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论语集注》读书笔记

作者&投稿:阙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熹生平个人简历
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52岁时,才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合刊,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才第一次出现。之后,朱熹仍呕心沥血修改《四书集注》,临终前一天朱熹还在修改《大学章句》。朱熹将《四书》定为封建士子修身的准则,《四书》构成了朱熹的一个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元朝...

朱熹的主要作品
《楚辞集注》、《论语集注》、《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等。1、《楚辞集注》《楚辞集注》作于朱熹任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时(1193年)。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赋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

朱熹的学术造诣
总之,朱熹一生自举进士至死,凡五十年,经历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仕于外者共九年,立于朝者四十日,为宁宗讲《大学》。其余四十年过着讲学著书生活。其著作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注...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诗词鉴赏
作者“胸次之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见于言外”《论语集注》。作者词中,已非杜牧诗中一般人生情感的境界,而是这位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这境界实无异于“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境界。朱熹此词赞美自然,赞美人生...

名垂千古出处?
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

朱熹,字元晦,一字促晦,的译文
他给后人留下了《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和《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等64部、330多卷、1700多万字的著述,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程灏、程颐)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他的学术成就“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被誉为继孔孟之后影响最深远的一...

关于朱熹的
朱 熹 (1130-1200)宋代理学家,岳麓书院山长。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字元晦,号晦庵,高宗教建炎四年(1130)生。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因数上言反对与金人和议,罢归,旋监潭州南岳庙。孝宗乾道三年(1167)八月,由福建崇安来长沙访张栻。相与讨论中庸之义。并讲学...

朱 熹是当代书法家吗
除此帖外,早年流入日本的朱熹手稿尚有《论语集注残稿》、《中外帖》等。(二)刻帖类:与彦修帖:石刻法帖,行楷书,收于《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内。此帖系朱熹给刘子羽的信扎,凡20行,计157字。帖前有“儒林世家”、“克勤”印,帖末有“熹”字印。后有一圆形印(疑为“熹”字),还有...

朱熹《春日》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朱熹(1130—1200),字元晦,晚年自号晦翁,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举进士,累官至焕章阁待制、侍讲,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文学研究也卓有成就。其代表作有《诗集传》、《楚辞集注》、《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四库全书》收《晦庵集》一百卷、《续集》五卷、《...

薛初18895928226问: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 读后感 -
安福县安胜回答: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孔子说:“发财和升官,是人们所想望的;(然而),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获得,君子是不接受的.生活穷困和地位卑微,是人们所厌恶的,(然而),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君子是受而不避的.

薛初18895928226问: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读书心得 -
安福县安胜回答: 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而我们作为在校的学生,...

薛初18895928226问: 论语句子赏析,随便什么都行,要格式为句子,赏析,感悟,格式,大约在300字左右 -
安福县安胜回答: http://baike.baidu.com/view/968060.htm你看看或者是这个,但是这个貌似更贴近你的要求http://baike.baidu.com/view/19183.htm#3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

薛初18895928226问: 求《论语》十则心得体会 -
安福县安胜回答: 我的心得体会是 : 我们自己每天应该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1.每天设计谋划,是否为此而失去忠诚的高尚品德?2.与朋友相交往,是否有不够诚信的地方?3.传道授业,是否忘记了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呢?这样每天对自己进行反省省思,避免自以为是,克服世间财欲的障碍,从而达到修身省身的目的,籍此,不断提升自我,而最终能"空自我,识正见" 自我开悟,大智大慧!

薛初18895928226问: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
安福县安胜回答: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对于学过的知识要经常练习,这不是一个很快乐的事情吗? 古文解释:学:即学习,在这里根据整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指学习阶段或学过的知识、技术. 习:在这里是练习、熟练的意思,就是巩固学过的知识. 亦:也或也是 悦:心情快乐、愉悦.. 不亦说乎?:这不是一个很快乐的事情吗?

薛初18895928226问: 《论语 述而》 -
安福县安胜回答: 述而第七 朱熹《论语集注》 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之辞.我...

薛初18895928226问: 从温故而知新能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
安福县安胜回答: 对于所学,的确要时时温习,过目成诵,一目十行的人有,但是太少了,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即使做到了过目不忘,是不是学了就能理解呢?还是一个未知数.记住了和理解了不一样.知识只有真正的理解了,真正的弄懂了,运用到实践中去了...

薛初18895928226问: 《论语集注》的特点 -
安福县安胜回答: 《论语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其注释特点有三: 第一,以程氏之学为主,兼采时人之说; 第二,承袭、增损改易汉唐古注; 第三,通经以求理.《论语集注》既注重探求经文之本义,又注重义理阐发,从而将训诂学与义理学熔为一炉,避免了对经文的穿凿附会,使其阐发之义理建立在对经义的解释之上,因此成为《论语》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

薛初18895928226问: 论语道理
安福县安胜回答: 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意思是说,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的道理.比喻中仍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俱的品质.

薛初18895928226问: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着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 我想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谢谢! -
安福县安胜回答: 1、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 【译文】做学问的人,应该看淡自身的优点,补充自身的缺点,至于成就自己的品德,就不是自己能够想到是怎样的了. 2、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意译】丹山路上桐花万里,花丛中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清圆. 【赏析】诗人韩偓,小字冬郎,是李商隐的姨侄.他少有才华,十岁时曾在为李商隐饯行的筵前赋诗赠别,语惊四座.后李商隐重吟其诗,作此绝酬答.这是第一首的后两句,将冬郎及其父亲畏之比作凤凰.丹山相传是产凤凰的地方,其上多梧桐.桐花盛开,凤凰偕鸣,其中雏凤鸣声清圆,更胜于老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