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律名词解释中国法制史

作者&投稿:酉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是什么?
皇帝是最高的立法者和最大的审判官;法律受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深刻影响;民、刑不分,诸法合体;律以外有多种形式的补充法;家庭法是整个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法制史所叙述的法制发展的时期,起于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形成,讫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大全
7. 在中国古代法制中,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君主掌握着国家立法的最高权力,法典和法规均以君主的名义颁布。皇帝可以直接修改或废止法律,并对重要案件拥有最终裁决权。同时,皇帝也有权进行法外的刑罚或施恩,这体现了君主在法律体系中的绝对权威。

名词解释皇帝制度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强化,直至1916年袁世凯的垮台而彻底废除,前后历时2137年。中国古代皇帝制度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位等级、礼乐制度和皇位继承等各种规定和措施,集中突出皇...

中国法律史名词解释比
律,指法则、规章。例如: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律也可以指约束,如律己。在中国古代,律是指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将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是指古代用来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为之。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礼
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中国古代"法自君出",君主始终掌握国家最高立法权。一切法典、法规皆以君主名义颁行。皇帝的诏敕往往直接成为法律,皇帝可修改、废止任何法律。皇帝又拥有最高司法权,一切重案、要案、疑案,以及一切死刑案件隋唐以后皆须皇帝裁决、批准。皇帝可以法外用刑,也可法外施恩,赦免任何罪犯...

电大09秋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三、名词解释1.亲亲得相首匿:允许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对于一定的犯罪可以首谋隐匿。汉律规定,卑幼匿尊亲长,不负刑事责任;尊亲长首匿犯死罪的卑幼,虽应处刑,但可以请求减免,首匿犯一般罪的卑幼也不负刑事责任。2.官当: 中国封建社会指官员犯罪可用官品或爵位折抵徒刑和流刑的刑罚。《北魏律》最先做此规定,隋...

律令制名词解释
律令制名词解释:又称律令体制,是东亚古代中央集权的统治制度。律令制介绍如下:律令制,又称律令体制,是东亚古代中央集权的统治制度,源于中国唐代后来传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儒家文化圈地区。实行律令制的国家又称律令国家。奈良时代的日本在唐律的基础上,结合其国情,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日本律令...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三重选管法
名词解释为:一重客士,即重用国外的贤人能人;二重军功起用有军事才能的人;三重法律,选用懂法的人作官。三重选官法是秦朝选任官更的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产生较早,漫长的先秦时期是各种制度包括选官制度孕育、发展的时代。先秦选官制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史前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整个...

宪法名词解释
法宪的解释法令。《后汉书·河间孝王开传》:“ 政 慠佷,不奉法宪。”《晋书·傅咸传》:“皇太子以下,其在行马内,有违法宪者皆弹纠之。” 鲁迅 《汉文学史 纲要 》第二篇:“然此特君臣相勗,冀各慎其法宪,敬其职事而已。” 词语分解 法的解释 法 ǎ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 国家 ...

相律名词解释
”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 :“他要参加农业社,却 不知 道这个名词。” (2).语法学称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章炳麟 《訄书·订文》 :“语言必先名词,次及动词,又次及 助动词 。” (3).逻辑学称表达三段论法结构中的 概念 的词。 词语分解 名的解释 名 í 人或事物的称谓...

闾蒋13022045403问: 《开皇律》的名词解释
贞丰县仁怡回答: 隋文帝在位之时,命高颎、郑译、杨素、裴政等人,酌取魏晋齐梁各朝法规,制定《新律》.公元583年,特敕命苏威、牛弘等人本着删繁就简的原则,修改《新律》,完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律》.《开皇律》共计十二篇、五百条,其篇目是: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捕亡、断狱.与《新律》相比,删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罪一千余条.

闾蒋13022045403问: 什么是开皇之治 -
贞丰县仁怡回答: 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鼓吹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从此中国在...

闾蒋13022045403问: 《开皇律》规定,凡“八议”之人及七品以上官,犯非“十恶”之罪,皆可“例减”一等.例减一等是什么等? -
贞丰县仁怡回答: 例减一等就是按条例减少一等的意思. 《开皇律》确立死、流、徒、杖、笞的封建五刑制度.即死刑二等:斩、绞;流刑三等: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分别服劳役二年、二年半、三年;杖刑五等;自六十至一百;笞刑五等;自十至五十.剔除前代鞭刑及枭首车裂之法.淮大逆谋反叛者,父子兄弟皆斩.家口没官. 比如罪犯应该判流刑二千里,如果符合优待的规定,可以减少刑罚,那么例减一等就判流刑一千五百里.

闾蒋13022045403问: 为什么说开皇律是一部承前启后的法律 -
贞丰县仁怡回答: 《开皇律》隋文帝时制定,上承汉律的源流,下开唐律的先河,其中所规定的各项基本制度均被唐律直接继承,成为唐律的直接蓝本,后来又为宋、明、清各朝所沿用,因此,隋朝的《开皇律》在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闾蒋13022045403问: 隋文帝改革内容 -
贞丰县仁怡回答: (一)确立三省六部制: 中央设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尚书令、纳言、内史令为长官,行使宰相职能,辅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内史省和门下省是机要之司,内史省负责起草并宣行皇帝的制诏;门下省负责审查内史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

闾蒋13022045403问: 大业律 这两种名词解释 哪个更好 考研 -
贞丰县仁怡回答: 不会的,人大教材的解释相对合理 考研的名词解释定义,如果该词条按你这么行文解释会有微妙变化:首先,你给的种概念是“法律”,那么《大业律》符合现代“法律”的狭义词义吗?还是广义上的法律规范载体即渊源?而人大教材的词条解释没有涉及这一条,事实上中国法制史里对“律”的介绍大都模糊了这一点;其次,你没有提到颁布时间和隋炀帝授意发布这些重要信息,你只说“大业年间制定”,这里面谁在什么时间制定都没提;最后,“史称《大业律》”的说法也比你按部就班的说大业律是....的法律来得准确.

闾蒋13022045403问: 开皇之治? -
贞丰县仁怡回答: 隋文帝(即杨坚,581-694年在位)统一中国后,便实行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他在中央设置三省六部,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互相制衡;颁布法典《开皇律》,以维持社会秩序,还首开“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为知识分子参政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这些良好的行政制度,奠下了后来唐朝盛世的基础.此外,隋文帝也减轻人民劳役和赋税的负担,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生机.二十年间,全国人口快速增长,国家累计的财富,足以供应天下五、六十年之用,史称“开皇之治”

闾蒋13022045403问: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隋唐 -
贞丰县仁怡回答: 隋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诸种制度包括法律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隋朝制定的《开皇律》在封建法典中占有重要地位.唐代尤为重视立法建设,唐太宗时,制定《唐律》12篇,500条.高宗永徽年间,编定《唐律疏议》30卷,永徽四年(653)颁行全国.唐律把“十恶”特标篇首,律文全面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等级划分,明确规定了社会各等级的不同身份、地位、权利和义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唐律》和《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封建法典,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发展影响极大,对亚洲一些国家亦有一定影响.

闾蒋13022045403问: 中国法制史上的有哪几个重要法制事件?
贞丰县仁怡回答: 1.铸刑书.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L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