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天下而奉一人

作者&投稿:门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雍正对联几则
雍正对联几则:诸恶不忍作;众善必乐为。——题北京故宫东暖阁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能天下奉一人。——题北京故宫弘德殿 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题北京故宫上书房 一编金鉴怀无逸;五夜铜签警未央。——题北京故宫斋宫 午夜端居钦曰旦;寅衷昭事格维馨。——题北京故宫斋宫 洗心...

战国时期有哪些出名的道家人物?
1、杨朱 主张: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也,悉天下奉一人而不愿也 影响:杨墨之言满天下 2、慎到 战国时期赵国人。早年学黄老之术,曾在齐国的稷下讲学,负有盛名,后离齐至韩。主张“因循”、“尚法”和“重势”。《汉书·艺文志》著录《慎子》42篇,列法家,现存残本仅7篇。他的名言是:“贤智...

唐朝政治制度
唐朝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

唐朝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而从北齐到隋,则形成了“以一人主天下,而不以天下奉一人”这样的观念。皇帝和国家不再划等号,皇帝是国家的最高主持者。而“朝廷”不像秦那样,最初只是宫殿的别称,也不像西汉初年那样,往往作为皇帝的同意语,而是作为国家或政府的同意词更加普遍地加以使用。“国家”在唐朝前期还如同“朝廷”在西汉那样偶或用之,...

求唐朝的政治体系发展过程
而从北齐到隋,则形成了“以一人主天下,而不以天下奉一人”这样的观念。皇帝和国家不再划等号,皇帝是国家的最高主持者。而“朝廷”不像秦那样,最初只是宫殿的别称,也不像西汉初年那样,往往作为皇帝的同意语,而是作为国家或政府的同意词更加普遍地加以使用。“国家”在唐朝前期还如同“朝廷”在西汉那样偶或用之,...

封神演义 第25回
真是以天下奉一人,预信独夫残万姓!” 比干在台上,忽见纣王传旨奏乐饮宴,赐比干、侯虎筵席;二臣饮罢数杯,谢酒下台不表。且说妲己与纣王酣歌,王曰:“爱卿曾言:『鹿台造完后,自有神仙仙子仙姬俱来行乐。』今台已造完成,不识神仙仙子何日下降乎?”这一句话,原是当时妲己要与玉石琵琶精报雠,将此鹿台图...

评论唐代的政治制度改革
而从北齐到隋,则形成了“以一人主天下,而不以天下奉一人”这样的观念。皇帝和国家不再划等号,皇帝是国家的最高主持者。而“朝廷”不像秦那样,最初只是宫殿的别称,也不像西汉初年那样,往往作为皇帝的同意语,而是作为国家或政府的同意词更加普遍地加以使用。“国家”在唐朝前期还如同“朝廷”在西汉那样偶或用之,...

请问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国家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西汉初年,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从观念上来说,还是朕即国家。而从北齐到隋,则形成了"以一人主天下,而不以天下奉一人"这样的观念。皇帝和国家不再划等号,皇帝是国家的最高主持者。而"朝廷"不像秦那样,最初只是宫殿的别称,也不像西汉初年那样,往往作为皇帝的同意语,而是作为国家或政府的同意词更加普遍地加以使用。

求《康熙御制庭训格言》,也就是康熙皇帝语录
古人有言,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以此为训,不敢过也。三十七训曰:冠帽乃元服,最尊。今或有下贱无知之人,将冠帽置之靴袜一处,最不合礼。满洲从来旧规,亦最忌此。三十八训曰:如朕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而人自从。即如吃烟一节,虽不甚关系,然火烛之起,多由于此,故朕时时禁止。然朕非...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2)
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礼以禁其奢,乐以防其佚。左言而右事,出警而入跸。四时同其惨舒,三光同其得失。故身为之度,而声为之律。勿谓无知,居高听卑;勿谓何害,积小成大。乐不可极,极乐生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壮九重于内,所居不过容膝;彼昏不知,瑶其台而琼其室。罗八品于前,所食...

郯姬18436477910问: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什么意思? -
宿松县降旨回答:[答案] 这是早期道家代表人物杨朱的观点,杨朱也因为这句话被人认为极其自私自利,其实不然,这句话表面意思是人人都只管自己生死,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然而还有一层暗含的意思就是人人都不付出则天下大治,弱者没有义务为强者无偿付出,...

郯姬18436477910问: 中国传统文化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宿松县降旨回答:[答案]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演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 1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 在商代和西周时代,中... 百姓就可以自生自化,安宁质朴地生活.与老子同为道家代表人物的杨朱认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人不取也;...

郯姬18436477910问: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意思 -
宿松县降旨回答:[答案] 此话是大唐名臣张蕴古所说,雍正是略做改动而已, 这副对联是故宫养心殿的,是雍正皇帝亲题的,他的意思大致为: 做皇帝要以自己亲历亲为的治理天下,而不是仅仅被天下人所奉养. 在垂帘听政时期,这副对联表露了雍正帝对集权的渴望.

郯姬18436477910问: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什么意思 -
宿松县降旨回答: 这副对联是故宫养心殿的,是雍正皇帝亲题的,他的意思大致为: 做皇帝要以自己亲历亲为的治理天下,而不是仅仅被天下人所奉养. 在垂帘听政时期,这副对联表露了雍正帝对集权的渴望.

郯姬18436477910问: 天知道,损有余,以弥不足,人知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含意 -
宿松县降旨回答: 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 【意译】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郯姬18436477910问: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什么意思? -
宿松县降旨回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道,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道,则不是这样,总是损减贫穷的人来供奉富贵的人.谁能够用多余的来供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有道之人才能做到.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77章,原文是:“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段话表达了老子对现实社会制度的批判和期望,认为只有有道之人才能做到用多余的来供给天下不足的,强调了道德、正义和公平的重要性.

郯姬18436477910问: 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是什么意思 -
宿松县降旨回答: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郯姬18436477910问: 解释:损不足而奉有余 -
宿松县降旨回答: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一、天之道.损有余,补不...

郯姬18436477910问: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人之道损有不足奉有余 -
宿松县降旨回答:[答案]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现代注解】 天之道,其犹...

郯姬18436477910问: 在大宝箴一文中雍正帝改了哪两个字? -
宿松县降旨回答: 雍正皇帝把《大宝箴》一文中“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略加改动为“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镌刻在故宫养心殿的一对漆红圆柱上作为楹联,用以自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