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文言文阅读

作者&投稿:卷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选自论衡·自纪篇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自纪篇【东汉】王充充书既成,或稽合于古,不类前人。或曰:“谓之饰文偶辞,或径或迂,或屈或舒。

谓之论道,实事委琐,文给甘酸①,谐于经不验,集于传不合,稽之子长不当,内之子云②不入。 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答曰:饰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

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文士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辩伪以实事,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

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 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

谓文当与前合,是谓舜眉当复八采③,禹目当复重瞳④。充书文重。

或曰:“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辩士之言要而达,文人之辞寡而章。今所作新书,出万言,繁不省,则读者不能尽;篇非一,则传者不能领。

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

语约易言,文重难得。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为神。”

答曰:有是言也。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

累积千金,比于一百,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寡愈贫。世无一卷,吾有百篇;人无一字,吾有万言,孰者为贤?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

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指实定宜,辩争之言,安得约径?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不得褊。 事众文饶,水大鱼多;帝都谷多,王市肩磨。

书虽文重,所论百种。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传作书篇百有余,吾书亦才出百,而云泰多,盖谓所以出者微,观读之者不能不谴呵也。

(选自《论衡·自纪篇》有删节)【注释】①文给甘酸:此处疑有脱误,大意是:文章中尽是杂七杂八的东西。 ②子长、子云:司马迁,字子长;扬雄,字子云。

③八采:传说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参见《白虎通义·圣人》。

④重瞳:传说舜的每只眼中有两个瞳仁。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饰貌以强类者失形 强:强求B.文人之辞寡而章 章:同“彰”,鲜明C.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 被:遭受D.按古太公望 按:根据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王充阐述自己写作主张的一组是(3分)①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 ④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②调辞以务似者失情 ⑤为世用者,百篇无害③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⑥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充的书写成后,世人予以否定,因为世人认为王充的书不符合前人的经验,既不像司马迁的文章,也不像杨雄的文章。

B.面对世人对自己文章不似前人的指责,王充运用饰貌、禀赋、美色、悲音、酒醴、百谷等形象的比喻批驳了世人,把深奥的理论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C.世人劝王充“文贵约”“言尚省”,而王充则认为写书就像积累财富一样,多比少好,他所出的新书多达万言,且篇幅长分量很大。

D.本文在写作上的确“不类前人”。作者用“或曰”摸拟世人的不解与质疑,通过对比辨别,更加充分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主张。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

(3分)(2)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3分)(3)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

(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叔孙武叔①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②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③墙赐④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⑤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注释】①叔孙武叔:鲁国大夫。②子服景伯:鲁国大夫,据说也是孔子的学生。

③宫: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④赐,即子贡,名端木赐。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⑤官:房舍。

2. 求东汉王充著作《论衡》译文

超过俗人很远。

有的不能讲说一经。真情实意在心中,退而与诸生相衡量,(就好比)华美的车子相比于破旧的车子,然后才能射中。

发出论说。也许经书上的话符合实际吧?言辞谨慎没有谁比得上圣贤,对长短没有不知的;在原野见草,对大小没有不认识的。

然而不能伐木来盖房屋,透彻了解文义,并能够用以教授别人作别人老师。能讲解一种经的是儒生;博览古今的是通人,但不能拿来论述问题,能够上书奏记或兴论立说,有的山还出金玉,论说古今的。

(人们)听到一就会将其夸饰为十,提出治理的主张,扬雄作《太玄经》,是思想精微的创作,是才思高妙的结晶,应当说是实事求是的吧,是士人的花叶和皮壳,有的责备,并不因袭鲁国的史书,而是妙思出自胸中。儒生托名于儒门,听的人就觉得不满足,采草来配药方,这是认识草木而不能运用。

通人见闻广博,文人越过通人,鸿儒超过文人,(俗人)不足以喻。丘山是以土石为其形体。

近代的刘向父子,文以万计,超过谷永、周公并出于一时,以表明君王的意旨谋略。那么。

如果仅仅只是熟读,不论是读诗还是读经学。阅读传,割裂为几十上百种(而面目俱非),就是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的功业;诸子的传和书,写出文采丰富的文辞,它有铜铁,是山的不平常《论衡?艺增》(节录)译文世上一般人所具有的毛病,(能学习)治国原理和行政事务,不能只是从割肉、疏河来验证的。

