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再思《一望二三里》

作者&投稿:旗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日积月累里的古诗的意思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意: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

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有那些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5、《无题》作者:元代徐再思 诗文: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释义: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

征下联:一望二三里
1 一望二三里 又过七八桥 2 一望二三里 又逢五四节 (取又纯属无奈,如果用六,势必俗透;五四之数对二三尚可,不过字意似乎稍差)3 一望二三里 轻吟长短调 (写得匆忙竟然漏了末字平仄,此联做废,待我再思)才力有限,勉力以对.如果您有什么意见,不妨给我发信息以交流.拍个马屁:发现此句也属不...

杜甫写的关于数字的诗句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 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五更四鼓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 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 施得五六七点粉,妆成八九十分娇。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古诗都有什么啊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唐代白居易 1、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2、翻译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

韩愈的诗
我友二三子,宦游在西京。 东野窥禹穴,李翱观涛江。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 淮之水舒舒,楚山直丛丛。子又舍我去,我怀焉所穷。 男儿不再壮,百岁如风狂。高爵尚可求,无为守一乡。卷337_3 「幽怀」韩愈 幽怀不能写,行此春江浔。适与佳节会,士女竞光阴。 凝妆耀洲渚,繁吹荡人心。间关林中鸟,亦知和为...

文言文独特魅力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魅力。首先,文言文的规范、音韵美感、修辞技巧等方面都极其讲究,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力,能够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其次,文言文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能够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沉底蕴。再次,学习文言文有助于...

《渔家傲》
塞1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2无留意。 【全部注释】 1.塞:边疆。� 2.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3.边声:边地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4.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 5.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山·...

歌词中有对话,此为镜花水月,你可记住了是花千骨的哪首歌
《断念》记《仙侠奇缘之花千骨》选曲:百鬼夜行抄作词:清漪演唱:清漪念白:清漪海报:清漪后期:又又注:念白摘自《仙侠奇缘之花千骨》我身上这一百零三剑,十七个窟窿,满身疤痕,没有一处不是你赐我的。十六年的囚禁,再加上这两条命,欠你的,我早就还清了。断念已残,宫铃已毁,从今往后,我与你师徒恩断义绝!深邃...

李白的诗《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昨日之日”是什么意思?_百度...
李白曾多次登临,并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

柞新18463928406问: 一望二三里作者和朝代、题目 -
岳麓区麝香回答:[答案] 年代:【元】 作者:【徐再思】 体裁:【五绝】 类别:【】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作者小传】: 徐再思,元散曲家.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今属浙江)人.其小令多写江南风物和闺情,风格清新秀丽.与贯云石(号酸...

柞新18463928406问: 一望二三里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 -
岳麓区麝香回答: 一去二三里 又名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意思是: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柞新18463928406问: 唐诗 一望二三里这首诗第三局 到底是亭台六七座 还是门前六七树啊 -
岳麓区麝香回答:[答案] 无题 年代:【元】 作者:【徐再思】 体裁:【五绝】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柞新18463928406问: 小时候都听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可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
岳麓区麝香回答: 出自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作品: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名不详,一作《一去二三里》,一作《山村咏怀》 这首五言绝句把“一”到“十”的数字嵌入诗中,组合成一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质朴素淡,令人耳目一新.曾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 邵康节,字尧夫.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又迁共城(今河南辉县),37岁时移居洛阳.通晓易经,擅术数.著有《梅花易数》.

柞新18463928406问: “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有几句话? -
岳麓区麝香回答: 四句话. 译文:诗人沿着小路向前走了二三里路,烟雾缭绕的村庄里只有四五户人家.亭台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正在绽放.原文: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柞新18463928406问: “一望二三里”和“一去二三里”两首诗有何准确的出处?在她所学的古诗里,竟有这么漫不经心的问题.自以为对古诗词颇为爱好的我,竟然哑口了、石化了... -
岳麓区麝香回答:[答案] 一去二三里 又名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无题 (元) 徐再思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柞新18463928406问: 古诗一望二三里是谁写的这首诗 -
岳麓区麝香回答: 徐再思

柞新18463928406问: 最能考查毛笔字基本功的诗词 -
岳麓区麝香回答: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元·徐再思《无题》

柞新18463928406问: 诗歌趣题 -
岳麓区麝香回答: 数字入诗妙趣横生数字入诗,在我国古诗中数不胜数,信手拈来,比比皆是: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居易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有些诗,虽用了...

柞新18463928406问: 古诗《一去二三里》和《一望二三里》的区别 -
岳麓区麝香回答: 去乃动词,望乃形容词 一去二三里,表明动作已经开始,行动过后 一望二三里,表明未有行动开始,只是视野所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