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与戎狄的关系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都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戎狄匈奴究竟是怎么样的?~

位于现在的内蒙和蒙古一带的人,他们是也就是现在的少数民族。先秦时期汉族的人把北方的人称为胡人,也就是匈奴人,后来胡人也就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曾结束了西周这个朝代,后来因为中原人强大了,然后就把他们驱逐出去了。戎狄和匈奴在古代的时候,是西边的一个游牧民,成吉思汗忽必烈在扩大疆土时把匈奴驱逐到东欧一带,匈奴和戎狄两部分,在东汉的时候,只有一部分进入中原,另一部分就一直往西走寻找住所,而且还到了欧洲的东部,还入侵了罗马帝国。古代记载的文献里面就是说把入侵自己国家的人称为匈人,然后中国古代的匈奴人和外国古代的匈奴人是不是一类人没有办法知道,现在的技术还不能完全知道他们是否有什么关联。匈奴是蒙古大草原的游牧民族,在秦汉时期就有,汉武帝领导的两名大将把他们打败了,然后被匈奴人奴役的其他部落也就脱离了匈奴人的控制,也就开始去往各个地方,然后匈奴人就被迫去往欧洲等地,然后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就强大起来了,就占领了匈奴人的地方,所以有好多匈奴人都称自己为鲜卑人,但是最后绝大部分的鲜卑人都融入了汉族。匈奴人长得都比较精壮,都对马背上作战都特别熟练,而且比较擅长使用打猎的武器。而且他们是游牧民族,会长长的搬家,他们在打仗的方面就比较厉害。他们一直在向西边走,他们往西边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攻击,所以他们就一直往西边走。最后和罗马帝国产生了问题,就把西罗马帝国推翻了。他们一直在找适合自己的地方,最后找到了匈牙利大大平原,这里可以为马提供足够的草地,是非常合适的,所以就控制了大片的草原。

不是,犬戎有一部分融入了匈奴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扆、驴、□、□駃騠、□騊駼、驒騱。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毋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
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其后三百有馀岁,戎狄攻大王亶父,亶父亡走岐下,而豳人悉从亶父而邑焉,作周。其后百有馀岁,周西伯昌伐畎夷氏。后十有馀年,武王伐纣而营雒邑,复居于酆鄗,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命曰“荒服”。其后二百有馀年,周道衰,而穆王伐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之后,荒服不至。於是周遂作甫刑之辟。穆王之后二百有馀年,周幽王用宠姬襃姒之故,与申侯有却。申侯怒而与犬戎共攻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遂取周之焦获,而居于泾渭之间,侵暴中国。秦襄公救周,於是周平王去酆鄗而东徙雒邑。当是之时,秦襄公伐戎至岐,始列为诸侯。是后六十有五年,而山戎越燕而伐齐,齐厘公与战于齐郊。其后四十四年,而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北伐山戎,山戎走。其后二十有馀年,而戎狄至洛邑,伐周襄王,襄王奔于郑之氾邑。初,周襄王欲伐郑,故娶戎狄女为后,与戎狄兵共伐郑。已而黜狄后,狄后怨,而襄王后母曰惠后,有子子带,欲立之,於是惠后与狄后、子带为内应,开戎狄,戎狄以故得入,破逐周襄王,而立子带为天子。於是戎狄或居于陆浑,东至於卫,侵盗暴虐中国。中国疾之,故诗人歌之曰“戎狄是应”,“薄伐猃狁,至於大原”,“出舆彭彭,城彼朔方”。周襄王既居外四年,乃使使告急于晋。晋文公初立,欲修霸业,乃兴师伐逐戎翟,诛子带,迎内周襄王,居于雒邑。
当是之时,秦晋为强国。晋文公攘戎翟,居于河西■、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於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镕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馀戎,然莫能相一。
自是之后百有馀年,晋悼公使魏绛和戎翟,戎翟朝晋。后百有馀年,赵襄子逾句注而破并代以临胡貉。其后既与韩魏共灭智伯,分晋地而有之,则赵有代、句注之北,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其后义渠之戎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蚕食,至於惠王,遂拔义渠二十五城。惠王击魏,魏尽入西河及上郡于秦。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於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馀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於匈奴。其后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巉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馀里。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
当是之时,东胡强而月氏盛。匈奴单于曰头曼,头曼不胜秦,北徙。十馀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於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於故塞。
编辑本段
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后代子孙,叫淳维。唐尧、虞舜以前就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住在北方蛮荒之地,随着畜牧活动而迁移。他们的牲畜较多是马、牛、羊,他们的奇特牲畜是骆驼、驴、骡、駃騠、騊駼、騨騱。他们追寻着水草而迁徙,没有城郭和经常居住的地方,不搞农业生产,但是也有各自分占的土地。没有文字和书籍,用言语来约束人们的行动。儿童即能骑羊,拉弓射击鸟和鼠,稍微长大就能射击狐兔,用作食物。成年男子都能拉开弓,全都披挂铠甲,骑着战马。匈奴的风俗,平常无战事时,则随意游牧,以射猎飞禽走兽为


春秋的政治改革措施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商鞅变法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种社会变革、变法运动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

各位我们为什么叫汉族?
总之,历史上的炎黄、东夷是汉族的主源,而苗蛮、百越和戎狄是汉族的支源。 汉民族的形成 汉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 1.夏、商...

