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的历史概述

作者&投稿:进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周朝历史的简介~

周朝(前1046年—前24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8年,周朝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也就是武王伐纣的那一年,所以周朝的建国之年就是公元前1046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汉)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亶dǎn)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陕西关中地区),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说文》云“黄帝居姬水,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上仍采用古汉字,在民间记事仍以龟骨和牛骨刻字记事为主,王室则以新兴的锦帛等记事为主。周朝行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共主”。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
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周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从西周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从周朝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其它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西周国野之制最为典型,到春秋时期国野之制开始瓦解,到战国则普遍为郡县。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

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

扩展资料:

西周时期的重大事件:

1、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称成康之世,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明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 

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

2、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消除厉王暴虐政治的影响,缓和国内外不安定局面,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大大提高了王室的威信,遂使周势复振,诸侯又重新来朝。史称“宣王中兴”,

不过,宣王中兴,为时并不长,到了宣王晚年,国势又走下坡路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宣王中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康之治



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扩展资料: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周



  当然是西周史、史记之类的书籍啊,这是正统的历史啊,虽然西周历史久远,可这些书籍记载的很多都是事实,不像夏商很多都是靠想象和传说记载……下面是正文

  西周朝(公元前1097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周朝姬姓。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后以岐山之南的周原为主要的根据地。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国,扩充实力;一面把它的都邑从周原迁到今天长安县沣水西岸,建成丰京。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商王帝辛一度将西伯昌(文王)囚于里。周臣用美女、珍宝进献商王,帝辛才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回到国内后,进一步加紧了伐商的准备。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内外矛盾空前尖锐。文王认为伐商条件已成熟,临终前嘱太子发(武王)积极准备伐商。武王即位以后,出兵车300乘、士卒4.5万人、虎贲(冲锋兵)3000人,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庸、蜀、羌、鬃、微、卢、彭、濮等许多小国也率兵会合。周武王在牧野誓师,历数商纣之罪。商纣王发兵17万与周军对阵,但军士们无心战斗,前徒倒戈,引导周军攻纣。商纣王仓惶逃遁,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遂亡。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周王朝时代。

  武王克商以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如何牢固控制东方的大片领土,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他采用「分封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一个个诸侯国成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据点,它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武王把商纣之子武庚(禄父)封于商都,借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侯,监督武庚;又将周公封于鲁、姜尚封于齐、召公封于燕。周武王死后,其子继位。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管叔、蔡叔对周公不满,散布流言,说周公意在谋取王位。不久,武庚与管、蔡串通一起,并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国发动叛乱。周公调大军东征,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平定了武庚与管、蔡之乱,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东征取得全面胜利,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武王灭商之后,回到镐京,深感镐京与新征服地区相距太远。他意在夏人活动中心的伊洛河地区建立新的都邑。他的这一想法尚未实现,突然病逝。从宝鸡出土的何尊铭文中看到,成王即位后,继承了武王之遗志,决定在洛阳附近建一新邑,「宅兹中国」。从这里对新征服地区进行统治,可大大缩短距离。为此,成王曾派召公去洛阳附近「相宅」。不久,洛邑(成周)与武王所建的镐京(宗周)一起,成为西周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为彻底铲除殷遗民的复国梦想,成王时还将殷顽民迁至成周。

  由于周公旦在宗周摄政,鲁侯之爵由他的长子伯禽就封。鲁的地望在今天的山东曲阜,已发现鲁城遗址;姜尚所封的齐国,在今山东临淄;召公所封的燕国在今北京房山,也已发现城址和燕侯墓地;武庚叛乱被平息后,该地封给武王之弟康叔,为卫侯,已在河南浚县发现卫国遗址;纣的庶兄微子启未参预武庚叛乱,他作为商族的后裔被封为宋侯,其地在今河南商丘;在卫国的西边,还有个晋国,成王攻灭唐国后,以其地封给他的兄弟唐叔虞,在今山西翼城与曲沃交界处已发现其遗址。这些诸侯国的封地往往形成犄角之势,互有联系、互相制约,因而在早期阶段对政治局面的稳定确曾起到一定的作用。文献中所说「成康之际,四十年刑错不用」,正说明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后,周王朝出现了一段安定的局面。周人在经过一系列战争之后,控制的地域南到巴、濮、邓、楚;北到肃慎、燕、亳;东边到达滨海;西边直抵甘、青。其范围比商朝的地域还大。周王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机器,对域内实行有效的统治。制订的刑罚,比商代更系统。常备军的人数比商代还多,在宗周驻有六师,在成周驻有八师。全国的土地与臣民,名义上都属周王所有,即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周王封给诸侯土地与臣民时,要举行授土授民的仪式。所封的诸侯国,要定期朝见周王,有保卫王室的义务。他们还要向周王纳贡服役(包括兵役),如果不纳贡服役,就是侮慢王室,要受到惩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受封者常常擅自割让或交换土地,渐渐将土地变为私有财产。同时,随着新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私田的数量也在增加。私田的出现,对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土地公有制,起到腐蚀和冲击的作用。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比商代又有发展。大量使用奴隶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促使各种手工行业得到发展。青铜业生产进一步扩大,除王室控制的青铜作坊外,诸侯国也有自己的青铜作坊。青铜产品的数量更多,用途也更广,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青铜业的发展,推动了其它行业的兴盛。文字的使用也更广泛,除了在甲骨上契刻文字外,在上万件铜器上都铸刻有铭文,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件。最多的一件铸有499个字,不亚于当时的一篇文献。农业、畜牧、纺织、冶金、建筑、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也有不少新进展。这些成就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变化。考古学家在西周晚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人工冶制的铁器,说明至少在西周晚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人工冶铁技术。这一发现,表明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又掌握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2007-5-11 08:53
  回复

