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愿法师八识规矩颂视频

作者&投稿:江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八识规矩颂学记》
我们用最浅的方式表述,对于八识也就初步地可以明白了。在《百法明门论》之中,八识心王是为主的,好像国王一样;五十一个心所法,恒随国王,好像臣子一样,所以名为心所法。有一首偈颂可以帮助我们记忆: “规矩”是什么?规律,我们凡夫六道轮转的运作规律。你要懂得唯识就很清晰了。如果我们要解脱的话,解脱的方法...

《八识规矩颂学记》
第一个是《八识规矩颂》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见地,让我们能够从此不再作情绪和习气的奴隶,拥有快乐自在的人生。所以我们学习一切佛法都不是为了去做学问,虽然《八识规矩颂》是中级檀讲师班的课程,但是我们不是为了考试、或者说增加一种知识,而是为了学习实修的方法,能够让我们断烦恼、破见惑。玄奘...

八识规矩颂
唐 三藏法师 玄奘 作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

《八识规矩颂学记》
首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唯识宗。《八识规矩颂》是玄奘法师留存下来的稀有的著作。因为玄奘法师虽然名震五印,被尊称为解脱天和大乘天,但是他归国以后,主要的是在翻译经典,很少有著作,《八识规矩颂》是他非常珍贵的作品,对于唯识宗的义理有非常精辟的归纳。唯识宗有多种的名称。第一种是称之为“法相宗”。

守培法师的〈新八识规矩颂〉
二乘极果成无漏,妙观察智起清风。二转五识∶外五内心相应转,了得法空尘亦空,成办出世无漏业,是为成所作之功。三转七识∶二乘回心法执空,人法双亡七转终,大乘极果性平等,众生诸佛体皆同。四转八识∶八识譬喻海常住,六七犹如波浪生,转将波浪还静水,大圆镜智自然成。

负面情绪也是一种能量
就明白了,所以我们为什么会在众多的现象和信息之中,去过滤出那种产生胜肽的事件?然后又不假思索地去作出反应来?因为我们有这个痛苦之身,并且我们的意识还误认为这是我自己自主做出的选择,没有意识到背后其实潜伏着一个自动反应模式。——节选自大愿法师《八识规矩颂学记》

唯识论的学习顺序是什么?
先学《八识规矩颂》,因为比较短。再学《百法明门论》,这是基础。网上有大愿法师讲解《八识规矩颂》,大愿法师讲的同时也讲了许多唯识学的基础知识。从这里学起很方便。如果开始就学“六经十一论”就很难。有一定基础后,在学《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进一步再学《解深密经》及《成唯识...

如何正解第八阿赖耶识?
《八识规矩颂》说:“去后来先作主公”,第八识是最后一个离开色身的心体,又是最先一个进入下一世色身的心体。第八识一旦离开色身,这个色身就成了无情物。祖师说:“夜夜抱佛眠”“日用而不知”。这个真心,藏也藏不住。显现于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因此祖师又说:“搬柴运水无非妙道”,第八识真心,必须借助由...

第六识 意识?究竟是什么呢
玄奘法师《八识规矩颂》云:“去后来先做主公”是说:死亡之时,第八识最后离开此一世之色身;下一世色身形成时,第八识又是最先来到;此识乃是“真我”“唯我”,(“常乐我净”、“唯我独尊”之“我”)因而是“主人公”,非如能知能觉的意识心一般,世世不同,变易无常。 楼主所问,第六识(意识)人人能知;第...

人死了有没令灵魂?有体验过的吗
最好随著法师念佛的录音带念佛,心中兼想,求佛慈悲摄受,亲垂接引。念佛声不要间断,要能使病人的神识,自耳根听得句句分明,方能感应佛的愿力,而随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在病房助念佛号,注意不要扰及其他病人。欢迎各方贤达仁者,广结净缘,辗转流传,使现在未来人人受益,功德无量,福慧无量,...

