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隆中对》翻译

作者&投稿:西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顾茅庐隆中对翻译及原文
三顾茅庐隆中对翻译及原文如下: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相比、乐毅,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

《隆中对》翻译
您好!《隆中对》译文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

三顾茅庐中,刘备说:“先生若不出山,如苍生何也” 中 “如苍生何”是什 ...
整句翻译应为:先生您如果不出山(为天下百姓着想),那么天下百姓应该怎么办呢?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元207年,徐庶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刘备前往隆中,三顾诸葛亮草庐之中,诸葛亮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并分析了天下形式。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这篇《隆中对》...

隆中对是什么意思
隆中是诸葛亮居住的地方。对是对答的意思。《隆中对》选自魏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原文节选: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译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

隆中对文言文知识点
隆中对知识归纳与练习 一.通假字 1.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2.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 二.古今异义词 1.将军宜枉顾之 (顾 古义:拜访 今义:照顾) 2.凡三往 (凡 古义:总共 今义:平凡 ) 3.孤不度德量力 (孤 古义:王侯自称 今义:孤独) 4.此殆所以资将军 (殆 古义:大...

《隆中对》说的什么事情
这是章节名,说的《三国演义》中的两件事,一个就是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还有一个就是孙权伐黄祖,甘宁投靠江东。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两人相谈甚欢,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当下局势,并建议三分天下,形成鼎足之势再扩疆土,刘备听后...

概括《隆中对》内容
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

隆中对出自哪里?
“隆中对”的意思是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曾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占领荆、益二州,联合孙权,整顿西南各族等策略,史称为“隆中对”。《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原文节选: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定下了怎样的战略规划?
《隆中对》出自于陈寿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乃是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也是诸葛亮在分析了天下形势之后,为刘备未来发展提出的总体战略。其实刘备占据荆州之后的发展,总体来说是符合《隆中对》的战略规划的,只是《隆中对》有着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东吴方面的态度。

用现代文续写《隆中对》
话说先主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孔明与之番隆中对,便知先主有雄才,胸怀大志,帝星之属,感其诚意,遂出茅庐,以助先主成帝王之霸业。先主的孔明,如鱼得水,食则同桌,枕则同床,终日而谈,孜孜不倦。是日,先主于帐前问孔明,曰:“吾欲兴汉室,除曹操,平孙权,以续高祖之基业,然而吾内无尺寸之地...

少蚁15147467974问: 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 -
文山县全泽回答: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少蚁15147467974问: “三顾茅庐”出自《隆中对》的原句是? -
文山县全泽回答:[答案]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三顾茅庐草庐之中.” 隆中对中是这句: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出师表是这句: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

少蚁15147467974问: 隆中对的对是什么意思 -
文山县全泽回答: 隆中对的”对“的意思是指”对答“.拼音:duì 释义:1、回答:对答如流.2、向着;朝着:枪口对准敌人.3、对抗;敌对:对手、针锋相对.4、对待;例 :对事不对人.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对、神色不对、数目不对,还差一些...

少蚁15147467974问: 三顾茅庐与隆中对有什么不同 -
文山县全泽回答:[答案] 呃,你可以这么理解,《隆中对》是“三顾茅庐”换来的结果,它们一个阐述了刘备三次去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的这一过程,主要展现的是刘备的仁德之心,体现的刘备此人的性格等等,同时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而《隆中对》则是诸葛亮同意...

少蚁15147467974问: 分别从《隆中对》《出师表》中找出成语“三顾茅庐”的原句 -
文山县全泽回答: 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隆中对》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先帝刘备不认为我...

少蚁15147467974问: 【隆中对】第三段中,刘备的话有几层意思?请概括大意.
文山县全泽回答: 第三段翻译: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第三段的理解:鱼儿问计,放“水”对策.这是文章的重心部分,刘备的三顾茅庐而问计,既是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广告姿态,又是他考察真伪、试探深浅的手段.“三往”,见其诚:“屏人”状其密;言说内容,可以看出他的急不可耐(由短句和语意体现).刘备所说,分三个方面,首是严峻局面,次是承担己责,后是求计问策.

少蚁15147467974问: 隆中对君臣是什么意思
文山县全泽回答: 就是指的君主和臣下的关系,也特指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少蚁15147467974问: 隆中对??????? -
文山县全泽回答: 1.“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少蚁15147467974问: 历史大家都知道诸刘的隆中对诸葛亮有云: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
文山县全泽回答: 诸葛亮心中并没有人选,因为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演义里的孔明是知道的,隆中对之际只是为刘备指明方向而已. 孔明既知三分天下,当然也知道三分归晋,不可逆天,本来是不打算出茅庐的,只不过抹不过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之心,才答应帮刘备打天下的,临行前曾嘱咐其弟诸葛均:勿荒田亩,待吾功成身退,即归隐山林.后因刘备白帝托孤,无法身退,只能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所以“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 ....”,蜀国是根本没有机会命一上将了,所以不需部署规划了.有机会的是后起的司马世家,命钟会、邓艾吞吴灭蜀,一统天下.

少蚁15147467974问: 隆中对阅读理解 -
文山县全泽回答: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文: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隆中对》一文中,刘备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隆中对》一文中,刘备的政治抱负是: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诸葛亮为刘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