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伦五常”和“三纲五常”的“五常”有一样吗?

作者&投稿:丁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说“三纲五常”,是哪“三纲”,哪“五常”啊?~

三纲五常
  出处:《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泊静子曰:上文所引《论语·为政》语,何晏集解所引马融注,实已为后人之见解,不得谓之为孔子之本意。故概述中所谓“源于孔子”,实为臆造。
  五常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书·泰誓下》:“狎辱五常”。唐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又有
五常:仁、义、理、智、信
  五常也指五行所代表的五类事物,即木、火、土、金、水的正常运动。《伤寒论》序:“人禀五常,以有
五脏。”
  常是不变的意思,这里指一定准则。五常就是五条准则,也叫“五伦”。这是封建礼教。五常的内容,旧时说法不一。一说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所规定的关系;二说是指仁、义、礼、智、信等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它和“三纲”常连起来说,即“三纲五常”。一般不说成“三纲五伦”。

天地玄黄,千字文的首句,要理解该句之意,可与后句联系着理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即我们所看到的天,地即我们所踩的地,宇在古文中是指四方即空间,宙在古文中是指古今即时间。因此千字文首句,以非常磅礴的气势起笔,构建了宏大的时空观。此句意思是,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空间浩大无垠,时间流逝无限。

而人生五伦,其实就是指古时候人们认为的构成一个人人生的五种关系。包括父子、兄弟、夫妇、君臣和朋友。基于儒家推崇的主张,对于这五种关系也分别有对应的要求。比如,父子有亲,父亲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慈爱,而孩子赡养父母时应当细心而孝顺;长幼有序,即兄长为大应当关爱弟弟,弟弟也应该回应哥哥的关心,而不能忘怀,兄弟之间需要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夫妇有别,男子作为丈夫应当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女子作为妻子需要把家里照顾好;君臣有义,作为君主的应当以仁义为先,作为臣子的应当忠诚;朋友有信,朋友之间需要互相信任,讲究信用。

三纲五常,分别是三纲和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家文化进行概括后,加入自己的理解形成的理论之一。西汉时期的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就是董仲舒,他分别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三纲五常的理论,符合了统治者的需求,因此汉朝甚至后世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

其实本来是三个关联性不大的词语,但是放在此时却像发生了化学反应一样。无限的时间空间中,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人生被五伦和三纲五常定义,然后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总让我想起三体那浩大的结尾。人生短暂,但也希望能像烟花一样璀璨吧。

不一样。

人伦五常指的是:忠、孝、悌、忍、善。

三纲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

其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约等同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

“五伦”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是狭义的“人伦”。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 

扩展资料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

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人伦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书中载,上古时候,人们“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纲五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伦



没有人伦五常。

三纲五常的五常是:
(1)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常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书·泰誓下》:“狎辱五常”。
[唐]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2)五常:据说指“五伦”,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天地君亲师 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在民间广为流行,把它作为祭祀对象也已经普遍。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并对其意义进行诠释,特别突出了“师” 的地位和作用。

五常好像只有一个吧

三纲五常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维基百科,是中国伦理文化的基本架构,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三纲指三种绝对服从的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指五种人伦关系的原则:仁、义、礼、智、信。

天地君亲师 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在民间广为流行,把它作为祭祀对象也已经普遍。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并对其意义进行诠释,特别突出了“师” 的地位和作用。


三纲五常是什么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纲”在此处是做表率的意思。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其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约...

“三纲”、“五常”指什么?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

三纲五常五德是什么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德:温、良、恭、俭、让。“纲”在此处是做表率的意思。三纲五常(纲常),还有五德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五德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

董仲舒在他的著作《春秋繁露》中提出的“三纲五常”是什么?
董仲舒在他的著作《春秋繁露》中,还提出“三纲五常”这一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个封建道德教条。“仁”即爱人、孝悌、忠恕等。“义”指封建道德规范和标准。“礼”是各种封建...

三纲五常指什么?
三纲。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纲,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意思,就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这套君臣、父子、夫妇之道,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统治者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教条。五常,也叫“五伦”,是...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1、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信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是在宋明以后。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

“三纲五常”都是什么?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

三纲五常的五常指什么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道德缺失,也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才是教育子女、待人接物的正确法则。出处:《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

三纲五常是什么,具体内容都有哪些?
一、三纲五常 1、三纲 具体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中,“君为臣纲”当是其首,其行为规范表现是“忠诚”,即对君主尽心竭力,坦诚相待,如果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各自做好自己的角色,天下就会太平安定。“父为子纲”则是基础,它所要求的社会规范就是孝敬,即指子女对...

三纲五常 是什么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

广阳区15598209186: “人伦五常”和“三纲五常”的“五常”有一样吗? -
石谈正瑞: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广阳区15598209186: “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指? -
石谈正瑞: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广阳区15598209186: 做人要懂得三纲五常,人们常说的三纲五常指的什么,. -
石谈正瑞:[答案] 三纲:君臣义,即君臣之间要讲信义;父子亲;夫妇顺,即夫妻要和顺. 《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 五常 (1)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常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书·泰誓下》:“狎辱...

广阳区15598209186: 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什么? -
石谈正瑞: 仁、义、礼、智、信.

广阳区15598209186: “三纲五常分别具体指什么内容 -
石谈正瑞: 1、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2、基本简介 三纲 三纲为: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

广阳区15598209186: 古代的"三纲五常"中,"五常"指的是什么?
石谈正瑞: 五常指五种人伦关系的原则:仁、义、礼、智、信. 大哥或者大姐或者大婶或者大叔,你能用这个体提问不如你自己打开搜索网页自己查找了,又简单又快捷:(

广阳区15598209186: “三纲”“五常”分别是什么? -
石谈正瑞: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三纲、五常语出西汉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但其思想内容则源于先秦诸子之学,如孔子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韩非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为“天下之常道”.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广阳区15598209186: 三冈五常五常是什么意思 -
石谈正瑞: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三字经》中云“曰仁义,...

广阳区15598209186: 何谓“三纲?何谓五常”?
石谈正瑞: 常说“天理人伦、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要的是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近乎绝对的服从,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 臣、...

广阳区15598209186: 三纲五常是中国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指三种绝对服从的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五种人伦关系的原则:仁、义、礼、智、信.这种... -
石谈正瑞:[选项] A. 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念 B. 社会的风俗习惯 C. 人们的文化程度 D. 当时人们的需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