席谈19352608869问: 唯识论的学习顺序是什么? -
义县玫芦回答: 先学《八识规矩颂》,因为比较短.再学《百法明门论》,这是基础. 网上有大愿法师讲解《八识规矩颂》,大愿法师讲的同时也讲了许多唯识学的基础知识.从这里学起很方便.如果开始就学“六经十一论”就很难. 有一定基础后,在学《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进一步再学《解深密经》及《成唯识论》,乃至学深奥的《华严经》、《瑜伽师地论》 等等

席谈19352608869问: 动身发语独为最 -
义县玫芦回答: 引满能招业力牵《八识规矩颂》佛典

席谈19352608869问: 《八识规矩颂》跟《百法》有什么区别? -
义县玫芦回答: 区别大了.八识规矩颂主要说'八识'.眼耳鼻舌身这是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奈耶识.作者:玄奘法师.

席谈19352608869问: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问出处? -
义县玫芦回答: 《八识规矩颂》颂文 唐 三藏法师 玄奘 作 ...... 第八识颂 ......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席谈19352608869问: 八识规矩颂里去后来先作主公什么意思 -
义县玫芦回答: 先去来后做主公/翁; 这句话应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原文四句是: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前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做主公/翁; ————个人分析:这里的“去先来”,指的是:第八识.而第八识指的是:阿赖耶识. 人寿终的时候,...

席谈19352608869问: 八识规矩颂 哪些大师讲的不错 -
义县玫芦回答: 真可(1543~1603),明末僧人.字达观,晚号紫柏大师.门人尊他为紫柏尊者,是明末四大师之一.俗姓沈.吴江(今属江苏)人.

席谈19352608869问: 什么是佛教的“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
义县玫芦回答: 末那识:我们平时听到声,见到色,请问是谁在见?谁在听?大家都会回答”是我!“.这种把能听能见的主体执着地认为是”我“,这个”意识“,就是”我执识“(凡夫的这个执着的认知,基本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永恒不变的,不同于前六识常常变化),梵语称为”末那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一切”识“的总体,色声香味触前五识、第六意思、第七末那识,这些统统是由阿赖耶识生出来的. 这两个概念确实难以表达.建议还是听听法师讲的《八识规矩颂》,法师们讲解《八识规矩颂》,对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讲解,一般都是比较详细的

席谈19352608869问: 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有阿赖耶识吗,他们在常寂光净土吗? -
义县玫芦回答: 没有.大菩萨的阿赖耶识都已经转识成智. 《八识规矩颂》里有句经文“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就是讲,菩萨修行到了不动地(第八地),能够舍去阿赖耶识(“藏识”),没有俱生我执了,因此不能再叫“阿赖耶识”(阿赖耶是因为七识执持八识见分为我,而得“阿赖耶”之名).而到了十地菩萨入“金刚喻定”时,连最后地异熟种子也被“空”掉,就不再有阿赖耶识的名相与实质.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菩萨,都是等觉菩萨,高于以上所说的十地菩萨的修行境界,当然没有阿赖耶识了.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菩萨,这几位大菩萨,因为救度众生的愿力,不住涅槃,不住常寂光净土,在实报庄严土.

席谈19352608869问: 佛经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
义县玫芦回答: 八识规矩颂,是唐代玄奘大师所造.这是玄奘大师于翻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于唯识学中的'八识',提纲携领所作出的总结.全部颂文,七言一句共四十八句,四句一颂分为十二颂,每三颂为一组,计四组.即前五识颂,第六识颂,第...

席谈19352608869问: 阿摩罗文是谁? -
义县玫芦回答: 阿摩罗识,通俗地讲,就是通过修行,第八识完全清净之后的”识“,也称”无垢识“.《八识规矩颂》上有两句经文,讲到”无垢识“——……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大意是说,修行达到金刚道成佛的时候,大圆镜智和无垢识同时显发出来,也就是说,一切众生虽然都有清净无染的”无垢识“,但成佛之后才能显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