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乎技矣!——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感悟

作者&投稿:镡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前几日,在南京散文研讨会上,肖培东老师《神的一滴》示范课可谓技惊四座!回家找到书柜中早已买但还没读的这本书,细细品读起来。

肖老师34岁就被评为特级教师,37岁被评为教授级高级教师。看完这本书,真是觉得的确名副其实啊!

卡莱尔说:“任何一本书,一篇文章的影响,莫过于使我们开始做内心的反省。”而这本书既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课的美妙,也让我感觉到了自身教了二十年语文,还没有远远没有进入语文大道之门啊。望洋兴叹!

解牛的庖丁对文惠君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感觉肖老师的课,真的超出了技的层次,到了一种“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道的境界。

当然,“悟道见性,如标月指。”悟道必须得有借助之物。在读肖老师的十六个课例中,也学到了其中很明显的技巧。肖老师的语文教学之道,也在一个个的奇妙的细微的课堂细节中呈现出来。

大致梳理一下,给我印象深刻的技法有以下几种:

1、重视朗读

肖老师的语文课堂上,有分析定有朗读,有朗读定有指导。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言:在听说读写四项实践中,“读”是语文教学中核心的核心。读有朗读和默读,二者作用不同,而朗读对培养语感,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尤为重要。在肖老师的课堂上,经常有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文本的朗读。如《山羊兹拉特》中,让学生在读“咩”的过程中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情感。看实录都能把我感动得无以言表。

2、切口小而奇,导入自然,直入教学目标。

肖老师是钱梦龙的弟子,深得钱老“导读艺术”之精髓,课堂教学,往往从细微处导入,自然,逐步由浅入深,一堂课结束,回味其导读,更觉奇妙而回味无穷。如《孔乙己》,课堂开始,学生知道那天是肖老师生日便祝贺,肖老师说,谢谢你们记住了我的生日,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记得孔乙己的生日吗?然后,肖老师便直接以“记”入手开始了这节课的授课。

切口小,容易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导课自然,可以让学生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语言干净,没有废话,减少了无效信息对学生的干扰。

3、善于提炼出主问题,提纲挈领

肖老师说他备课时,“把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编者意图,一一罗列在纸上,寻找最好的教学点,以点带篇,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课文的问题设计上,肖老师才能举重若轻,敢于取舍。如《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就围绕“三告”设计问题,把文体,思想,语言等各种要点统领了起来,课堂活而不乱,既有架构,又有细节。

比如在《假如我有九条命》中,通过改编一个段落中的一个中心句,把其他八段,不仅从内容到结构都串了起来。

诸如此类,可谓俯拾皆是,十六个课例就有十六个提纲挈领的主问题,让人对其奇思赞叹不已。

4、语言简洁干净

很多人往往忽略了教师的课堂语言,有的老师自认为谆谆教导,其实是一句话唠唠叨叨。肖老师的语言干净,简洁,几乎没有一句废话。在课堂上看似话语不多,但,关键时刻一句两句,就引导学生流畅地进入了正确的方向,不知不觉提升了一个层次。在南京示范课《神的一滴》中,用关键语句“来吧——”来贯穿课堂,在学生的回答中,肖老师巧妙的几句话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进行了训练和提高,用“来吧——”造句,在不知不觉中,最后竟然提升了四个层次,实在让人佩服!在《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文教学中,没有陷入言重文轻或文重言轻的弊端,在干净简洁的语言点拨下,课堂如浅浅水流一样,越流越广,越流越深。