  杨兴汉
  8位粉丝

  2楼

  到了周厉王时,国内矛盾日趋尖锐。厉王横徵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公元前841年,终于发生国人暴动。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国人推共伯和行天子事。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周宣王继位后,汲取教训,改变政策;为解除戎狄的威胁,还发动了对戎狄的防御战争,取得了胜利。在对荆楚、淮夷的战事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因而号称「中兴」。但是社会中各种矛盾依然存在,整个社会仍处于动荡之中。

  历史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商周时期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周边的一些地区仍相对落后一些。因此,为财富及利益所驱动,周人与其它国族的战争几乎一直不断。江汉流域是蛮族的根据地。昭王率大军征伐南蛮,遭到蛮族的强烈抵抗,周朝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昭王也死于汉水之中。这是西周早期周王朝遭到的一次严重失败,从此失去了对南方各国的控制能力。穆王与宣王也曾南征,均未获得重大的战果。东方的夷族也时常侵扰周境,战事不断。噩侯驭方不堪周朝的奴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国」,一直打到成周附近,震惊朝野。周王派西六师、东八师前往作战,仍无力抵御。后靠同姓诸侯的兵力增援,才取得了胜利。西北方的犬戎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外患。穆王时,犬戎的势力逐渐强大,阻碍了周朝与西北各国的往来,穆王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并将一批犬戎部落迁到太原,打通了周与西北各国的道路。以后,犬戎仍屡次侵犯周境。宣王之子幽王,宠爱褒姒,想杀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做王位继承人。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勾结犬戎攻打周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财宝。西周就此灭亡。宜臼靠诸侯的帮助,登上王位。

