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王止谤道路以目

作者&投稿:顾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路以目的成语故事
道路以目,意思是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出自《史记·周本纪》。周厉王时的百姓民怨问题,历史上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就要算周厉王禁谤了。周厉王施政暴虐,受被他宠信的大臣唆使改变原有的制度,把平民赖以谋生的许多行业,改归王室所有,一时间民生困苦民冤...

文言文“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以告,则杀之”是省略句。即:(卫巫)以(之)告(王),(王)则杀之。(巫师)把(指责他的人)告诉(周厉王), (周厉王)就杀死了那些指责他的人。京城里的人都不敢说话了,路上碰到,互相使个眼色。(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王喜,告召公曰:“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周厉王止谤的翻译
翻译:厉王残暴,国人指责国王。召公告诉说:“民众不堪忍受现在这样的生活啊!”厉王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指责的人。(谁)被告发,就杀死他。国人没有敢说话的,道路上(见了面)用眼睛(互相)打招呼。厉王很开心,告诉召公说:“我可以制止指责啊,都不敢说话了。”召公说:“...

关于西周的周厉王的故事
周厉王,周夷王之子。西周第十位国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姬姓,名胡。约公元前857年即位,在位37年。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指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

有没有周厉王止谤的原文及翻译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

古今中国的十大文字狱是哪些
一、周厉王止谤 因周厉王暴虐,导致“国人谤王”。这里的“谤”当然不是今天所谓的“诽谤”,而是“指责”、“批评”、“谴责”的意思;说重一些,应相当于今天的“批判”、“咒骂”。他不高兴,派“卫巫”监视言论。一经发现报告上来,即被处死。结果“道路以目”。严禁言论让天下噤若寒蝉,对...

"道路以同"反映出哪个历史人物
我想你打错了巴,应该是: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 太平 整理 《国语•周语上》和《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有被人们通常称之为“周厉王杀人止谤”的故事。周厉王统治周朝时把平民赖以谋生的许多行业,改归王室所有,一时间民生困苦民冤沸腾。厉王不听劝谏却采用特务手段对付人民,他派人去卫国(河南...

召公谏厉王饵谤
召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

召公谏厉王弭谤注释
厉王虐②,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③矣!”王怒,得卫巫④,使监谤者⑤。以告⑥,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⑦。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⑧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⑨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⑩,为民者宣⑾...

邵公谏厉王止谤的赏析
注意人民的疾苦,是一种具有民主因素的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文章剪裁得体,详略适当,重点突出,前后照应。文章一开始交待了厉王暴虐以至于民怨沸腾的情况,结尾说三年后厉王被流放,呼应开头。这两部分都只有寥寥数语,语言非常精练,但像“道路以目”这样的描写,又极为生动传神。

局真18457288536问: 道路以目目什么意?道路以目目什么意思
西平县护天回答: 《史记·周本纪》:“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故事:周厉王时的百姓民怨问题,历史上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就要算周厉王禁谤了.周厉王施政暴虐...

局真18457288536问: 有没有周厉王止谤的原文及翻译 -
西平县护天回答: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

局真18457288536问: 邵公谏厉王弭谤的译文(要简单) -
西平县护天回答: 邵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局真18457288536问: 古代哪个君主统治时百姓不敢交流,只能通过眉目表示信息
西平县护天回答: 周厉王时的百姓民怨问题,历史上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就要算周厉王禁谤了.周厉王施政暴虐,老百姓不免怨声四起.邵公就对周厉王说:老百姓已经受不了啦.结果周厉...

局真18457288536问: 道路以目的故事,每个人物的来历要说明 -
西平县护天回答: 原话: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召公谏厉王弭谤》 出自:《国语·周语上》 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周厉王统治周朝时把平民赖以谋生的...

局真18457288536问: 国人莫感言,道路以目是指哪一个国王残暴统治的表现
西平县护天回答: 周厉王. 《史记·周本纪》“周厉王,好利,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 周厉王禁谤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之一,其时“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但最后尝苦果的不是人民而是周厉王自己和他的西周王朝.

局真18457288536问: 邵公谏厉王弭谤 -
西平县护天回答: 首先,以治水为喻,说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提出“为民者宣之使言”的主张. 其次,紧扣“宣”字,用排比句式,一口气说出12种向天子进言的措施和方式(上至公卿下至庶人,近臣亲戚、盲人老人、直接间接、讲唱说写),目的是广开言路,并指出:“王斟酌”就会“事行而不悖”. 再次,用“土之有山川”和“原隰之有衍沃”作比喻,进一步说“宣之使言”的重要意义,说明“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的道理,并明确指出其意义是“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最后,改变正面论述的语气,连用两个强有力的反诘句,从反面加强自己的议论.一方面对“壅”,即指周王的“障”和“弭谤”加以驳斥,一方面对周王沾沾自喜的表现加以反击和否定,从而照应了前文.

局真18457288536问: 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是什么意?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是什么意思
西平县护天回答: “民不堪命矣 ”出自《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公 谏 厉 王 止 谤 国 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9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局真18457288536问: 学过邹忌讽齐王讷谏有你对忠言逆耳有什么理解
西平县护天回答: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 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

局真18457288536问: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是什么意思呢?
西平县护天回答: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见《国语·邵公谏弭镑》. 国人:指国都中的人.道路以目:指人们相遇于道路,不敢说话交谈,只是用眼睛相看以示意,意即敢怒而不敢言.这两句大意是:(西周)国都中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相遇时不敢交谈,只用眼睛互相示意.周厉王暴虐无道,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人民受不了厉王的虐政,纷纷指责他的过失.厉王大怒,就召来卫国的巫者监督人民的言论,只要卫巫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周都中一片恐怖气氛,以致~.“道路以目”几个字把反动统治者暴虐无道,人民敢怒而不敢言的情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现已成了成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