用射箭来选拔武士,射箭的人要心平体正,持弓箭要瞄准目标拉弓,没有出自心中的创作,这是只收藏而不会使用的藏书家,是孔子所说的“熟读《诗》三百篇,交给他政务,却办不通达”的那种人;采选传,不借取他人的材料,然而道理浅露易见,钻龟卜者的智慧比龟高超,是为了说明经书上的夸饰和那些流言传闻的夸饰是有区别的。《论衡?超奇》(节录)译文通读书文千篇以上,万篇以下。

射箭以箭射中验证射箭技巧,论说以文墨来表现不一般;奇和巧都发自于内心,其内涵都是一样的,在于说事情夸大了事实;写文章表达言辞超出了真实情况,是不能担当的。阅读广博的人,看到一百就夸饰为千,可称为精通经书,悲悯它们背离了自己的本质呀,桓谭算是第一了,文墨写在竹简丝帛上;本来明明白白的话,变成了千万种背离原话的话(越来越失真)。

墨子见到白丝而哭,是奇而又奇的了,是那些知识渊博而又会运用的人。入山见木。

所以儒生超过俗人,通人胜过儒生,进言适当建议,言论符合经传,以表明自己有条件一定能实行。脚不强壮就走不远,刀锋不锐利就割不深,写出系统的篇章,必定要是具有非常才智的优秀的杰出人物。

至于陆贾、董仲书论说世事,由自己的心意而出。观看他们的文章,有点批评,有的赞赏,论说很透彻,心意激奋了文笔就流畅,因而文章写出了真情也就流露出来了,是贤人所写。

孔子写《春秋》。孔子作《春秋》,然而有的地方还是夸大了。

人有文辞,就好象是鸟儿有羽毛;羽毛有五颜六色,都生长在躯体上。如果有文而无实,那么飞禽五色的羽毛是凭空长出来的。

大凡提倡通读的,凡是虚妄之言伪饰之辞,没有不被考证论定的。在阳城衡,心中则能谋划构思论述。

文章是由心里出来的,心里的东西用文章为其外表。能评断众儒的才能,序次他们的高下,自己则高出所序次的众儒之上。

桓谭又著《新论》。从桓谭以来的,都是具有博大精深的才智,所以才有美善的文章,笔能够写文章。

那么鸿儒就是世上的金玉。铜铁已经不平常。

外内表里,相互配合适当,丞相才干的苗头就表现出来;孙叔敖疏通期思河水(灌溉农田),令尹才能的征兆就显露出来,是仅次于圣人的大贤呀。王公向桓谭了解扬雄是什么样的人。

桓谭回答说:“汉朝兴国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人”。桓谭评论人才的差别,可以说品评高下是符合实际的。

采玉人的心超过玉,经书万代而不更改,然而有的地方还是过了头,夸饰超过了事实。夸饰超过了事实,但都是有目的的,不会胡乱地把少说成多、唐林。

引述经书于公文奏章之上,不能写出自成系统的著作。有的选列记述以往的事迹,如司马迁;有的能陈述得失;能够思想精湛著文自成体系的人是鸿儒;有的不能写公文,(鸿儒)就如泰山之绝顶。

因而鸿儒,可以说是超而又超的人了。以其超越的不平常,文章如同星月。

其中高等的如谷永,世间到处都有,而著文的人,历代都很稀少,(而)阳城衡、扬雄作二经,可以说象颜回一样踏着孔子的足迹,宏大精美。但是(我)一定要论述它们的原因,没有卓异的才能,不是贤才,是不能写成的。

文章有深刻的主旨,治理天下的谋略,作者身不能行。致使纯朴简单的事情,这样的人就是通人。

发挥古书的义旨,灵活运用它的文句,阅读的人只能称为传记。阳城衡作《乐经》,是没有相位而有相之功业的事情。

阅读《春秋》可以见到王者的心意;读诸子可以看到丞相的意图,可以说是论述精辟了,是人中的俊杰。下面有根与茎,写出有体系的文章,这样的人是文人、鸿儒,锦绣之衣相比于旧袍子,他们间的差距可远了。

如将之与俗人衡量,由极深远的道理,与那些虽然认识草木却不能伐采使用的认,实际上是一样。

3. 文言文 《王充求学》 阅读题和答案

(二)王充求学

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 ) ②师事扶风班彪( )

③一见辄能诵忆( ) ④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

2、翻译句子。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 )

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 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

答案:

(二)王充求学1、①迁居②拜----为师③就④终于2。(王充)喜欢广泛的阅读,并且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3。A

译文: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说他对母亲很孝敬。后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领,拜扶风班彪为师。。(王充)喜欢广泛的阅读,并且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看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于是(他)广泛地弄通了众多流派的学说。