周的先祖起源于黄帝族,夏朝是周人的首领是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负责管理农事,其氏族是一个善于农业耕作的部落,这大大促进了氏族经济发展。商朝初年,弃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自称为周。周武王牧野一战打败商纣,建立了周朝。周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后以岐山之南的周原为主要的根据地。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国,扩充实力;一面把它的都邑从周原迁到今天长安县沣水西岸,建成丰京。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商王帝辛一度将西伯昌(文王)囚于里。周臣用美女、珍宝进献商王,帝辛才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回到国内后,进一步加紧了伐商的准备。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内外矛盾空前尖锐。文王认为伐商条件已成熟,临终前嘱太子发(武王)积极准备伐商。武王即位以后,趁商朝主力征战在外之际,出 周武王姬发
兵车300乘、士卒4.5万人、虎贲(冲锋兵)3000人,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庸、蜀、羌、鬃、微、卢、彭、濮等许多小国也率兵配合。周武王在牧野誓师,历数商纣之罪。商纣王临时组织奴隶17万与周军对阵,但军士们无心战斗,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纣。商纣王仓惶逃遁,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遂亡。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周王朝时代。 武王克商以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如何牢固控制东方的大片领土,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他采用「分封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一个个诸侯国成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据点,它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武王把商纣之子武庚(禄父)封于商都,借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侯,监督武庚;又将周公封于鲁、姜尚封于齐、召公封于燕。周武王死后,其子继位。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管叔、蔡叔对周公不满,散布流言,说周公意在谋取王位。不久,武庚与管、蔡串通一起,并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国发动叛乱。周公调大军东征,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平定了武庚与管、蔡之乱,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东征取得全面胜利,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 武王灭商之后,回到镐京,深感镐京与新征服地区相距太远。他意在夏人活动中心的伊洛河地区建立新的都邑。他的这一想法尚未实现,突然病逝。从宝鸡出土的何尊铭文中看到,成王即位后,继承了武王之遗志,决定在洛阳附近建一新邑,「宅兹中国」。从这里对新征服地区进行统治,可大大缩短距离。为此,成王曾派召公去洛阳附近「相宅」。不久,洛邑(成周)与武王所建的镐京(宗周)一起,成为西周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为彻底铲除殷遗民的复国梦想,成王时还将殷顽民迁至成周。 由于周公旦在宗周摄政,鲁侯之爵由他的长子伯禽就封。鲁国的地望在今天的山东曲阜,已发现鲁城遗址;姜尚所封的齐国,在今山东临淄;召公所封的燕国在今北京房山,也已发现城址和燕侯墓地;武庚叛乱被平息后,该地封给武王之弟康叔,为卫侯,已在河南浚县发现卫国遗址;纣的庶兄微子启未参预武庚叛乱,他作为商族的后裔被封为宋侯,其地在今河南商丘;在卫国的西边,还有个晋国,成王攻灭唐国后,以其地封给他的兄弟唐叔虞,在今山西翼城与曲沃交界处已发现其遗址。这些诸侯国的封地往 西周地图
往形成犄角之势,互有联系、互相制约,因而在早期阶段对政治局面的稳定确曾起到一定的作用。文献中所说「成康之际,四十年刑错不用」,正说明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后,周王朝出现了一段安定的局面。 周人在经过一系列战争之后,控制的地域南到巴、濮、邓、楚;北到肃慎、燕、亳;东边到达滨海;西边直抵甘、青。其范围比商朝的地域还大。周王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机器,对域内实行有效的统治。制订的刑罚,比商代更系统。常备军的人数比商代还多,在宗周驻有六师,在成周驻有八师。全国的土地与臣民,名义上都属周王所有,即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周王封给诸侯土地与臣民时,要举行授土授民的仪式。所封的诸侯国,要定期朝见周王,有保卫王室的义务。他们还要向周王纳贡服役(包括兵役),如果不纳贡服役,就是侮慢王室,要受到惩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受封者常常擅自割让或交换土地,渐渐将土地变为私有财产。同时,随着新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私田的数量也在增加。私田的出现,对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土地公有制,起到腐蚀和冲击的作用。 西周疆域
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比商代又有发展。大量使用青铜工具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促使各种手工行业得到发展。青铜工艺进一步繁荣,除王室控制的青铜作坊外,诸侯国也有自己的青铜作坊。青铜产品的数量更多,用途也更广,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青铜业的发展,推动了其它行业的兴盛。文字的使用也更广泛,除了在甲骨上契刻文字外,在上万件铜器上都铸刻有铭文,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件。最多的一件铸有499个字,不亚于当时的一篇文献。农业、畜牧、纺织、冶金、建筑、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也有不少新进展。这些成就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变化。考古学家在西周晚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人工冶制的铁器,说明至少在西周晚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人工冶铁技术。这一发现,表明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又掌握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到了周厉王时,国内矛盾日趋尖锐。厉王横征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公元前841年,终于发生国人暴动。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国人推共伯和行天子事。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周宣王继位后,汲取教训,改变政策;为解除戎狄的威胁,还发动了对戎狄的防御战争,取得了胜利。在对荆楚、淮夷的战事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因而号称「中兴」。但是社会中各种矛盾依然存在,整个社会仍处于动荡之中。 西周地图
历史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商周时期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周边的一些地区仍相对落后一些。因此,为财富及利益所驱动,周人与其它国族的战争几乎一直不断。江汉流域是蛮族的根据地。昭王率大军征伐南蛮,遭到蛮族的强烈抵抗,周朝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昭王也死于汉水之中。这是西周早期遭到的一次严重失败,从此失去了对南方各国的控制能力。穆王与宣王也曾南征,均未获得重大战果。东方的夷族也时常侵扰周境,战事不断。噩侯驭方不堪周朝的奴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国」,一直打到成周附近,震惊朝野。周王派西六师、东八师前往作战,仍无力抵御。后靠同姓诸侯的兵力增援,才取得了胜利。西北方的犬戎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外患。穆王时,犬戎的势力逐渐强大,阻碍了周朝与西北各国的往来,穆王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并将一批犬戎部落迁到太原,打通了周与西北各国的道路。以后,犬戎仍屡次侵犯周境。宣王之子幽王,宠爱褒姒,想杀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做王位继承人。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勾结犬戎攻打周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财宝。西周就此灭亡。宜臼靠诸侯的帮助,登上王位,是为平王,翌年迁都洛邑,从此,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文王死后,周武王(发)即位。周军与纣兵于牧野决战。周军全胜。纣被迫自焚而死,商朝亡。周朝建立。 武王死后,周成王(诵)即位。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与武庚叛周。周公奉成王命东征,平定叛乱。东都成周建成,周公还政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史称成康之治。 经过昭穆时代,周朝实力削弱。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周懿王时,出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的局面。 到周厉王时期,连年战乱,给民间带来深重的疾苦。与此同时,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结果人人自危,终于酿成国人起义。前841年,国人大规模暴动,厉王被迫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县)。朝中由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两大臣行政,号为十四年(前828年),厉王死,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在位共46年。宣王励精图治,朝政有明显起色。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现了衰象。三十九年,与西戎别支姜氏之戎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惨败。 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前771年,西周覆亡。


东周的历史具体讲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曾任东周王朝守藏史,掌管图书...公元前529年 楚灵王自缢周景王七年(前538),楚王会集诸侯到申(今河南巩义东北)。曹、邾用国内有祸难来推辞,鲁昭公用祭祖来推辞,卫襄公用生病来推辞。六月十六日,楚灵王和蔡、陈、郑、许、徐、滕、顿、...

