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木取信的典故叫什么

作者&投稿:绪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城门立木”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商鞅是战国时期十分有名的改革家,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但他的改革一开始并不顺利,因为人民被贵族压迫的太久了,所以当法令颁布之后,人民并不相信他,认为法令并不会真正的实施。

为了取信于民,顺利推行变法,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百姓:“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

以表明没有欺诈,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北宋王安石,在一首称赞商鞅的诗中以“一言为重百金轻”,来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扩展资料:

“城门立木”的故事,是商鞅打破固有思维的开始,他叠加民众的信任,激发民众的上进心,才将秦国从一个泥潭里面渐渐拉出来,成为后来的强国。

秦国在秦穆公之后,也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期,士大夫与嬴姓家族之间也有着很多的摩擦与矛盾,在这混乱的局面中,民众对于嬴姓家族失去了信任,同样对士大夫阶层也没有好感。

士大夫之间的相互攻杀,以及士大夫阶层对于嬴姓家族的攻杀等都将民众对于秦国的信任消耗殆尽,这些阶层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没有在意当时整个社会的民生、经济发展,造成贵族能够活得很舒坦,但是民众却依然穷困潦倒。

打仗的时候民众要上,但是到了奖赏的时候就只能贵族优先,民众依然只能过清贫的生活,土地荒废、商业停滞,秦国也就只能越来越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鞅南门立木




立木取信的故事文言文
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希望帮到你 3. 商鞅立木取信文言文 商鞅立木建信文言文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

立木取信 译文
为了求得有识之士的帮助,他向天下发布了求贤令,招募有识之士来为秦国出谋划策。并声称任何人只要能够让秦国强大起来,就封他作官,还会重重的赏赐他。秦孝公的求贤令,引来了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改革家——公孙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鞅。商鞅来到秦国后,与秦孝公长谈了三次,最后说得秦孝公龙...

商鞅立木文言文注释
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2. 商鞅立木取信文言文 商鞅立木建信文言文《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

文言文立木建信
4. 【关于诚信的文言文商鞅立木取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 译文: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搬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公孙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半倍半...

关于诚信的典故
琳琅故事会

商鞅立木取信文言文
”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商鞅立木取信文言文翻译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

商鞅和卫鞅是一个人? 历史上学商鞅变法立木取信,语文上又考卫鞅立木取...
是,商鞅原是卫国贵族,名鞅,故号卫鞅,其姓公孙,故号公孙鞅.后来在秦国因变法有功,被分封于商地,故号商鞅.可惜呀,作法自毙,最后竟落得车裂而死.

立木取信翻译
:) 翻得勉强了点,看看能用不?新政推行期间,秦国都城数以千计的老百姓都议论新的法令实行起来造成不便而抵制执行。刚好这个时候,秦国太子触犯了新法。商鞅(他好象原籍是卫国所以也叫卫鞅)于是说:“新法之所以不能实施都是因为上面的人做出表率。太子,是王上的继承人,不能用刑。故而施刑在太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
(2分,言之成理即可)创新和不畏艰难的精神。(1分,言之成理即可)(4)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再答出其他的答案,亦可酌情得分,总分不超过2分) 试题分析:(1)材料一图片中“立木取信”和“舌战守旧群臣”的人是商鞅,他主持进行了历史上一次...

有关言行一致名人故事
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曹邱生,但是他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

苏尼特右旗18376053115: 商鞅立木取信(历史事件) - 搜狗百科
兀有宏力唯:[答案]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

苏尼特右旗18376053115: 什么是商鞅立木赏金的故事? -
兀有宏力唯: 商鞅立木赏金的故事就是商鞅立木取信. 立木取信这个故事与商鞅变法有关,商鞅为了获取百姓的信赖,在施行变法前,发起了一个小活动.秦孝公想效仿其它诸侯国在秦国开展变法运动,便想在全社会寻求一位仁人志士,让他带领秦国走上富...

苏尼特右旗18376053115: 商鞅南门立木典故五十字左右 -
兀有宏力唯: 五十字实在说不清 商鞅开始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北宋王安石,在一首称赞商鞅的诗中以“一言为重百金轻”,来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苏尼特右旗18376053115: 立木取信
兀有宏力唯: 立木取信,源自商鞅为了变法采取的南门立木.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

苏尼特右旗1837605311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立木取信   商鞅是我国战国中期的改革家.他到秦国后,便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争取国家富强.     当时,商鞅要在... -
兀有宏力唯:[答案] 1.秦国 泰山 颁布 领导 宫廷 家庭 欣赏 衣裳 富饶 围绕 2.公布 形容人多口杂. 3.这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旧贵族对变法持反对意见,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 4.商鞅为了国家富强,主张变革旧法规,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

苏尼特右旗18376053115: 立木为信是什么意思? -
兀有宏力唯: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立木为信讲的是诚实守信

苏尼特右旗18376053115: 谁能给我“立木取信”的故事 -
兀有宏力唯: 《立木取信》故事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苏尼特右旗18376053115: 关于诚实守信的事例 -
兀有宏力唯: 商鞅立木取信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

苏尼特右旗18376053115: 商鞅南门立木出自哪儿 -
兀有宏力唯: 商鞅南门立木出自《史记》.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 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金(古时的“金”实际为黄铜).”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黄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