4. 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解释下列字

(1)若;像

(2)念;心里想的

(3)卒;忽然

(4)辄 :都

《王充求学》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局教授。仕郡为功曹,以数谏争不合去。

解释下列字

会稽上虞:古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孤:少年丧父

徙焉:搬迁到这里。徒,迁移。焉,于的合音,在这里,到这里的意思。

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辄:就

遂:因此

肆:集,市集

扶风班彪:扶风人班彪,汉代著名史学家

师事:做……老师

王充:东汉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著有《论衡》,认为天是自然存在的,世界上没有鬼神。 京师:首都。东汉的首都是洛阳。

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5.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满分阅读答案4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①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②,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③.好博览而不守章句④.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⑤,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注释①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东汉著名唯物主义学者.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约卒于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青时到都城洛阳求学,拜班彪为师.后来回乡教书,曾任过功曹、治中等小官,晚年闭门潜心著书,终于完成了不朽之作——《论衡徙焉:迁居到这里.②京师:首都.东汉的首都是洛阳.③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④章句:逐章逐句的疏通理解.⑤市肆:书铺.翻译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因孝顺在乡里被称赞.后来到京师,在太学求学,扶风人班彪(汉代著名史学家)做了他的老师.王充喜欢广泛的阅读书籍而且不摘章守句.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常在洛阳的书铺上游走,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记住并背诵,于是,(不久)就广泛地通晓了众多流派的各家学说.王充后来回到乡里,隐居从事教学.。

6. 游龙山记文言文阅读

至道元年,开寓汤阴.未几,桂林僧惟深者,自五台山归,惠然见过,曰:"昔公守桂林,尝与公论衡岳山水之秀,为湖岭胜绝;今惟深自上党人于相州,至林虑,过天平山明教院,寻幽穷胜,纵观泉石,过衡岳远甚."予矍然日:"予从先御史居汤阴二年,汤阴与林虑接境,平居未尝有言者.今师诒我,是将以我为魏人而且欲佞予耶?"越明日,惟深告辞,予因留惟深,日:"前言果不妄,敢同游乎?"惟深日:"诺."

初自马岭入龙山,小径崎岖,有倦意.又数里,入龙口谷,山色回合,林木苍翠,通观俯览,遂忘篓辔之劳.翊H,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日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明旦,惟深约寺僧契园从予游,东过通胜桥,至苍龙洞,又至菩萨洞;下而南观长老岩、水帘亭,周行岩径,下瞰白龙潭而归.

翊H,西游长老庵,上观珍珠泉,穿舞兽石,休于道者庵下,至于忘归桥.由涧而转至于昆阆溪、仙人献花台,出九曲滩,南会于白龙潭.扪萝西山,沿候樵径,望风云谷而归.明日,契园煮黄精、苍术苗,请予饭于佛殿之北,回望峰峦,秀若围屏.契园日:"居艮而首出者,倚屏峰也."予曰:"诸峰大率如围屏,何独此峰得名?"契园日:"大峰之名有六,小峰之名有五,著名已久,皆先师之传.又其西二峰,一日紫霄峰,上有秀士壁,次日罗汉峰,二有居士壁,以其所肖得名也.又六峰之外,其南隐然者,士民呼为扑猪岭.又其次日熨斗峰."诸峰皆于茂林乔松间拔出石壁数千尺,回环连接,崭岩峭拳,虽善工亦不可图画.予留观.

予留观凡五日,不欲去,始知惟深之言不妄.又嗟数年之间,居处相去方百里之远,绝胜之景,耳所不闻,对惟深诚有愧色.明日将去,惟深、契园固请予留题.予惧景胜而才不 敌,不敢形于吟咏,因述数日之间所见云.




文言文阅读:《在衡遇鬼》翻译及阅读答案
陈在衡说:人有什么怕的?鬼说:怕吹气。陈在衡于是吸气用力向他们吹气。二个鬼后退到三步外,睁大眼睛很生气的`说:你不是鬼?陈在衡笑着回答:实话不骗你,我是和鬼很相近的人而已!然后又向他们吹气,两个鬼都变小了一半;第三次向他们吹气他们就消失了。【阅读训练】1.解释 (1)行:...

许衡字仲平文言文翻译
许衡字仲平文言文翻译1.许衡字仲平,幼有异质翻译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第!”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教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

李士衡为官职使高丽的文言文
1. 梦溪笔谈 沈括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李士衡为馆职 使高丽 是哪一篇 〔原文〕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副使仓皇...

文言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 李复为郑滑节度使...

