰,政似牛毛常黾勉。”金·元好问:...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关羽、曹操、吴起、杨修、李林甫、曹刿、孔子、墨子...
关羽:刮骨疗毒 桃园结义 单刀赴会 曹操:望梅止渴 老骥伏枥 吴起:信守不渝 杨修:恃才放旷 李林甫:口蜜腹剑 曹刿:一鼓作气 孔子: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墨子:墨守成规 曹丕:煮豆燃箕 苏轼:雪泥鸿爪 许褚:赤膊上阵

关于三国演义人物点评的问题
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

在后赤壁赋中苏轼有关冬季之景的表述与欧杨修描述的冬季之景类似的两句...
水落石出是苏轼冬景。欧阳修是水落而石出者

曹操遇到的几个相面师
杨修,孔融,华佗,荀彧等文人名士的死亡都和他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陶谦作孽杀了曹操父亲和弟弟,逼得曹操屠城,殃及无辜。四 后世对曹操评价,褒贬不一。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君清平之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苏轼《魏武帝论》《诸葛亮论》称赞曹操用兵的才能,总体评价却说:“阴贼险艰,特鬼蜮...

千秋功过:看苏轼是怎样评论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像苏轼那样的文人,不受正统思想(核心是皇权思想)的钳制是极少见的。窃以为,对政治历史人物褒之贬之,爱之恶之,是各个时代评论者的权利。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把历史评价的相对性,夸大到绝对的地步,不然,历史就成了任人更换的衣裳了。曹操这个历史人物,从王沈的《魏书》、陈寿的《三国志》,...

丁钱19262177886问: 出人头地最初指的是哪位文人?
会理县千金回答: 苏轼出人头地最初指的是苏轼.对于苏轼的才华,欧阳修是极为称赞,他在著名的《与梅圣俞书》中写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丁钱19262177886问: 在宋朝政坛,对苏东坡是如何被评价的 -
会理县千金回答: 有一个欧阳修发现苏东坡的典故,大家可能熟悉.说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作为朝廷知贡举的欧阳修,主持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为主考官.在会试(省试)的策论一场,出题《刑赏忠厚之至论》,后来考卷收上来,负责点检卷子的梅尧臣...

丁钱19262177886问: 欧阳修对苏轼的评价 -
会理县千金回答: 讲个小故事 当年苏洵带着自己的俩个儿子一起进京城赶考当时的考官是文坛盟主欧阳修以及梅尧臣在苏轼答完题交卷后 欧阳修看到他的卷子被震撼了 并且确信应该是自己的徒弟曾巩写的 本来想给第一但是为了避嫌 就给苏轼的卷子评为第二 之后才知道是苏轼写的 然而他的徒弟连第二也没有得欧阳修对苏轼评价最出名也是最经典的是:“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对苏东坡的激赏之情溢于言表.

丁钱19262177886问: 欧阳修很赏识苏东坡吗﹖ -
会理县千金回答: 对.《宋史》中说,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的考试.当时文风崇尚诡谲不合正道,主考官欧阳修想拯救这种现象,看到了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大为惊喜,想要选为众人之冠(第一),但犹然怀疑是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于是只排在第二.后来用《春秋对义》考试又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了乙科.后来以书信形式进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应该避让一下,好让这个人出人头地.”听说的人开始都不相信,时间久了才最终信服.

丁钱19262177886问: “出人头地”最初指的是哪位文人的文章高人一筹?()A.欧阳修B.?
会理县千金回答: 答案:B快乐积累: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对苏轼的应试文章十分赞赏,后又读了苏轼送来的另外一些文章,更加喜爱.欧阳修在给他朋友的信中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三地也.”后简化为“出人头地”.

丁钱19262177886问: 著名的评价苏东坡的文章或段落 -
会理县千金回答: 《宋史》:苏轼自为童子时,士有传石介《庆历圣德诗》至蜀中者,轼历举诗中所言韩、富、杜、范诸贤以问其师.师怪而语之,则曰:“正欲识是诸人耳.”盖已有颉颃当世贤哲之意.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师,一日而声名赫然,动于四方....

丁钱19262177886问: 为什么说苏轼是宋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
会理县千金回答:[答案]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次子,宋 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纱縠行(今三苏祠内),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终年66岁.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苏轼幼时,其父游...

丁钱19262177886问: 文言文 出人头地 -
会理县千金回答: 选D.典故来自当时苏轼进京考进士,同考的有才子曾巩.阅卷的是欧阳修,而曾巩是欧阳修的门生.当时欧阳修读到一篇文章,写的非常好.由于考卷密封,欧阳修看不到名字,而他思量,写的出这么精彩文章的人,一定是文坛能手,而京城里的文人,欧阳修基本都是了解的.而风格又有点像他的门生曾巩,本来想评为第一,但考虑到曾巩是他的门生,怕别人说他偏袒,就评为了第二.直到发榜那天,欧阳修才知道那篇文章是刚到京城的青年苏轼写的.苏轼后来去拜访主考老师欧阳修,欧阳修觉得他气度大方,才华出众.苏轼走后,欧阳修对同事梅尧臣说:“像这么才华出众的人,我真的应该让他高出一头啊.”出人头地就是这里来的.

丁钱19262177886问: 出人头第是什么意思 -
会理县千金回答: 成 语 出人头地 ( chū rén tóu dì )易 错 出人投地解 释 指高人一等;超出一般人.出 处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用 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前途示 例 孙俊英见人家看得起,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