还有很多很多的技法,但这些只是道的表现而已,如果不追究背后的道,最后可能落得个邯郸学步的下场。

肖老师的道是什么?我的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学者精神

这十六个课例之后,都有肖老师自己的“教学感言”,在其中,感觉到了他的那种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精神。不重复前人的思考,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文本,也强迫自己静下来深入独立思考。肖老师讲课,几乎不看文本,但在与学生对话时,对文本的每一个小细节甚至标点符号都了然于胸,可见对文本熟悉到了何种程度。在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中,锻炼了自己强大的文本解读能力。这与很多语文老师只看教参或网上东抄西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尊重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肖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个别回答问题卡壳的学生,肖老师也不急,耐心等待。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还能特别关注。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把一节课设计的陷阱连连,学生似乎成了老师或者示范课的道具。肖老师真诚地对待学生,还能智慧地化解偶尔的尴尬。肖老师提问完问题后,看着马上举起的双手,往往会说,不要急着回答,等一等。这个小细节,不仅让学生思考充分,而且又不动声色地照顾了基础薄弱的学生,真的用心良苦。课堂氛围真诚热烈而美好。

3、平和不浮躁的性格

现在语文届标签很多,让人眼花缭乱,但肖老师却提出“就想浅浅的教语文”。没有那么多名词概念。在阐述自己教学理念的时候,也没有剑拔弩张攻击这个嘲笑那个,静心做自己的事情,只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关注内心,关注教育。有诗人的才思,而没有诗人的狂傲。可能性格不同,自己无法做到这样平和的性格,但是,肖老师的不浮躁却能时时提醒自己。

屈指算来,自己教语文也二十年了,和肖老师一比,简直无地自容。昔日的虚妄成了今日的愧疚。以前很少而且不愿读专业的著作。从两年前,开始慢慢接触教育教学专著,越读越觉得自己很无知很渺小。是不是为自己的雕虫小技沾沾自喜,而遗憾地止步于大道世界之外。

  语文是个很美好很宏大的世界,拂去无知、功利、懒惰、麻木的灰尘,用自己的内心,真诚地去感受,你的世界一定能春暖花开。


永顺县15385564887: 读完《示弱》这篇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
郸炊厄多: 庖丁解牛的读后感【一】 读罢《庖丁解牛》对他的“进乎技矣”的境界惊叹不已,在他与梁惠王的中,我仿佛亲眼目睹了庖丁潇洒自如地游刃于盘根错节的筋骨间,听见了“砉hua然向然,奏刀騞huo然”之声.那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自信和...

永顺县15385564887: 《庖丁解牛》问题 -
郸炊厄多: 简单来说,就是熟能生巧的意思 形容养生大概是因为,庖丁顺着牛的筋脉分解牛,已经达到了技近乎道的境界,养生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也同样是要顺应自然 如果把牛比作自然,那庖丁就是顺应自然之道,所以刀能够历久常新...

永顺县15385564887: 庖丁解牛的寓意 -
郸炊厄多: 《庖丁解牛》是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庄周)创作的一则寓言故事.意思是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作者原意是用它来说明养生之道的,借此揭示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以厨...

永顺县15385564887: "而',"乎',"其',"且'四个文言虚词的常见义项并各举一例例子是高一(必修一苏教版的)谢 -
郸炊厄多:[答案]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

永顺县15385564887: 成语的出处(文言文)和出处的翻译 -
郸炊厄多: 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

永顺县15385564887: 不必夸讲了译成古文中 -
郸炊厄多: 以下; 谬赞. 抬举了.

永顺县15385564887: 急需《踌躇满志》的成语典故 -
郸炊厄多: 踌躇满志」语出庄子˙养生主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於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先秦哲学家庄子喜欢用寓言来启发人们的智慧,他在养生主这篇文章中...

永顺县15385564887: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乎'是什么意思? -
郸炊厄多:【读音】:hū. 此句出自先秦作家庄周笔下的《庖丁解牛》. 整句意思为:臣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探究. 所以“乎”可解释为:代词,代指前面所说的宰牛技术. 原文如下: 《庖丁解牛》 【秦】庄周 吾生也有涯...

永顺县15385564887: 彼节者有间 意思 -
郸炊厄多: 那些骨节有间隙

永顺县15385564887: 急求《庖丁解牛》的详细翻译,以及分析? -
郸炊厄多:[答案] 庖丁解牛 〔战国〕庄 周 【庖丁解牛题解】 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它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 技盖至此乎(8)?”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9).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