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100字

作者&投稿:咎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言行一致名人故事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

商鞅和卫鞅是一个人? 历史上学商鞅变法立木取信,语文上又考卫鞅立木取...
是,商鞅原是卫国贵族,名鞅,故号卫鞅,其姓公孙,故号公孙鞅.后来在秦国因变法有功,被分封于商地,故号商鞅.可惜呀,作法自毙,最后竟落得车裂而死.

8分钟左右的初中课本剧,中英文都行,最好有教育意义(可以没有),最好是...
旁白:通过廷议变法,公孙鞅把那些守旧大臣驳得哑口无言,他的主张为朝廷内外更多的人 所了解,秦孝公更坚定地支持变法! 第三幕 立木取信 (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官邸) 商鞅:第一期“变法告示”张贴出去了吗? 家臣(犹豫,想说而不敢说):这个……左庶长大人! 商鞅:有什么问题吗? 家臣:不是!大人,有几个百姓不相...

立木取信的故事立木取信什么意思
立木取信什么意思?立木取信出自于《资治通鉴》,是指商鞅通过利用让百姓搬一块木杆从南门到北门,就给赏银50两黄金的方式取得百姓的信任,最后顺利颁布变法法令的历史典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

简写立木取信的故事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百姓能把木头搬移到北门去就赏给十两金子。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敢动手去搬移(木头)。公孙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五十两金子。”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搬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五...

立木取信的故事
立木取信什么意思?立木取信出自于《资治通鉴》,是指商鞅通过利用让百姓搬一块木杆从南门到北门,就给赏银50两黄金的方式取得百姓的信任,最后顺利颁布变法法令的历史典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

简写立木取信的故事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百姓能把木头搬移到北门去就赏给十两金子。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敢动手去搬移(木头)。公孙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五十两金子。”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搬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五...

立木取信的故事文言文
6. 简写立木取信的故事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百姓能把木头搬移到北门去就赏给十两金子。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敢动手去搬移(木头)。公孙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五十两金子。”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搬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

立木取信的意思
信用是国家的重宝,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定得到民众的信任。立木取信出自于《资治通鉴》,是指商鞅通过利用让百姓搬一块木杆从南门到北门,就给赏银50两黄金的方式取得百姓的信任,最后顺利颁布变法法令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

商鞅立木文言文加译文
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4. 《立木取信》的文言文及翻译 令(指商鞍变法的条令)既具(已经准备就绪),未布(公布),恐民之不信己,乃(于是)立(竖起)三丈...

乾进19890268985问: 名人诚信的小故事100字以上 -
嘉鱼县复欣回答:[答案] 商鞅-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乾进19890268985问: 商鞅南门立木典故五十字左右 -
嘉鱼县复欣回答: 五十字实在说不清 商鞅开始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北宋王安石,在一首称赞商鞅的诗中以“一言为重百金轻”,来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乾进19890268985问: 商鞅南门立木主要内容和分大段写段意 -
嘉鱼县复欣回答:[答案] 徙木为信 原文: 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译文: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

乾进19890268985问: 例子立木取信(商鞅) -
嘉鱼县复欣回答: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乾进19890268985问: 关于诚实守信的事例 -
嘉鱼县复欣回答: 商鞅立木取信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

乾进19890268985问: 商鞅变法,木头的故事 -
嘉鱼县复欣回答: 商鞅南门立木 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开始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北宋王安石,在一首称赞商鞅的诗中以“一言为重百金轻”,来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乾进19890268985问: 名人诚信的小故事 -
嘉鱼县复欣回答: 商鞅-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乾进19890268985问: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立木取信   商鞅是我国战国中期的改革家.他到秦国后,便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争取国家富强.     当时,商鞅要在... -
嘉鱼县复欣回答:[答案] 1.秦国 泰山 颁布 领导 宫廷 家庭 欣赏 衣裳 富饶 围绕 2.公布 形容人多口杂. 3.这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旧贵族对变法持反对意见,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 4.商鞅为了国家富强,主张变革旧法规,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

乾进19890268985问: 商鞅南门立木言而有信 说到做到的理解和想法200字以上急,可以的我加赏. -
嘉鱼县复欣回答:[答案] 商鞅为了让秦国能顺利变法,必须在百姓中树立信誉.于是他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他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说,谁能把它扛到北门去,赏黄金十两.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自然也就没有人去扛.商鞅把赏金一直加到五十...

乾进19890268985问: 什么是商鞅立木赏金的故事? -
嘉鱼县复欣回答: 商鞅立木赏金的故事就是商鞅立木取信. 立木取信这个故事与商鞅变法有关,商鞅为了获取百姓的信赖,在施行变法前,发起了一个小活动.秦孝公想效仿其它诸侯国在秦国开展变法运动,便想在全社会寻求一位仁人志士,让他带领秦国走上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