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讲唯识学概

作者&投稿:局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佛教唯识宗的第七识和第八识
第八识所缘的相分,这是“根身、器界、种子”,根身就是有情的肉体,第八识摄为自体;器界就是有情身外的物质世界,第八识“领以为境”;种子就是能生起万法的功能(一种能量),第八识“持令不失”。由第八识的种子“起现行”生起万法,这时就有了宇宙、人生。宇宙就是“器界”,人生就...

谁能介绍以本瑜伽师地论的讲解?通俗点的
这几部讲座是佛教界高僧,中生代佛教界领袖慧律大师在早年时讲的,讲的非常好,若有心者,盼望珍惜善学。再者,唯识是一门很深的课程,如果没有一定的佛学基础,听起来说实话一定很费劲,所以,如果你是因为突然看到《瑜伽师地论》而有兴趣想来研究研究,但是之前没有佛学基础,那很难,法师纵然讲的再...

唯识学的唯识学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变
唯识学在南北朝时期传到我国,到了唐朝发展到高峰,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地论时期、摄论时期、识论时期。 由于对当时地论学和摄论学的唯识理论存在种种困惑、疑问,玄奘大师历尽艰辛去印度求法,他的所学十分广博,但最主要的是后世亲时代护法系的唯识学及其陈那的因明理论,其特质在于严密的思辨与条理...

印度佛教佛教时期中观和唯识这两个时期的历史重点是怎样的?包括人物...
中观学和唯识学是大乘佛教的两大最重要思想体系。一般认为,唯识学的出现晚於中观学,在印度佛教史上,中观与唯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行不悖,双方就了义不了义互诤不断。中观主旨是般若性空,万法假有;唯识主旨是唯识无境,内识实有。据玄奘《成唯识论》和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内容判断,唯识学的出现受到了当时印度...

佛法有相开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修学中转识成智?这个识是什么相?何转,智...
论转识成智 作者:惟贤法师 学佛的目的,就是在唯识学里讲的“转依”。转依有二:一转染成净,二转识成智;转染成净为涅槃,转识成智为菩提。涅槃即自性清净,菩提即觉悟,能证得菩提是般若(依中观宗讲),或称正智即无分别智(依唯识宗讲)。众生在迷惑与染污中,没有智慧,不懂因果。学佛...

佛教名词求解释?
这是唯识的名相,一般很难理解,要学习唯识宗要先有很深的佛法基础。“心法”:又称‘心王’也就是八种识.这心法也就是一切万法的本源,一切法都是从心法中生,故经云:“心生故一切法生,心灭故一切法灭。”而一切法,皆是心识之所变现,因此,唯识学中,称心识为“能变”而一切法为“所变”...

能不能详细的介绍一下八识之间的关系?
下面说明,是我在佛教词典里找到的,希望能对你有用,另外,推荐给你佛教词典站: http:\/\/fodian.goodweb.cn\/index.asp,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佛教词汇的解释。 八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八识。兹列表说明如下:┌1眼识──眼根缘...

建立慈氏学的人:访韩镜清教授
韩镜清:实际上我在学校没有人真正讲过玄奘法师的唯识学,倒是听了熊十力的新唯识学,梁漱溟写过《东西方文化哲学》,牵涉到唯识学问题,当时书是看了,但他已经不在北大了。我在大学写的毕业论文是《阿赖耶识的由来》。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恐怕是自己学习的一种设想。把小乘里接近阿赖耶识的说法弄些材料来解剖,当然这时...

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啥区别?有哪些理论?
大师回国后,广译经论一三三五卷,又糅合护法、难陀、安慧、亲胜、火辨、德慧、净月、胜友、最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所造的《唯识三十颂》的释论,综合各家见解,编译为《成唯识论》十卷。在译经过程中,他采取随译随讲的方式,不但将法相唯识学的义理传播开来,并培育了一批优秀门人,最著名的...

神识不灭 是指灵魂不灭吗?为何大部分的人不记得前世的事?
心理学上说:人的感官所感知的(这还不是认识)不过是事物的现象;只有理智对已感知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无论什么民族,无论什么时代,都讲良心和道德,就是无神论者不是也讲剥削穷人、欺负孤儿寡妇是罪恶吗?...偶隐约记得某位法师或仁波切开示过,在死亡时遭遇的四大分解及中阴产生的幻象(各种声、光、力等),还有...

韩艳13788107068问: 佛教讲解《唯识》里边第六识与第七识如何正确运用了 -
新泰市紫河回答: 唯识法门非常艰涩,修行人要想契入很困难.第六识、第七识,是八识中的两识,要想弄懂要从头学,如果没基础,就是提问题都是错的,就像你现在的这个问题.第六识、第七识不是所能运用的,他是八识一念不觉,产生的执著意识、分别意识,是妄识起的作用.学佛要注意基础的积累,切忌急功近利.

韩艳13788107068问: 唯识学讲的是什么? -
新泰市紫河回答: 简要的说:唯识学所谈就是人的心识(也称心灵),它把人的心识分成八大识;也就是说把人的感灵分成八个不同的结构,这八个构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大心...

韩艳13788107068问: 净界法师:往生极乐净土后何时会乘愿再来,佛教网 -
新泰市紫河回答: 净界法师:往生极乐净土后何时会乘愿再来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地以后就可以回入娑婆了,那么当然初地还有微细的妄想,在唯识学上说: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就是初地菩萨他还有俱生的微细...

韩艳13788107068问: 净界法师:什么是遍计所执性 -
新泰市紫河回答: 遍计所执性:唯识宗称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

韩艳13788107068问: 净界法师都讲过哪些视频讲座? -
新泰市紫河回答: 佛法修学概要、阿弥陀经导读、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颂、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及瑜伽菩萨戒等课程十余种,并已制成光碟等流通.

韩艳13788107068问: 依之可面膜怎么看生产日期(依之可)
新泰市紫河回答: 1、《楞伽经》中的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2、我们一个人,刚生... 3、因此,这一种心理作用与状态,在唯识学上称为“依他起性”.依他起性,也就...

韩艳13788107068问: 唯识古学和唯识今学的区别 -
新泰市紫河回答: 唯识古学:“皆是识性,皆是虚妄分别.”一切以识为性,一切现象归根到底在性上都属于识.属于如来心真常系.亲胜、火辩论师属于这一系. 唯识今学:“以不离之义说唯识.”万法皆不离识,是识的转变,因而都依存于识,不能脱离识而独立存在,即“境不离识”.护法、玄奘属于这一派.我也是同济的,不过上的专业课是佛学和道家哲学,相信这些可以应付考试了.

韩艳13788107068问: 为什么要禅净双修? -
新泰市紫河回答: 净界法师开示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你刚开始要成就一个善业力;第二个,你进一步要成就一个正念力.不管你是修天台宗、唯识宗、净土宗,所有的法门都没有离开善业力跟正念力两种的...

韩艳13788107068问: 净界法师:念佛人要准备些什么事情 -
新泰市紫河回答: 净土宗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事情?简单讲一句话就够了:有志于往生的人,你必须要把握一个原则——多一分的愿力,少一分的业力,就是准备这件事情.首先,我们必须要在内心当中降低我们的生死业力.我们前面讲到了忏悔跟调伏,忏悔是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