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闻不若闻之+荀子

作者&投稿:汤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荀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
【答案】:B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的意思是听说不如自己亲眼看见,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才是可信的,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
C 试题分析:荀子的话描述的是只听、只见、只知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行动,要实践,而且通过实践获取的知识并需最终用于指导实践,这体现了实践出真知,而且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实践,①③符合题意;获取知识有很多途径,并不只是通过实践,②错误;④没有体现实践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孔子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他们告诉我,我忘了。我看见了,我理解了它...
这好像不是孔子说的。应是出自《荀子·儒效》:"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
D 荀子的上述观点主要强调了“行”对于“闻——见——知”的重要性,即实践的重要性,因此选D项。其余选项观点均错误。强调事事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是不现实的,而且直接经验也未必比间接经验更正确或重要;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提高。A、B、C三项排除不选。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研读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强调行即实践的重要性,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

《荀子》里面有哪些经典中华句典?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射出一百枝箭,只有一枝没命中目标。这不能说善于射箭;走了一千里的路就差半步而没到达终点,这不能说善于驾车。比喻做事要做到完美。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出自《荀子·儒效》。闻:听...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
D 这句话意思是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材料关键词“行”,采用排除法。A闻就是听说 B 见之是见到 C 不合题意说的是认识的根本任务,D 明白了荀子这句话,不难选出答案,行就是要亲身实践。

5句名人名言及其点评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况 荀子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他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明也,因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知对于行的指导作用。荀子还说:“知明”则“行无过矣”。道...

荀子 闻见知行 哪个环节是最终目标
应该是荀子,他认为,学习当启始于“闻”,完成于“行”。提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又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写材料用典: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个人都要迎着晨光实干,不因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不因面临的困境垂头丧气,在挥洒汗水中走好每一步,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中国纪检监察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典故】 出自战国荀子《荀子·儒效》,不闻不若闻之,闻...

锁功19853838825问: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翻译 -
石泉县壮筋回答:[答案] 不去听不如去听,去听不如去看,去看不如去了解,去了解不如去实践.学习到了实践就终止了.实践,是明智的事情.

锁功19853838825问: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 -
石泉县壮筋回答:[选项]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锁功19853838825问: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是在强调() -
石泉县壮筋回答:[选项] 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B. 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目的 C.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D.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可混淆

锁功19853838825问: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 -
石泉县壮筋回答:[选项] A. ①③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锁功19853838825问: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这段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
石泉县壮筋回答:[答案] C 获得知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②排除.④不是哲理,也要排除. ...

锁功19853838825问: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运用科学思维的有关知识认识荀子的话. -
石泉县壮筋回答:[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闻不若闻知,闻之不若见之”,正是强调了实践对人的思维对人获得认识的重要性.(2)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但仅仅感性事务的具体,还是不够的...

锁功19853838825问: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荀子十分强调“行”体现了() -
石泉县壮筋回答:[选项] A. 感性认识不如理性认识可靠 B. 实践第一的观点 C. 学习书本知识比实践来得重要 D. 对事情要有所耳闻

锁功19853838825问: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石泉县壮筋回答: 荀子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他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明也,因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知对于行的指导作用.荀子还说:“知明”则“行无过矣”. 道的实践是学习和认知的必然归宿,不闻不见之道,不是真正的仁道,它的实行终将以失败而告终.我们应努力去践履正道,因为道就在我们身边,不去努力实践,仍然达不到目的,再小的事情,不去做永远也不会成功(《荀子·修身》).

锁功19853838825问: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意思 -
石泉县壮筋回答:[答案] 荀子说:“(在学习中)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

锁功19853838825问: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这句话是出自 荀子的哪本书?? -
石泉县壮筋回答: 《荀子·儒效》其中一小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