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木为信简单概括

作者&投稿:潜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商鞅立本取信文言文翻译
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4. 商鞅立木取信 原文: 令既具,未布。 恐民...

商鞅立木取信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

商鞅如何通过立木取信于民并推行变法?
一木一赏,商鞅的信誉如金,深入人心,新法令的颁布,立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民众们积极投身于改革,耕织勇战,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的兴盛,秦国从此步入了一个全新的辉煌篇章。这个关于立木取信的故事,不仅是商鞅改革成功的序曲,更是秦国崛起的催化剂,它告诉我们,诚信与信任的力量,足以推动一个国家...

商鞅立木建信为人们所熟知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国家
商鞅立木建信为人们所熟知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国。1、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改革家商鞅的老师到底是谁?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
突然,人群中出来了一个人,他将木头从南门扛到了北门。到了北门后,商鞅立即派人给这位扛木头的人50金,大家看后议论纷纷。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觉得商鞅是一位言而有信的人。商鞅立木取信这一做法,是为商鞅变法前所做的预热活动,恰好,他的言而有信被秦国百姓所信服,顺应了改革民意。

商鞅立木为信的目的是什么
“立木建信”成为商鞅变法的突破点,大政治家就是有创意。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确保了新法的顺利实施,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在 “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立木取信”,一诺千金,变法成功,...

商鞅立木建信商鞅简介
战国时期,有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商鞅,又称公孙鞅,约出生于前390年,于前338年去世。他是卫国公孙氏的后裔,因封地在商,故得此名。在秦孝公时期,商鞅被求贤令招至秦国,凭借其对法治的深入研究和对变法的坚定信念,说服了孝公,开始了著名的商鞅变法。商鞅年轻时深受李悝、吴起...

商鞅立木建信文言文翻译
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2. 商鞅立木建信(全文翻译+...

商鞅立建信文言文答案
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4. 【关于诚信的文言文商鞅立木取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 译文: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

商鞅如何通过立木取信于民并推行变法?
改革家公孙鞅,即后来的商鞅,被这诚意所吸引,与秦孝公深入交谈,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推动秦国的变革(商鞅与秦孝公的相识与合作)。然而,改革的道路并非坦途,变法意味着贵族利益的触动。为了争取民众的支持,商鞅采取了独特的策略——在南门立木,以实际行动证明法令的可信度(立木取信的策略)...

当涂邹13584419589问: 商鞅立木为信说的是个什么故事?
齐齐哈尔市复方回答: 商鞅立木为信说的是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说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他五十两银子.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发展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

当涂邹13584419589问: 商鞅南门立木主要内容和分大段写段意 -
齐齐哈尔市复方回答:[答案] 徙木为信 原文: 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译文: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

当涂邹13584419589问: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急! -
齐齐哈尔市复方回答:[答案]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

当涂邹13584419589问: 立木为信讲的是什么的故事如题 -
齐齐哈尔市复方回答:[答案]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

当涂邹13584419589问: 移木建信故事,简短 -
齐齐哈尔市复方回答: 公元前359年,商鞅立法欲以诚信富国强兵.“南门立木”的典故由此上演:商鞅在南门立了一块三丈高的木头,告之谁把此木移到北门,奖赏十金.当时社会信用匮乏,众人以为游戏一场,无人当真.商鞅把赏金提到五十金,有人抱着试试的心理移木到北门,果得赏金.“北门移木”后,国家信用深深植根于社会,社会信用由此孕育发展,秦国遂政行令通.

当涂邹13584419589问: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立木取信   商鞅是我国战国中期的改革家.他到秦国后,便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争取国家富强.     当时,商鞅要在... -
齐齐哈尔市复方回答:[答案] 1.秦国 泰山 颁布 领导 宫廷 家庭 欣赏 衣裳 富饶 围绕 2.公布 形容人多口杂. 3.这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旧贵族对变法持反对意见,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 4.商鞅为了国家富强,主张变革旧法规,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

当涂邹13584419589问: 立木为信是什么意思? -
齐齐哈尔市复方回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立木为信讲的是诚实守信

当涂邹13584419589问: 讲信用的故事 -
齐齐哈尔市复方回答:[答案]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

当涂邹13584419589问: 名人诚信的小故事100字以上 -
齐齐哈尔市复方回答:[答案] 商鞅-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当涂邹13584419589问: 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商鞅为什么立木取信 -
齐齐哈尔市复方回答:[答案] 取信于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