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捕蛇者说》文章鉴赏

作者&投稿:乐正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柳宗元·捕蛇者说》文章鉴赏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①,无御之者。然得而腊②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③,去死肌,杀三虫④。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⑤。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⑥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⑦?余将告于莅事者⑧,更若役⑨,复若赋⑩,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11}。殚其地之出{12},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13},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14}。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15}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16},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17}。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馀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8}。

【注】

①啮人:咬人。②腊(xī昔):制成干肉。③已:治好。大风:麻疯病。挛踠(luánwǎn峦宛):手脚曲不能伸。瘘:脖子肿。疠:恶疮。④三虫:人体内寄生虫。{5}赋其二:每年征收两次。⑥戚:悲戚,悲伤。⑦若:你。毒:怨恨。⑧莅事者:指主管政事的官员。⑨更若役:更换你的徭役(指捕蛇这件事)。⑩复若赋:恢复赋税。{11}乡邻之生日蹙:乡邻的生存一天比一天困窘。蹙,困窘。{12}殚其地之出:竭尽土地的出产。殚,竭尽。{13}顿踣(bó博):困顿倒闭。{14}相藉:相压。{15}隳(huī灰)突:骚扰。{16}恂(xún寻)恂:耽心,谨慎。{17}齿:指年纪。{18}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等待观察民情风俗的官吏获得此记。人风:民风。

“说”是一种文体,主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捕蛇者说》是柳宗元作品中被后人传诵不衰的著名篇章之一,创作于元和十年(815)。

期间柳宗元受到排挤,贬居永州,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但困苦的生活经历和黑暗的社会现状,加深了他对现实的认识,使他对人民的疾苦有所同情。这篇《捕蛇者说》通过对以捕蛇为业的蒋氏一家三代的悲惨遭遇,尖锐地揭露了从唐玄宗天宝后期至作者被贬官永州时约六十年间人民的苦难生活(苛重赋税的压榨,贪官悍吏的迫害,逼得劳动人民纷纷走上逃窜死亡的道路),突出了“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这个中心思想。

本文是通过记事来说理,以记叙为主,结合适当议论、抒情,文章前两部分是记叙,后一部分的议论则是前面记叙的必然归结。开头文章形象介绍“永州之野产异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但永州人却“争奔走焉”这一矛盾现象,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暗示了当时的世上还有比毒蛇更毒的东西,使读者产生了急切读下去的愿望。在写毒蛇之“异”时,从三个方面加以描绘:一是颜色之异,二是毒性之异,三是用途之异,可以用来治愈多种病痛。因而皇帝发布命令,一年征两次,可以抵应交的租税,因此从那以后“永之人争奔走焉。”“争奔走”三字,就把永州百姓争先恐后冒死捕蛇的情景展示出来了。

第二段从“有蒋氏者”到“又安敢毒耶”,作者由蛇毒写到“异蛇”,引出捕蛇者——蒋氏。先写蒋氏三代捕蛇之“利”,继而写捕蛇之“害”——“吾祖”“吾父”“吾”三代有的“死于是”,有的“几死者数矣”。一个“且曰”,将写“利”转为写“害”,再写蒋氏的神情“貌若甚戚”,极其生动地写出了“捕蛇”并非好事,“争奔走焉”实属无奈,字里行间,深含悲苦。明明是备受毒蛇之苦,却说独享捕蛇之利,在这极为矛盾的境况中,更见其内心的酸楚。把捕蛇者悲痛在心,哀形于色的情态勾勒了出来。

接下来说,作者感慨“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在为蒋氏的不幸遭遇悲痛的同时,好心地提出了一个解脱危险的办法。可出乎意料的是蒋氏并没有接受,他“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的这番话态度同样恳切,语气也十分肯定,表明了毒蛇可怕,但赋敛之毒更可怕。通过对“捕蛇”“赋敛”之间“利”与“害”的一系列对比,说明了“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经过层层反衬铺垫,作者最后感叹“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卒章显志,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主题思想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全文这种于叙述中间或抒情的写法中,最后这一番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说“苛政猛于虎”强调的是一个“猛”字,那么本文就紧扣一个“毒”字,既写了蛇之毒,又写了赋之毒。并且以前者衬托后者,得出“赋敛之毒”甚于蛇之毒的结论。

本文在写作手法方面,除了边叙述边议论之外,还运用对比、衬托手法描绘蒋氏这个极富特色的人物。特别是他不愿意丢掉冒死捕蛇这一差使的大段申述,讲得是既有具体事实,又有确切数字;既有所闻所见,又有个人切身感受;既有祖祖辈辈的经历,又有此时此刻的想法;既讲述了自家人的不幸,又诉说了乡邻们的苦难。不仅使人看到了一幅统治者横征暴敛下的社会生活图景,也让人感到此人的音容体貌宛在眼前,有血有肉,丰满传神。通篇读来,《捕蛇者说》内容详实,人物突出,批评深刻,笔端犀利,堪称散文中的杰作。

后人评论

沈德潜《唐宋八大家古文读本》卷七:“前极言捕蛇之害,后说赋敛之毒,反以捕蛇之乐形之,作文须如此顿跌。”




“以”作为连词,用古文举例。
“以”作为连词 1.为。如: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以为后圆(为以后作打算) 2.因为,由于——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中有足乐者,不...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啥意思?
文学课代表

文言文虚词乎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 ——《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

腕换成足字旁是什麽字? 《捕蛇者说》中第一段 “可以已大风,挛*”_百 ...
其母病,掌踠不能动作。——清· 薛福成 2. 亦指马脚与蹄间相连的屈曲处 蹄俗得厚而大,踠欲得细而促。——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形〉1. 弯曲 [bending]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崔珏《器李商隐》2. 又如:踠局(蜿蜒曲折的样子)《捕蛇者说》中第一段“可以已大风,挛踠...

