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

作者&投稿:元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是古代封建礼教 每前面的一个字是名词作动词用,意动用法,意思是“把当作看待”例如,君君,是说把皇上当作皇上来看待,对皇上要有君臣之礼也可以说,做皇上要有皇上的样子,做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以此类推;典出论语颜渊篇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意是说,君应尽为君之道,臣应尽为臣之道,父应尽为父之道,子应尽为子之道依礼记礼运篇所解五伦十义,君义为仁,臣义为忠,父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quot君君,臣臣,父父,子子quot公曰quot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释义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也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后来汉儒董仲舒藉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提出“三纲五常”,促使汉武独尊儒术,并成为沿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影响深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出自论语·颜渊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主要做君主的事,臣子要做臣子该做的事,父亲要做父亲做的,做子女的要做子女该做的事此言意在表达人在社会生活中要长幼有序,各行其是望采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天子的要像当天子的,当官的要像当官的,当老爸的要像当老爸的,当儿子的要像当儿子的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告诉我们,在什么样的位置就做什么事,当员工就不能和老板叫板,当儿子就不;也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秦晖在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典籍与行为中的文化史悖论及中国现代化之路对论语这一则的解释,认为“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支配,即君要像个君,臣才能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论语#8226颜渊论语中多次出现这个说法,意思很简单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通俗一点来讲君主要有个君主的样子以此类推;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译文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打倒孔家店后,有人把这句话理解为封建伦理纲常,对孔子大批特批,而孔子也为在二千多年前说的这句话,在二千多年后挨了不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就是,君主要有个君主的样子,臣子要有个臣子的样子,君主如果做的不对,臣子就应当纳谏,这就是臣子应尽的义务但不能因为臣子自己替君主做决策君主有听从臣子意见的义务,再做抉择孔子把春秋时代看;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2出自论语·颜渊3 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4孔子对曰“君君臣。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出自论语·颜渊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不光很多学者,甚至好些课本书上都将这句话理解成,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刻意封建等级制度更有一些人,不怀好意,投机取巧,把“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什么意思
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这是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提出了的理论。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
西汉的思想家董仲舒,在他的《春秋繁露》一书中.记录了这一思想 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什么意思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见《孟子•滕文公上》。这几句大意是: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男女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讲的是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和行为准则,用以维系封建社会的秩序。现在人们谈封建社会的人际...

孟子论君臣关系这段文字描写及译为现代汉语?
【解读】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礼臣忠。朱熹说:“两尽其道”,君以君道,臣以臣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尽其道。君礼臣忠的关系,如果说孔子谈得还比较抽象的话,那么孟子则谈得十分形象而又具体,先从正面讲,君王待臣如手如足,那么臣属待君王则如五腑如心脏,内外...

“三纲五常”都是什么?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是谁的思想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即出于这种认识。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古代,今天也是一样,存在社会分工必然存在三纲。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是汉朝董仲舒根据孔子在《论语·八佾》中的“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的说法所提出的思想,“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简化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原文:《论语·八佾》:定公问:君...

谁能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进行评论阿
……”,所以“原初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实际上把君臣关系看成一种契约,君不君则臣也就可以不臣”。此说言过其实。且先看这一则的内容与句读。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第十二》)一般的句读:...

“人伦五常”和“三纲五常”的“五常”有一样吗?
其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约等同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五伦”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是狭义的“人伦”。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

俗语“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说的是什么意思?
想要真正了解这句俗语的深意,首先我们得一分为二来看,先说说第一句父子不同席,准确的来说,这一句是从论语里面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引申过来的,意思就是君臣和父子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大家都要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要做出那种僭越的举动。当然父子不同席也有着同样的意思,特别每当过年的时候,...

胶州市13017889996: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谁对谁说的? -
厉卞利胆:[答案]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打倒孔家店后,有人把这句话理解为封建伦理纲常,对孔子大批特批,而孔子也为在二千多年前说的这句话,在二千多年后挨了不少骂.现在看来,封建纲...

胶州市13017889996: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意思
厉卞利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出自《论语·颜渊》.《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胶州市13017889996: 君君臣臣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什么意思?儒家理论中的三纲五常”各指什么?
厉卞利胆: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

胶州市13017889996: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论语》中有吗 -
厉卞利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论语•颜渊》. 《论语》中多次出现这个说法,意思很简单: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通俗一点来讲:君主要有个君主的样子……以此类推.

胶州市13017889996: 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那么它是由谁提出的 -
厉卞利胆:[答案] 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

胶州市13017889996: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运用到是名词作状语还是动词的意动用法中的 .《把;;;;当做》 -
厉卞利胆:[答案]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出自孔子的《论语 颜渊》,意思是“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有儿子的样子”——这是春秋时候的封建等级制,强调人们要顺应伦理规范,...

胶州市13017889996: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出自哪里 -
厉卞利胆: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

胶州市13017889996: 三纲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
厉卞利胆: 三纲最早提出的是西汉董仲舒.“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这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