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君之罪也之的用法

作者&投稿:袁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寡君之罪也的之字意义和用法
寡君之罪也的之字意义和用法:《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草过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句法特点
贡之不入”是主谓结构中间插入连词“之”构成的名词性成分,在这儿充当判断句的主语,判断谓语是“寡君之罪也”。属于判断句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4) 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

之字在文言文
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之”作动词用 (1)吾欲之南海,何如?(《蜀鄙二僧》)“之”是到,去的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是到,去的 “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

文言文的之有几种解释
一般来说,“之”的用法有下面几种: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 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用法主要有以四种
3、作助词,译为“的”。示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够全部看完,但是一定能做好自己的本分。4、作通假词,通“也”。举例: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韩非子·解老》译文:鬼神伤害人们,也就是鬼怪伤害人们。

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几种
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以下七种:1、动词,本义,出、进、发展。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2、动词,往,到...去。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呀!2、指示代词:这;此。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翻译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意思为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出自先秦左丘明的《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原文如下: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全文翻译 齐桓公与夫人蔡姬在园林中乘舟游玩,蔡姬故意晃动小船,桓公吓得脸色都变...

古文“之”字的用法
第三,“之”活用为第一人称要译为“我”,如“幸来告语之”(《西门豹治邺》);“君将衰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等。“之”作为虚词有四种用法: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1.助词“之”的用法有五种情形:①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偏正短语,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

诏缸13547855208问: 初中的文言文中有那些“之”的用法 -
西林县参芪回答:[答案] 之的用法 1、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2、的....

诏缸13547855208问: 古汉语“之”字的全部用法 -
西林县参芪回答: 原发布者:桥心娜古汉语“之”的用法(一)之,本为动词.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二)“之”代词用法.1、“之”的指示代词用法①之子于归.(《诗经...

诏缸13547855208问: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西林县参芪回答: 之⑴【代词】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

诏缸13547855208问: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是什么? -
西林县参芪回答: 1.用作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如: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放在倒...

诏缸13547855208问: 高中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西林县参芪回答: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

诏缸13547855208问: 古文中取消句子独立性后,句子应该怎么翻译呢.希望举例. -
西林县参芪回答: “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古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指的是用结构助词“之”嵌在主谓结构中间,使得本来可以独立成句的话变得语意未完,比如“父母爱子”,主语是“父母”,谓语部分是“爱子”,可以成为完整的句子,但中间加上个“之...

诏缸13547855208问: 之 字的用法 -
西林县参芪回答:[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

诏缸13547855208问: 写出下列句字中“之”的用法 余闻之也久的之 -
西林县参芪回答: “之”作代词,指前面方仲永的那些事.

诏缸13547855208问: 古代文言文中的"之"有六种解释,请说明和举例,急用 -
西林县参芪回答: 古汉语解释 常见含义 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 [2] 动词 到,往【现代汉语解释】 例:①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史记·陈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庄子》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