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一望二三里》

作者&投稿:孟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去二三里的全诗是什么?
我记得小时候是一去二三里,乡村四五家。儿童六七个,八九十枝花。现在的改了,和以前不同了。现在的是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
1、译文一眼望去大概有二三里远,有四五户冒着炊烟的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2、一去二三里诗的意思一口气走了二三里路,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有六七座楼台在那儿,边上还有八九十枝花。3、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

语言教案小班“一望二三里”古诗教案怎么写?
2.让学生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3.增强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活动准备:1.让小朋友拿一到十的卡片。2.幼儿用书:《一望二三里》。3.可敲击出柔和声音的木筷、积木。4.课件。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教师:(播放古筝音乐)这段音乐好听吗?你...

一去二三里古诗赏析
一、欣赏并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二、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描写的美好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本活动中的欣赏、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是重点,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诗中的`意境是难点。 教学准备: 一、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 二、录音...

“一去二三里”和“一望二三里”是两首不同的诗句的开头吗?
是的。"一去二三里"是《山村咏怀》中的诗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邵雍,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乡村中漫步的情景,其中“一去二三里”是指他离开村子二三里。而"一望二三里"是另一首诗《望夫山》中的诗句,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其中“一望二三里”是指她站...

唐诗 一望二三里 一望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 八九十枝花_百度知 ...
是的啊 还有一篇是“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香山红叶红满天。”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是谁写的?这首诗叫...
” 我的补充 2009-09-09 13:28 有人也作“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 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有人也 作“一去二三里,田村四五家,高楼六七 座,八九十枝花”。是宋代理学家邵康节 的作品,诗名《山村咏怀》,一作《一去 二三里》,也称《蒙学诗》: 邵雍(公 元1011-1077年),...

一去二三里和山村咏怀有什么区别
《山村咏怀》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一去二三里》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

一去二三里和一望二三里区别
去是动词,望是形容词,一去二三里,表明动作已经开始,行动过后;一望二三里,表明未有行动开始,只是视野所过。去是动词,望是形容词,一去二三里,表明动作已经开始,行动过后;一望二三里,表明未有行动开始,只是视野所过 “一望二三里”出自:邵雍《山村咏怀》。原文是:一去二三里,烟村...

关于数学得诗句(关于数学的诗)
2.有哪些跟数学有关的诗句 1、《蒙学诗》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 2、《怨郎诗》卓文君 一别之后, 两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抚弹; 八行书无信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相思、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

盍咬13526665561问: 一望二三里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 -
新会区醋酸回答: 一去二三里 又名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意思是: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盍咬13526665561问: 古诗《一去二三里》和《一望二三里》的区别? -
新会区醋酸回答:[答案] 去乃动词, 望乃形容词 一去二三里,表明动作已经开始,行动过后 一望二三里,表明未有行动开始,只是视野所过

盍咬13526665561问: 一望二三里作者和朝代、题目 -
新会区醋酸回答:[答案] 年代:【元】 作者:【徐再思】 体裁:【五绝】 类别:【】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作者小传】: 徐再思,元散曲家.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今属浙江)人.其小令多写江南风物和闺情,风格清新秀丽.与贯云石(号酸...

盍咬13526665561问: 唐诗 一望二三里这首诗第三局 到底是亭台六七座 还是门前六七树啊 -
新会区醋酸回答:[答案] 无题 年代:【元】 作者:【徐再思】 体裁:【五绝】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盍咬13526665561问: “一望二三里”和“一去二三里”两首诗有何准确的出处?在她所学的古诗里,竟有这么漫不经心的问题.自以为对古诗词颇为爱好的我,竟然哑口了、石化了... -
新会区醋酸回答:[答案] 一去二三里 又名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无题 (元) 徐再思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盍咬13526665561问: “一望二三里”出自哪首诗?原文是什么? -
新会区醋酸回答: 1.出自:《山村咏怀》 2.原文: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出处: 邵康《山村咏怀》2.释义: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3.赏析: “一去二三...

盍咬13526665561问: ?古诗k'c -
新会区醋酸回答: 一望二三里,

盍咬13526665561问: “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有几句话? -
新会区醋酸回答: 四句话. 译文:诗人沿着小路向前走了二三里路,烟雾缭绕的村庄里只有四五户人家.亭台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正在绽放.原文: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盍咬13526665561问: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题目和作者是什么?急用! -
新会区醋酸回答:[答案]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我的补充 2009-09-09 13:28 有人也作“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有人也作“一去二三里,田村四五家,高楼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是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作品...

盍咬13526665561问: 古诗《一去二三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 -
新会区醋酸回答: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之花.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