初中文言文表转折的而
○《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永州的野产异蛇,黑质又白章) 本例中连词“而”所连接的是谓词性联合短语“黑质”、“白章”,其位置可以互换而语义不变,所以“而”表并列关系,可译为:而且。 ○《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本例连词“而”,所连接...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这也是柳宗元很好地实践了自身在文学创作上的倡导。除了山水游记之外,柳宗元同样擅长于其他的文体,比如论述文、寓言、传记等等,描写细腻深刻,同时也能够关注于社会,比如《捕蛇者说》,感受到当时的赋税之重,从而表现出自身忧国忧民的情感特征。

鸡犬不宁是什么意思
鸡犬不宁 【发 音】jī quǎn bù níng 【解 释】 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是指没有办法平静的过日子.【出 处】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示 例】 峻青《秋色赋·云安》:“污辱妇女...

几乎用文言文
1.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汉·贾谊《论积贮疏》2. 几死者数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3. 几自刭死。(几,“几几乎”的省略写法)——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4.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通“凌”。)——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5.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作者
柳宗元的散文以犀利的笔锋、辛辣的讽刺著称,如《捕蛇者说》、《封建论》等,不仅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也表达了对正义的追求。游记作品则以描绘自然风光、寄托个人情感为主,如《小石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等,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柳宗元深邃的文学造诣。柳宗元的骈文作品...

乎的文言文虚词用法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 ——《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

双流县18696402527: 《捕蛇者说》柳宗元翻译和答案 -
管残特福:[答案] 捕蛇者说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特的蛇,(它有着)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如果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蛇用牙齿咬人,没有能够抵挡(蛇毒)的方法.然而捉到后晾干把它用来作成药饵,可以...

双流县18696402527: 捕蛇者说 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
管残特福: 《捕蛇者说》,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文本抓住蛇毒与苛政之毒的联系,巧用对比,通过捕蛇者与毒蛇之毒来衬托赋税之毒,突出了社会的黑暗.文章笔锋犀利,文情并茂,堪称散文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该文被收入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双流县18696402527: 捕蛇者说的读后感怎么写啊 -
管残特福: 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是一篇文情并茂、针砭时弊的佳作,历来脍炙人口,传诵不衰. 文章开头先极力说明毒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效,再叙述捕蛇由来.作者刻意把蛇之毒与永州人“争奔”捕蛇对比,形成强烈反差,...

双流县18696402527: 《捕蛇者说》这篇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突出“赋”的不幸甚于“役”的
管残特福: 用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文章的主题. 文中写了毒蛇和赋敛之毒两方面的内容.而写毒蛇之毒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比来突出赋敛之毒的. 例如,在第1段中,作者着力去写毒蛇之毒、捕蛇之险,但因献蛇可以顶替交纳租税,所以永州人就争相捉毒...

双流县18696402527: 以《捕蛇者说》为例,怎样体现“文以明道” -
管残特福: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被历代文选家重视的《捕蛇者说》,是柳宗元关注社会生活的著名论说文.文章通过对蒋氏三代经历的叙述,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的现实,全文叙议结合,既蕴含了儒家“仁政”的思想,还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和感情,很好地体现了作者“文以明道”的主张.

双流县18696402527: 《捕蛇者说》散文 -
管残特福: 捕蛇者说 唐代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luán)踠、瘘(lòu)、疠(lì),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

双流县18696402527: 《捕蛇者说》文末“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句反映了柳宗元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管残特福: 作者通过写这篇文章来反映民情,希望朝廷的人得知,这一想法是很现实的.古语说,文为经国所用.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在写文章时,都会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影响现实.参考自

双流县18696402527: 吾恂恂而起什么意思 -
管残特福: 意思:我小心翼翼地起来. 出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文章笔锋犀利,文情并茂,堪称散文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 原文节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

双流县18696402527: 作文读《捕蛇者说》有感,哪位帮帮我啊,要400或500字就行了,Thank you.. -
管残特福: 蒋氏眼泪汪汪地说完这段话后就含泪道别了柳宗元,走向捕蛇的山路了. 留下柳宗元在原地沉思:蒋氏说的这番话完全是这几十年来当地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一字一句都饱含着百姓们的艰苦与悲惨.真是听者落泪,闻者伤悲.有道是“苛政...

双流县18696402527: 捕蛇者说是散文吗 -
管残特福: 捕蛇者说是散文《捕蛇者说》,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文本抓住蛇毒与苛政之毒的联系,巧用对比,通过捕蛇者与毒蛇之毒来衬托赋税之毒,突出了社会的黑暗.文章笔锋犀利,文情并茂,堪称散文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该文被收入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