中国古时的蛮夷之地是现今的哪里
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之地。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夷。

武王伐纣是因为纣王荒淫无道?其实周人只是为了报仇!
这种兼并战争让周人的土地和人口膨胀的很快。虽然周人帮助商王挡住了西北的戎狄,但是周人的壮大也让商王产生了警惕。 这时候的商王叫文丁,是纣王的爷爷。文丁就很担心周人以后太过强大而不受自己的控制。在季历有一次打败了始呼之戎后,文丁坐不住了。 文丁把季历招到殷商的都城,表面上予以表彰,事实上却把季历...

春秋时期哪两个民族开始交融
春秋时期华夏族和匈奴开始交融。春秋时期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匈奴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按《史记》,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的末代国王夏桀的遗民,向西迁移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

蔡桓公那个国家的礼仪
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关系 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春秋时居民中 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 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 戎、狄、蛮、夷。有些戎、狄、蛮、夷居住在远离华夏 的地方,但也有不少是和华夏紧密相连,或是错杂在一 起的。 戎和狄主要分布...

春秋时期战争性质是什么
(1)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当时的中原地区,除了社会生产力比较高文明比较先进的华夏族外,还有比较野蛮落后的戎狄及夷人,他们经常进攻华夏族(特别是华夏族的小国),给社会生产带来严重的破坏,这些小国抵抗戎狄入侵的战争起着维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和先进文明的作用,是进步的和正义的。(2...

周平王东迁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为何说周平王东迁,秦国是最大的赢家?一是嬴秦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为其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嬴姓氏族在周灭殷后,举族成为周人的氏族奴隶,后又因参与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的叛乱,被周公率兵平定,赶向遥远的西垂。西向秦人先祖与戎狄杂居,受周王室和中原诸侯的歧视甚至敌视,政治地位极低,...

世界上最长的朝代
西周分封制度与嫡长子世袭的宗法制度紧密结合,各地卿大夫在封地与同姓宗族的大宗建立关系,封爵和地位由嫡长子以世袭的方式继承,其他庶子被分封为士。西周分封制背景下,土地和劳动者名义上归周王所有,下一级必须对上一级负责,每年缴纳赋税、贡物和服役、军事保卫等职责,东周以后虽被郡县制所取代,这种...

西周时期的历史概述
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

石嘴山市18339609340: 戎狄与匈奴是一支吗 -
贠唐严立: 戎狄泛指周边少数民族,包括匈奴 按《史记》,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遗民,西迁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人.“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獯鬻、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 《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石嘴山市18339609340: 匈奴和戎狄有什么区别 -
贠唐严立: 戎狄几乎都被同化了 匈奴在东汉分成了两部 一部进入中原内服 另一部西迁 现代中文书籍有时也把4世纪西迁到了欧洲东部,并入侵东、西罗马帝国的匈人(Hun)译为“匈奴人”.欧洲的古文献对此一民族及其在欧洲的事迹有若干叙述.但中国古代的匈奴和欧洲的匈人(匈奴)是否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尚无定论.近年来使用DNA等测试手段也未能回答这一问题.认为这两个民族系出同源的最主要证据是北匈奴西迁和三百年后在欧洲出现的匈人时间上的吻合.两个匈奴的种族、语系,至今仍未能考证.现代考古学只透过欧亚草原和中国北方出土的文物,了解此一(或二)古民族的历史.

石嘴山市18339609340: 匈奴的意思 -
贠唐严立: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前215年被蒙恬逐出黄河河套地区,西汉前期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后为西汉武帝所败,退居漠北分裂为五部.汉元帝时,于五部呼韩邪和亲.后在东汉时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汉朝,北匈奴在西迁后消失在中国的古籍中.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赵政权.

石嘴山市18339609340: 匈奴民族的形成、演变、消亡?
贠唐严立: 1不能说消亡,只是民族的融合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而几百乃至上千年间的改朝换代又他们无法保留自己的文化和语言,才有了所谓消亡一说.比如匈奴东汉时南北匈...

石嘴山市18339609340: 以前的匈奴是什么 -
贠唐严立: 匈奴就是中国古代对于蒙古地区一个游牧民族的称呼,据中国部分史籍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山海经...

石嘴山市18339609340: 汉族简介快
贠唐严立: 从约公元前7000年起,当今汉族主体的一部分巴楚人在长江流域发展.前5000年左... 如秦与诸戎的关系十分密切,秦的先世本为戎人,因保平王东迁有功而复封.当时平王...

石嘴山市18339609340: 想知道上古时期的狄族的消息资料[100分] -
贠唐严立: 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言:“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集解》晋灼日:“尧时日荤粥,周时日猃狁”.又《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北逐荤粥”,《索隐...

石嘴山市18339609340: 历史上的匈奴,现在是什么民族 -
贠唐严立: 不知道为什么民族,被其他民族吸收同化了.、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前215年被蒙恬逐出黄河河套地区,西汉前期强...

石嘴山市18339609340: 中国的英文名字为什么叫china,是谁给中国起的这个名字的? -
贠唐严立: 转:中国使用“China”这个英文名称始于1912年,可是西方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认知这个东亚国家的名称了.据有关专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考证,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一词的词源,最早来源于公元前10世纪(有的学者提出是公元前5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