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教者家有塾

作者&投稿:闻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意思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

《学记》原文及翻译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5、【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

谁知道这些语文古代词语的意思(高分悬赏)
劝:1、劝说 劝学 2、勉励奖励 无庆赏之劝 学:1、学习 学而时习之 2、学问 其学甚博 3、学校 古之教者,家有塾……国有学 青:1、蓝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青色的东西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中:1、合乎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从中间 訇然中开...

《礼记》读后感
在十几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间,完全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惬意。 篇三:礼记读后感 偶读《礼记》遇到了下面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慢慢体会。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 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

学,( );教,(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

关于《大学》的论文
认为《大学》晚出,一个重要根据是认为《大学》与《礼记》中的《学记》有关,是对古代学校制度的反映,而大学制度晚出,故《大学》亦晚出。清代学者陈沣指出,《大学》与《学记》中一段文字相近,二者均论“大学之道”,有密切关系。《学记》的这段文字是: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

君子之教何意?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

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体系,它包括了中国文化、文学、哲学、历史、政治、艺术、音乐、医学、建筑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思想。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国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诸子百家的...

虽有嘉肴拼音
虽(suī)有(yǒu)至(zhì)道(dào),弗(fú)学(xué),不(bù)知(zhī)其(qí)善(shàn)也(yě)。是(shì)故(ɡù)学(xué)然(rán)后(hòu)知(zhī)不(bù)足(zú),教(jiào)然(rán)后(hòu)知(zhī)困(kùn)。知(zhī)不(bù)足(...

什么是国学?包括哪些方面?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仲长梅13940359717问: 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是什么意思 -
巴南区亚甲回答: 《学记》中“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意思是:古代教学,家里办学有“塾”,党里办学有“庠”,遂里办学有“序”,国都办学有“学”.

仲长梅13940359717问: 给下面文章断句 《书院》 古者家有塾,党有痒,州有序,国有学,教育之地广矣备矣,无所谓书院也顾事有不必 -
巴南区亚甲回答:[答案] 这是相忘YL的回答.来自.《学记》中“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1、“塾、庠、序、学”都是学校的名称.2、家有塾:据《周礼》所载,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居一巷,巷首有门,门旁有塾.“家有塾...

仲长梅13940359717问: “私塾”指的是什么?
巴南区亚甲回答: 私塾是中国古代私人设立的教学场 所,由早期的塾发展而来.《礼记•学记》追述西周的学制说:“古之教者,家有塾, 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所谓“塾”, 就是...

仲长梅13940359717问: 文言文古之教者说明啥?文言文古之教者说明啥
巴南区亚甲回答: 用制度确保教育的是实施. 古之教者,家有塾(2),党有庠(3).术有序(4),国有学(5).比年入学(6),中年考校(7).一年视离经辨志(8),三年视敬业乐...

仲长梅13940359717问: 《学记 礼记》全文 -
巴南区亚甲回答: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

仲长梅13940359717问: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翻译 -
巴南区亚甲回答: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出自先秦孟子弟子录的《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

仲长梅13940359717问: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师严然后道尊”“君子之教,喻... -
巴南区亚甲回答:[答案]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 那么,他们都犯了教学上的大病,与教学相长的原则是不相符的】 * 古之教者,家(25家)有塾,党(500家)有痒,术(su...

仲长梅13940359717问: 学校一词的来历
巴南区亚甲回答: 我国的学校,起源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代.据《学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术有序、国有学.”塾、痒、序、学即是周代学校的名称. 周代,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塾即门外舍也,由于人们朝夕出入,受教于此,塾便成了学校的代称;以此类推五百家为党,设痒;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设序;而天子之都及诸侯国则设学.逐级升高.后来,人们专称塾为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痒、序成了乡学之名.学则和校合并,成为学校的通称,一直沿用到现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