文言文阅读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
而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小题1:试题分析:逮,今义为“逮捕”;古义为“到、及”。资,今义为“资本”,古义有“借”的意思。大学,今义为“高等学府”;古义为“大的学问家”。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

语文文言文阅读叶衡
一个士人回答说:“好得很.”叶衡吃惊地问道:“你凭什么知道这些呢?”士人说:“如果死了之后的情况不好的话,那么那些死了的人就应该都回到阳间来啦。可是他们一旦死了就没有回来的,因此知道死后的情况应该是很好的啦!”满座的人都爆笑起来。5. 【语文文言文阅读(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
1、愿得主人书遍读之;资给以书,遂成大学2、凿壁借光3、“略”。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以孙氏在吴,而祖父世为将相,有大勋于江表,深慨孙皓举而弃之,乃论权所以得,皓所以亡,又欲述其祖父功业,遂作《...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学习专题)2008年05月12日 星期一 07:07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学习专题)(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

刘平字士衡文言文翻译
8. 文言文翻译 原文〕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

且末县13899989210: 王充《论衡·书虚篇》鉴赏 -
查衬银盏:[答案] 译文: 社会上一般人相信无根据胡说八道的书,认为竹简和丝织品上记载的,都是贤圣传下来的,没有不对的事,所以相信它,认为它是对的,并且读它、背诵它.看见真实正确的一般书与他们所相信的那些毫无根据胡说八道...

且末县13899989210: 论衡 命义篇 中 正人三性节选 王充文言文全文翻译 -
查衬银盏: 也有三种性:有正,有随,有遭.正,就是禀承仁、义、礼、智,信的性;随,就是顺从,任凭父母的性;遭,就是遭受恶物的性.所以孕妇吃兔子肉,孩子生下来嘴唇是缺的.《月令》上说:“这个月——夏历二月,要开始打雷,有同房行为...

且末县13899989210: 文言文 王充求学 翻译 -
查衬银盏: 译文 王充字仲任,是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国元城郡迁徙而来.王充小时候死了父亲,在乡里以孝顺被称赞.后来到京师,在太学求学,跟一个叫班彪的扶风师学习.王充喜欢读书,而且无书不读,没有特别的限制.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

且末县13899989210: 《后汉书·王充传》文言文 译文 -
查衬银盏: 原文: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仕郡...

且末县13899989210: 《论衡》王充 书虚篇 部分翻译 -
查衬银盏: 译文: 社会上一般人相信无根据胡说八道的书,认为竹简和丝织品上记载的,都是贤圣传下来的,没有不对的事,所以相信它,认为它是对的,并且读它、背诵它.看见真实正确的一般书与他们所相信的那些毫无根据胡说八道的书不一致,就一起说前面的书是价值不大的短书,不能相信.其实,背地里的事情尚且能知道,深沉隐晦的实情尚且可以判定,何况明明白白的文字,清清楚楚的记载,是非对错显而易见,却要笼统地一致传说它们不符合事实,这是因为用心不专一,对事情没有认真思考的缘故. 社会上传书解释先秦到汉诸子的话,大多想标新立异,作惊人之论,用来吓唬社会上一般人,作为希奇古怪的书,以标榜特殊奇异而闻名.

且末县13899989210: 文言文(节选自范晔《后汉书.王充传》 -
查衬银盏: 1.喜欢博览群书但是不死记章句. 2.于是博览群书精通了诸家的学说. 3.?4.王充之所以成就过人,与其虽家贫但十分好学,有机会就读书分不开.在今天我们求学环境比之王充好得多...

且末县13899989210: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查衬银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下一句是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意思是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把土堆成山,不是一会儿就可以弄成.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长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间就可以形成的.出自王充《论衡》,《论衡》一书为东汉思想家王充(27年-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章和二年(88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且末县13899989210: 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什么政论家王充的论衡
查衬银盏: 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汉朝政论家王充的论衡.《论衡》一书为东汉思想家王充(27年-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章和二年(88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绍兴)人.东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出身“细族孤门”,自小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辩论.不慕高官,不贪富贵.晚年汉章帝下诏派遣公车征召不就.永元(汉和帝年号)年间,病死家中.

且末县13899989210: 《论衡》的内容是指什么呢?
查衬银盏: ”《论衡》说:“察《武成》之篇,牧野之战,血流浮杵,赤地千里

且末县13899989210: 古文解释翻译 -
查衬银盏: 五常之气:王充指的是分别具有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属性的气. 藏:同“脏”.五脏:指心、肝、脾、肺、肾.王充认为五常之气是寄托在五脏之中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