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孝廉坏处

作者&投稿:芷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曹操父亲曹嵩简介
曹嵩本姓夏侯,是汉桓帝时期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做太监的儿子,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仰仗太监的权势,尤其是曹腾可不是普通的太监,他是侍奉四位皇帝,一直都倍受信任的中常侍,还被封为费亭侯。之后又被任命为大长秋,成为仅次于宰相的高官,可谓贵及人臣。不过,作为太监的养子,也常常会被人...

臧洪文言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自三国志·臧洪传,有删节 臧洪传译文供参考:臧洪字子源,是广陵射阳人。 父亲叫臧..,曾任匈奴中郎将和中山、太原太守,在任官期间有声誉。臧洪身材魁梧,与他人不同,被举荐孝廉当了郎官。 正逢遴选三署郎官补任县长,琅笽人赵..当了莒县县长,东莱人刘繇当下邑县县长,东海人王朗当.....

钱钟书评科举:像夏娃身下的那片树叶
凡一种制度在稳定周期内长期存在,必是好处多于坏处,因为人类智慧一般是择善而从。1905年,科举为新教育制度取代,也说明这个制度本身的历史终结,表明这种制度的坏处多于好处了,这个大判断,一般不会因为小事实而改变。科举是在端方和张之洞手中废除的,而他们恰是科举中最成功的士人,他们看清了历史的大...

刘备前期到处投奔人,为什么到哪谁都很尊重很客气?
同样的道理,刘璋能够安然将刘备迎入益州,并不是说刘璋就一定要占刘备的便宜,让他去白给自己打仗,而是因为刘璋认为刘备有匡扶汉室的能力,汉室兴旺,对刘璋没有任何坏处。总结:一身英雄气概,却被皇叔之名所累。我们看演义,刘备整天被叫做皇叔。其实在《三国志》里,没有任何人叫刘备皇叔的,这辈分...

历史上姓郑的名人英雄,要 8个以上.
初为山阴灵文乡啬夫。乡民有弟欠兄钱无力偿还,其嫂诉之于郑弘。郑弘卖内衣为其还钱。其兄闻之,深感惭愧,自系于狱,遣其妻还钱给郑弘,郑弘却不肯受。太守第五伦下乡劝农,看到他后深以为奇,就命令督邮把他任命为孝廉。8、郑公智,字叔贞,江浙行省台州路宁海县(今浙江宁波)人,明朝政治...

女生看言情小说好还是不好?看上就会着迷了,明知道这会影响学习,可是还 ...
如果不是,那么少年,你可得努把劲啊。虽说现在高考有改动了,但在它还没有彻底被举孝廉啊九品中正制代替的时候,它可是唯一一个不看相貌不看家庭背景不看关系让你攀升实现阶级提升最可靠也是最近的一条路了。当年我不信这话,觉得是扯淡。现在淡扯回来了,后悔也晚了。望采纳吧。

黄米15073167291问: 古人的举孝廉是什么意思? -
成都市龙胆回答: 古时举孝廉,秀才,都是只被推荐当官入仕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

黄米15073167291问: 察举制的弊端 -
成都市龙胆回答: 汉武帝初年,董仲舒再举贤良的对策中,提出刺史、列侯、郡守2千石,各选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两人,以给宿卫的主张.元光元年(前134年)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建立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 光武帝时期,进一步完善察...

黄米15073167291问: 东汉官员是如何产生的?这种选官制度存在着什么弊端 -
成都市龙胆回答: 举孝廉,容易任人唯亲,未必选出真才实干

黄米15073167291问: 隋唐以前政府选拔官员的弊端 -
成都市龙胆回答: 隋唐以前政府选拔官员的弊端就是被官僚世家所控制.汉之前是世袭制,汉朝采取的是察举制,就是举孝廉制度,后来世家大行其道时基本上就是各大世家进行推荐制,就是由朝中大臣和地方官举荐孝廉,优秀人才入仕.后来三国时期曹操唯才是举意图抛开世家进行海选,但在晋时又恢复到世家把持的地步,然后就是十六国南北朝这个混乱的年代,根本就没什么选拔制度,看中谁就用谁.隋唐以后采取科举制,科举制突破了官僚世家对官职的控制.

黄米15073167291问: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成都市龙胆回答:[答案] 选举上来的秀才,孝廉缺、德才寡,或没有学问,或不孝敬父母;所谓清白寒门子弟,不过是些肮脏东西;所谓上等良将,实际上是些胆小如鸡之徒. 这是东汉末年的民谣,讽刺了宦官当政时期的人心不蛊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崩溃.

黄米15073167291问: 科举制与举孝廉那个好,为什么? -
成都市龙胆回答: 科举好 第一,从舞弊的角度来说,科举更为严苛,所以,作弊的可能性最小 第二,从选材的广泛性来说,科举的面更广 因此,科举的选材,质量更高,范围更广它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察举制,也就是举孝廉是通过名声来选拔官员,而九品中正制直接是通过门第来选拔官员,所以,最好的制度是科举,举孝廉次之,九品中正制最差.

黄米15073167291问: 举孝廉一直是选举官员的重要途径吗 -
成都市龙胆回答: 你好,是的.汉朝开始的.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孝廉,是功名,有功名便可实授官职. 两汉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 郡国岁举的孝廉,到京师之后,要依其科目与被举人的学艺不同,由公府分别加以考试.孝廉考试的内容是“诸生试家法(指所学某一经学大师的经说),文吏课笺奏”.复试制度为东汉左雄所创立.

黄米15073167291问: 三国演义里“举孝廉”是啥意思? -
成都市龙胆回答: 刘弘曾经评选过孝廉(孝廉是指: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也曾经做过官吏,早早就去世了. 举孝廉是指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

黄米15073167291问: 举孝廉指的是什么?
成都市龙胆回答: 举孝廉可以说是汉代在继承战国及秦朝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摸索出来的一套人才选拔方式.汉武帝时,鉴于郎官制度的人才选择面过窄和早期察举制的不定时...

黄米15073167291问: 古代的"举孝廉"是什么意思大神们帮帮忙 -
成都市龙胆回答: “举孝廉”,这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那是沿用汉朝的.麻烦采纳,谢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