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立信的典故读音

作者&投稿:承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徙木立信怎么拼读和解释?
徙木立信,拼音是:[xǐ mù lì xìn]。一、徙木立信的背景 徙木立信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通过推行徙木立信的政策,秦国成功地提高了国家信用,赢得了民心,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争斗,彼此攻伐。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进行改革。秦国在商...

徙木立信拼音
徙木立信的拼音是:xǐ mù lì xìn。典故: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秦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

徒木立信读音 xi mù lì xìn
本文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商鞅推行新法时如何树立信用的故事。原词为“徙木立信”,后来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沿用。商鞅,卫国出身(今河南安阳),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以商鞅之名在秦国变法图强,期间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孝公任用商鞅后,他深知变法的重要性,但担心民众不理解或怀疑。为取信于民...

徙木立信的徙怎么读
徙木立信的“徙”读作“xǐ”,意思是迁移、移动。徙木立信是指通过将木头迁移到目的地来建立信任的典故。这个典故源于战国时期,当时秦国实行商鞅变法,通过实施一系列变革措施,包括将木杆迁移到指定地点,以证明政府政策的可信度,从而树立了秦国的威信。这个典故的意义在于,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言辞...

徙木立信的意思
【徙木立信】:通过使人搬动木头而树立威信,指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使公众信服的行为。后用为取信于民之典。相关典故 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

徙木立信的典故
徙木立信的典故如下:战国时期 ,秦国孝公刚即位期间。秦国经历过内斗和战争,已经是千疮百孔,落后于其他国家。秦孝公发出求贤令,求天下士子入秦,只要能使秦国强大,就封他做官。魏国的中庶子卫鞅看到求贤令后,便来到秦国。秦孝公接见了卫鞅,二人聊的很投机,接着又是三天三夜的讨论,孝公确定了...

商鞅立木取信的典故叫什么
为了取信于民,顺利推行变法,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百姓:“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以表明没有欺诈,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北宋王安石...

徙木立信说明什么道理
”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

一诺千金,一字千金,徙木为信各是什么历史典故
字字珠矶,不可多得.我们还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徙木立信:商鞅当时为了顺利推行新法,在城南门放了一根三丈的木头,说,有人把它搬到北门就可以得百金的赏赐.起初大家都不相信,有一个人做了,结果得到百金,新法也就得到拥护,顺利得以推行,使得秦国很快强大起来....

“徙木立信”中的木头,真的那么容易扛得动吗
关于“徙木立信”这个典故,《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原文很简短: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商鞅变法的具体细则拟好后,由于担老百姓不相信,因此没有及时公布实施。而是先将一根三丈长的木材立在国都的南门,并向社会发出告示,若有人把木头扛至都城北门,则赏十金(注:即铜,非指黄金)。知道这件事情...

于帘18120907525问: 徙木立信(汉语成语) - 搜狗百科
新津县洛卡回答: 徙木立信:xǐ mù lì xìn 词语解释: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 出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徙木立信:通过使人搬动木头而树立威信. 灯谜:徙木立信(打法规一) 谜底:商标法

于帘18120907525问: 城门立木是什么意思? -
新津县洛卡回答: “城门立木”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商鞅是战国时期十分有名的改革家,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但他的改革一开始并不顺利,因为人民被贵族压迫的太久了,所以当法令颁布之后,人民并不相信他,认为法令并不会真正的实施. 为了取信于民...

于帘18120907525问: "徙木立信"是什么意思? -
新津县洛卡回答:[答案] 徙木立信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史记·卷六十...

于帘18120907525问: 徒木立诚信出何典故? -
新津县洛卡回答: 徒木立信:讲的是商鞅为了推行新的法令而设法取信于民的一则事例.请注意:原词应为"徙木立信",后来人们将错就错,从而产生了同义词"徒木立信".在写文章时,最好使用前者. 当年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谢谢.

于帘18120907525问: 徙木立信 - 徙木立信在当时有什么作?徙木立信在当时有什么作用
新津县洛卡回答: 作用:表明政府改革的决心,树立政府有信用的形象.从而减轻变法阻力. 这个典故又称作“徙木立信”,讲的是商鞅为了推行新的法令而设法取信于民的一则事例

于帘18120907525问: 请问土木立木是什么字 -
新津县洛卡回答: 是说商鞅徙木立信的事.古代,有卫人商鞅要在秦国实施变法,为了表明官府出言必行之诚信,商鞅便命人在南城门立了一根木头,承诺如果有人将此木搬到北城门,就赏赐十金.搬一根木头,有如此重赏,人们不信,无人去搬.于是商鞅又下令,将赏金加至五十金.此时有人将信将疑把木头搬到北城门,商鞅马上派人兑现赏金,以示不欺.这件事轰动秦国,百姓纷纷叹服.认为官府守信,相信商鞅说话算数,便拥护改革,使商鞅的新法得以顺利实施.

于帘18120907525问: 什么是徙木赏金?商鞅是怎么想出这个妙招的? -
新津县洛卡回答: 商鞅当时变法,为了让民众信任自己,于是就想出了徙木赏金这个办法.徙木赏金也叫徙木立信,当时商鞅将一根木头立在南门,如果有人能把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可以得到十金,不过没人去搬,后来加到五十金才有人搬,完成后商鞅立马赏了五十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