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是谁写的?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作者&投稿:字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的诗名是什么~

这首诗的诗名叫做《山村咏怀》,又名《一去二三里》。

扩展资料:
作者:邵雍。
邵雍,生于1011年,死于1077年,字尧夫,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作诗背景:这首诗是邵雍在春天出游共城(今河南辉县)时看到的乡间美景所作的。
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村咏怀

作者是宋代邵雍
诗名《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我的补充 2009-09-09 13:28 有人也作“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 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有人也 作“一去二三里,田村四五家,高楼六七 座,八九十枝花”。是宋代理学家邵康节 的作品,诗名《山村咏怀》,一作《一去 二三里》,也称《蒙学诗》: 邵雍(公 元1011-1077年),北宋著名哲学家、 诗人,理学象数派的创立者。邵雍(宋哲 宗元佑年间赐谥:“康节”),后追封为“ 新安伯”,字尧夫。祖籍河北范阳,后移 衡漳(今河北南部),少时随父邵古迁共 城(今河南辉县),37岁时移居洛阳。 通晓易经,擅术数。著有《梅花易数》。 程颢称之为“内圣外王”,世人尊称为——“ 易圣”、“八卦大师”。其父死于伊川,又 称为伊川人。《蒙学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 花。”这首五言绝句是描写风景的优美。 它把“一”到“十”的数字嵌入诗中,组合成一 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质朴素淡,令人 耳目一新。曾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 教材。

古诗“一去二三里”的作者是北宋哲学家邵雍,这首诗的诗名《山村咏怀》,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原文: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
不知不觉一走就离家二三里远了,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路边亭台楼阁有六七座,还有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创作背景: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是什么意思
诗句的翻译如下: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诗句原文:3 (北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诗名:《山村咏怀》《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是什么诗
诗文:《山村咏怀》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此行要到二三里远的地方,那里有四五户炊烟升起的人家。路过的亭台有六七座,路边还有无数的鲜花开的正好。

一去二三里这首诗的意思
意思是: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白话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求下联
上联: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下联:十来九八至大厦七六幢 餐馆五四处三二一遍红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作《一去二三里》,一作《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全诗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追问 可以再问一下翻译吗?谢谢。 回答 译: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评论| 雨中漫步xu |来自团队明教 |十九级采纳率77% 擅长:烦恼理工学科人文学科数学学习帮助其他...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是_百...
意思是: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山村咏怀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 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缕缕炊烟。我信步走来,又...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古诗名是什么...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出自宋代邵雍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知不觉一走就离家二三里远了,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路边亭台楼阁有六七座,还有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是什么诗
是宋代邵雍的《山村咏怀》。原文:山村咏怀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白话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黄浦区18128767373: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用自己的话写出他的意思 -
申眉迪红: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它的意思是(个人依据高中语文知识翻译,绝无任何参考):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信步走来,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独自静静观赏,才发现身边的树枝上挂着......八朵、九朵,哦,不,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

黄浦区18128767373: 一去二三里是什么古诗 -
申眉迪红:[答案] 《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是宋代邵康节所作.全诗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释义: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

黄浦区18128767373: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作者是谁 -
申眉迪红: 出自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作品: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五言绝句把“一”到“十”的数字嵌入诗中,组合成一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质朴素淡,令人耳目一新.曾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

黄浦区18128767373: 《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的诗句是什么?回答要准确,越快越好. -
申眉迪红:[答案] 邵雍(康节)的《蒙学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黄浦区18128767373: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题目和作者是什么?急用! -
申眉迪红:[答案]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我的补充 2009-09-09 13:28 有人也作“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有人也作“一去二三里,田村四五家,高楼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是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作品...

黄浦区18128767373: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只花.这首诗的题目叫什么?... -
申眉迪红:[答案] 出自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作品: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名不详,一作《一去二三里》,一作《山村咏怀》

黄浦区18128767373: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是 -
申眉迪红: 《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是宋代邵康节所作.全诗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释义: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黄浦区18128767373: 请问:"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诗人和题目是什么? -
申眉迪红:[答案] 宋朝理学家邵雍(康节)的《蒙学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邵雍,北宋哲学家.字尧夫.因隐居苏门山,后人称其为百源先 生,卒諡康节.其先范阳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屡授官不赴.后居洛...

黄浦区18128767373: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古诗的题目是? -
申眉迪红:[答案] 宋 邵雍的《一去二三里》

黄浦区18128767373: 一去二三里是什么古诗 -
申眉迪红: 这首诗我耳熟能详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一直会背,只是不知道谁写的,看了一楼才知道是邵康节作的.大意是: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