东周的历史
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

历史上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又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

西周与东周如何划分?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

夏商周时期的战争规模有多大?
夏商周时期的战争规模有多大?研究可知,夏、商、周三国的战争规模为4-5万人,总人数为40-50万人。关于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记载很少,后人只能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资料来了解它们。如果想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战争规模,最重要的线索无疑是 "军制"。在木叶之战中,周王室的军队大约有45万人。这场...

夏商西周时期历史知识点整理有哪些?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 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

夏商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夏商周时期历史发展特征:1、除了东周时期已初步具备封建社会的属性之外,夏商周三朝都是奴隶制社会。2、夏商周所经历的时间都比较长。夏朝,前2207~前1766,共历441年;商朝,前1765~前1122,共历643年;周朝,前1121~前 249,共历872年。3、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体制都是分封制。从夏朝初期,...

夏商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夏商周时期历史发展特征:1、除了东周时期已初步具备封建社会的属性之外,夏商周三朝都是奴隶制社会。2、夏商周所经历的时间都比较长。夏朝,前2207~前1766,共历441年;商朝,前1765~前1122,共历643年;周朝,前1121~前 249,共历872年。3、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体制都是分封制。从夏朝初期,...

东周从何时开始,它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为什么取名春秋战国?
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其特点是天下权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后世便引书名来代表这段历史时期,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七雄”。

周朝后期的历史阶段叫做什么
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

彭泽县17344739115: 西周历史大揭秘:西周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
典竖倍美: 西周是施行分封制的奴隶制国家

彭泽县17344739115: 西周建立于何时?都城在哪里? -
典竖倍美:[答案] 公元前11世纪 都城镐京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

彭泽县17344739115: 夏商西周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 -
典竖倍美:[答案] 大禹治水,夏禹建夏,启夺取王位改为世袭制,太康失国,少康中兴,鸣条之战 ,商汤伐夏,盘庚迁殷,武丁中兴,武王伐... 姜太公钓鱼,封疆建国以屏藩周室 分封诸侯,烽火戏诸侯,齐桓公称霸,楚庄王称霸,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秦王灭西周...

彭泽县17344739115: 西周初年历史 -
典竖倍美: 西周建立两年,周武王就死了.他的儿子周成王年幼继位,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代理政事,这种做法称为“摄政”.三监不满,便散布谣言,说周公会对成王不利,又怂恿武庚共同起来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亲自领兵东征对付三监...

彭泽县17344739115: 我国历史上西周什么时候建立的?什么时候灭亡的/ -
典竖倍美:[答案] 建立是在公元前1046年,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京.灭亡于公元前771年,“平王东迁”之后

彭泽县17344739115: 西周历史 -
典竖倍美: 西周在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 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彭泽县17344739115: 周朝的历史 -
典竖倍美: 周武王灭商朝建国 周朝 周朝 (公元前1066 -前256) 西周的兴起,发展及兴亡:西周(公元前1066 - 公元前771年)从周武王灭商朝建国,到周幽王亡国,共历三百多年,是中华帝国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他的物质,精神文明对后世历史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 先周是活动与中原西部黄土高原的一个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传 ..

彭泽县17344739115: 夏、商、西周的历史1.为什么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简述西周的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3.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如... -
典竖倍美:[答案] 1.为什么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答:(1).有了最高统治者,建立了世袭制 (2).阶级产生,建立了早期的奴隶制国家 (3).有了国家机器,军队,监狱等 2.简述西周的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答: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周王把某...

彭泽县17344739115: 西周时期的历史小故事300字 -
典竖倍美:[答案] 褒姒的故事 褒姒,西周周幽王王后,著名烽火戏诸侯女主角.褒姒,周幽王的宠妃,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 夏朝末年,帝桀在位时,有一天有两条龙在院子里,说:“我们是褒国的先君.”夏桀赶紧让太史占卜,法师说要霸龙的唾液收藏起来,...

彭泽县17344739115: 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立国最久的朝代.请问周朝存在了大约多少年? -
典竖倍美:[答案] 810年 (公元前1066 —前256) 英文名:The Zhou Dynasty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东周自公元前772年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共传30代37王,延续约800年时间.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